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凝眸昨日(最新4篇)
凝眸昨日(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凝眸昨日(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读昨日的世界有感【第一篇】回忆放在心头——读《昨日的世界》有感《昨日的世界》是他在生命终点前写的一本回忆录,也更可以说是一份自述,对于过去社会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成为了这位杰出的作家一生的绝唱。这是一本文学之书。很难想象一本平实的回忆录也能写得如此高潮迭起。由纯真求学时光,至偏居南美的绝望时刻;由风流少年在思想上的砥砺激荡,到最终伤别欧陆徒叹奈何的感伤;笔之所及,无不令人荡气回肠。茨威格“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难得的是,放眼于一部自传之外,这本书更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亦或是茨威格生平经历的一种延伸——他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并在战争中焦急地离去。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回忆,茨威格用他敏锐的触角摸索到了一个欧洲人哀伤的心迹。然而一个人的历史就算悲怆,比起整个世界的绝望,又会流露出几倍的忧伤呢。这本书的开篇是如此美丽:科技进步、文化昌盛、秩序井然,“谁也不会相信有战争、革命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激烈的暴力行动在一个理性的时代看起来已不可能。我们陶醉在和平保守的音乐之都,在剧院、博物馆、大学,在飘着音乐和花香的林荫道……生活是那么曼妙、那么从容不迫、那么富足安稳。”歌德在与艾克曼谈到一个年轻的法国文学家时曾说道:“请设想一下巴黎,这样一座城市:一个大国最杰出的人才都聚集在这个地方,在每天的交往、斗争和竞赛里,互相切磋,彼此提高。世界上自然和艺术各个领域里的精华都成天在那里供人公开观赏;请设想一下,这样一座世界大城市:一百年来经过莫里哀、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努力,已经有那么多聪明智慧传播在巴黎城里,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到可以和它匹敌的地方;这样一想您就会明白,像昂贝尔这样的人才,在这样充满聪明智慧的环境里成长起来,二十四岁的年纪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也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但其实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正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重要时期,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拼命掠夺世界领土,亚非拉和大洋洲悉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网络之中,所以茨威格先生笔下的“太平”实际上是虚幻的,是强者赋予的。既然可以赋予,就可以随时收回。大师在后面以追悔的心情反思道:“我们共同的理想主义,我们进步中必然产生的那种乐观主义,使得我们低估和忽视了我们共同的危险”,其实先生可以不必如此自责的。思想的作用、道义的力量、文明的影响固然不能忽视,但是比它们更强大的,有时候就是一个名叫“利益”的魔鬼。在序言里,茨威格有过叹息:他“曾亲眼目睹各种群众性思潮的产生和蔓延,尤其是那不可救药的瘟疫”。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国际交游的人,一位热情洋溢的欧洲主义者、一位要做“世界公民”的人,茨威格对民族主义下这样的评价不难理解。也难怪他看着朋友们一夜之间都成了狂热的爱国者,而徒唤奈何。“那种可怕的、使千百万人忘乎所以的情绪,霎时间为我们那个时代最大的犯罪行为起了推波助澜、如虎添翼的作用。”——雄伟壮丽的事物下面往往隐藏着一些人的贪婪,别忘了,我们这片土地也曾经遭受过这样的灾难。民族主义的是与非从来就是个众说纷纭的论题。当一战的描述开始时,我马上被传染了强烈的情绪:面对庞大的非理性历史旋涡时,作家作为个人,与其他个人一样,是多么微小无力。但明知微小却为了理性奋力呐喊,这种精神又多么强大。关于自由,茨威格着墨不多,一次是在描写战前的文人,一次是在写罗曼罗兰拒绝列宁的时候:“人应该怎样保持自由,即使违背全世界的意愿也要忠于自己的信念。”