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4读《最后的姿势》有感(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读《最后的姿势》有感(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最后的姿势读后感1《最后的姿势》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叫谭千秋。在2008年的地震中,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5月12日的一天,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起床,带着小女儿去散步,然后去学校上课。天空阴沉沉的。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忽然,楼房开始摇晃起来,地震来了!谭老师赶紧把学生送出教室,可是,还有四位同学来不及出去了,谭老师将他们拉到课桌下,把自己的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四位同学。地动山摇,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来,楼房塌陷了。13日22点12分,当人们搬去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张开双臂,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四个学生都还活着。救援人好范文解忧愁2/4员、老师、学生都被谭老师的伟大举动感动了!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他是一位父亲,他的父爱无微不至;他是一名老师,他的师爱伟大无私。当灾难来临时,他没有只顾自身的安全,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了保护学生的职责。他那张开的双臂,是恪尽职守的双臂。我们会牢记那永恒的瞬间,牢记他那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最后的姿势读后感2第一次读完《最后的姿势》,我有点似懂非懂。当读完第二次后,嘴里掠过一丝又凉又冰的感觉……“嘴里掠过一丝又凉又冰的感觉”是什么意思,这种形容不恰当。灾难从天而降,教学楼瞬间坍塌,成了废墟,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震惊了!而这时的谭老师却及时地张开双臂,护住了四名学生。他用身躯做起生命的桥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教师的伟大。“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最后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体现了他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好范文解忧愁3/4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这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人,感动了所有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这最后的姿势已深深地铭记在人们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句子像被谁切断了,不完整。写好作文后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不通的地方。不要怕麻烦,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要学会自己修改每句话。“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谭千秋就是这样向全世界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最后的姿势》有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的赞美。他们是·受人尊敬的,是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是在危难情况下,带给学生希望的人。2008年5月12日,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发生了高达级的大地震———汶川地震。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如妈妈为了孩子牺牲自己,老师为了学生而奋不顾身。谭千秋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2008年5月12日早上,谭老师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正在他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这一课是,地震发生了。他立刻让同学们离开,但有四个学生还没有跑出去,见此情况他立即扑了上来,用他的身体护住了这四个孩好范文解忧愁4/4子,孩子们得救了,但谭老师却再也没有醒来。读完这篇文章,我不就感慨万千。谭老师在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学生,这一点让我十分敬佩。在危急情况下,人的本能是自救,而他却用本能去救了他的四个学生。这是多么伟大的老师呀!他竟然用自己的身体来抵挡楼板,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仍然保持这那个姿势,而后脑已被砸的血肉模糊。他凭着对学生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凭着一股信念,挽救了四个孩子的性命。他的事迹可歌可泣!而同样在这次地震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学生还没跑出来,他自己先跑了,其实这本无可厚非,但他居然还在网上留言,说:”这世上只有他的孩子能让他放弃生命,别人都不行包括父母。“这样的人也佩做老师?他不是父母生,父母养的吗?所以说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是世人对谭老师的最高赞美。谭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献出了自己年仅51岁的宝贵生命,他的壮举令世人铭记·在心,永不忘怀!
本文标题:读《最后的姿势》有感(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5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