我觉得茨威格先生所要真正呼唤的应该就是这种自由吧。这种自由让人没有恐惧和勉强,也不会让人拼命向外界求取安全感。就像是前面描绘的“太平盛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由而变得迷人。正如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记述的,西南联大里既无阅读或政治的禁忌,也无意识形态的干预,这种自由的风气形成了学生心智成长的沃土,加上师友间的启发、交会,使得当时的西南联大群星烁烁。这种自由我想应该由一种东西来保障,或许就是雷颐先生在序言里提到的“秩序”,这种秩序高于权利和自由,这种秩序不会为部分人撼动,这种秩序严正透明,这种秩序才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和自由。而回忆欧洲文化名人,是这本书重要的组成部分。茨威格带着小说家的浪漫、带着对美好往事的眷恋描述着他们:年轻时遇到的天才诗人霍夫曼斯塔尔,和他一起反战的罗曼罗兰,还有高尔基、罗丹、里尔克、弗洛依德……在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才华、看到了朴素、看到了雄浑、看到了良心……其实这本书的主题很沉重,一个欧洲人,一个奥地利人,一个犹太人,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地由和平到战争,由战争到假象的恢复,再到战争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乏有茨威格与欧洲一个个名字提起让人敬仰的人的友谊,也有他对于时局动荡变化的清醒认识,还有他不曾放弃对和平的希冀和统一的愿望,虽然最后他在巴西与妻子双双自杀,但是作者只是在书中透露了对于残酷现实的气愤,却完全没有到达悲观的地步。也许,茨威格认为,给人以希望总比给人以绝望好得多。反观当前的知识分子,还是会觉得,能以明澈的理性和对人间深刻的悲悯,把自己丰富的学识应用到复杂现实中去的知识分子还是太少。我并不赞成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真的要走出书斋,但是我会向往有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时代,或者说,让我们的官员、企业家等等社会精英们更具有宽广的胸怀、深邃的思想、从容的气度,让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和思想者能传播他们内心的东西。那么会有更多的人拥有清亮的眼神、自然的举止——那时候,也可以称为“和谐社会”了吧。有人说过:“厚重的历史,每一页都写着重复。”看看《昨日的世界》,然后再反观我们这个依然被隐隐的战争阴影笼罩着的世界,不禁会感叹人类历史永远是文明和野蛮的斗争,可是“毋须悲观,但须警惕”。希望精神的火种再不要被阴霾遮蔽,希望我们离持久的世界和平能更近一步。就像雷颐先生在推荐中写的那样:“伟大的作品中总有某种永不过时的东西,吸引着人们一遍遍重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你会知道什么叫“美丽”——你看不到它的存在,却仿佛沐浴在春风里,看见树叶在歌唱、看见阳光落下来……在茨威格的文字中你会觉得身边突然寂静无声,在这清澈透明、又饱含激情的文字里,你会发现自己正在接受着洗礼,你会随着作者的笔深入人类的苦难和灵魂,触摸着历史的焦灼和隐痛、倾听他对美好与和平的呼唤。茨威格用他的心和爱写下这样一部回忆录,与其说是为了他自己,不如说是为了留给生生不息的后人。无论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苦痛与灾难,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人类始终在繁衍生命谱写历史。战争也许带来了疮痍满地的灾难,太阳落下但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昨日的世界已经逝去,但历史和人们将把它永远珍藏。昨日重现【第二篇】昨日重现就这样走完2008,回首往昔,竟也有些许的感伤,零碎的记忆,永远值得怀念。忽然想起日前犯下的“错”。其实在别人看来也不甚在意,但在我的内心却涌动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歉疚,原因很简单,做“坏事”的本体是我,而喻体却是经常给予我谆谆教导,对我关怀备至的班主任。老师同学不甚在意,却使我更加羞得无地自容,接连两天上课不敢直接面对老班的眼神。他的一瞥本身就极具杀伤力,再加之我做“贼”心虚,竟也浑身感到不自在。自知辜负了老班对我的期待,竟顿生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他对我的恩情。说也凑巧,这次月考竟破天荒地前进了26名。呵呵!也算对得起老班给我的鼓励,关键是我已对悬于心中的那块巨石不再心生畏惧。2008,不置可否地把我挤兑成了高三,不再拥有日日的欢娱,只是在一天的忙碌后打开电视收看《天下足球》,聊以慰藉那颗不甘堕落的心,用绿荫场上英雄的拼搏精神继续极力我在人生职场勇敢前行。其实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不过命运却让我过早地面对了一场生离死别。稚气未脱的我竟也会在那段时间瘦上几斤。姐姐的过早离去,总会让我感到一阵阵的凄凉。落叶知秋,也正是离别的季节,只是不想这一分手竟会是永别。闭上眼总会默默细数她的好。姐弟情到此似已完结,但内心的不舍总是在彷徨之余想起那个黑色星期五:20米的刹车距离竟停不下这个庞然大物,手中的方向盘再也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极速、极限、极至,总在追求完美中的姐姐在最后的极速中一去不回。恍惚间竟也会相信三界众生祸福注定,不自然的也会相信鬼神。妈请先生给姐姐照看前程,方知姐姐已羽化登仙。以前那个愤世嫉俗的小P孩对母亲的这一套总会嗤之以鼻,如今经历了大悲大痛之后的我确也欣喜这个“事实”,无外乎想让姐姐过得“好”一些。冬日寒风料峭,整个人在午后的阳光下也会畏手畏脚。平安夜送出了四个苹果,也送出了四份深深的祝福,真的祝愿他们能够幸福安康。平平安安就是福,这句话对现如今的我来说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啊,平安才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年前的大雪似已把今年的雪也提前预支,天干物燥,真想大吼:真你他妈能忍。即使这样却也奈何不得。只能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患病请假。岁末将至,节日忽又多了起来。圣诞节这天,大地本该一片银装素裹,似也只有这样,才能面对童心的纯洁无暇。忿忿然,却怎奈老天无动于衷。脾气近来变得很暴躁,稍有不顺,便会骂将出来。喜欢把MP3音量调到最大,听最劲爆的歌曲,却怎么也摆不脱心中那层难言的阴影。晚自习与团支部书记写纸条,问她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许是她怕伤害我吧!却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是个好人。好人,这个词对我而言显得那样苍白。自知已无力承担心灵之重,屈指算来,竟然将身边的挚友一个一个伤害,而后独自地,独自地暗暗神伤。我又怎么配得上“好人”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总在闲暇之余会暗暗想起与它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书记说日子还很长,一辈子,她会慢慢告诉我的。是吗?一辈子?我配吗?不禁扪心自问。她于我心中是那样谣不可及,我会奢求得到那样一个结局吗?一连串的发问,连我自己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就让一切随风,随意,随缘吧!时间会证明一切。不是吗?我傻笑。元旦前夕照例放月假,刚好有同学搬家,遂一起来庆祝乔迁之喜。发家煎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我人就吞掉三个煎饼,看我送人家的祝福够深吧!然后喝酒、打扑克、吃蛋糕。热热闹闹乱了一个中午。再往后就是瞎乱了。一整个蛋糕全都涂在了脸上,心中已有些气恼,却又不便发作,任由婷将满手的奶油抹在我的脸上,耳朵上,头发上。尽管心灵上的冰封已经解冻,不善言辞的我也不想先开那个口。期间径自起卫生间作处理,却听得婷在小声的啜泣。说实话,当时真的想冲出去,抱紧她,再抱紧些,即使知道波也在场,却总也抛不开内心积攒许久的愁怨。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与灵魂的驱使背道而驰,整个人僵在那儿动弹不得,任由自来水管中的热水哗哗的流个不停,热气氤氲着迷离的双眼。想哭,却又没有眼泪。桌上都在喝红酒,男生们觉得不爽,想来点刺激的。我也完全抛开了陌生的拘束压迫感,开了一瓶白酒,一个一个地送。尽管有几个漏网之鱼,却也让书记和瑶瑶的双颊绯红。说起瑶瑶,可真有点儿负罪感了。一盅酒就把她灌醉了,只到离开时方才发现瑶瑶已经提前撤了。许是受不了我的“迫害”吧!这里郑重声明:我可是天地良心,可千万别冤枉好人。后来书记问起那天我是否都送了一遍,才终于唤起了我的良知。是啊,游戏场上为什么不能抛开个人成见呢!几次的尝试都被良心给拒绝了,临走都不曾挽留,有时我都在思考我是不是个男人。心胸如此狭窄,敬酒独独没有婷的一盅,平时自己无论如何大方,这时却吝啬得连一盅酒都敬不起。再后来发现气氛有些变了,乱的有些过头,叔叔阿姨也不怎么热情了。忽又想起下午还有个约定,遂叫上敏,翔一起打的径直去了体育场。有时候真羡慕自己,屁大点儿的孩子就懂得察言观色,“佩服”自己其实挺世故的。再过几天元旦佳节就到了。又是一年岁末,又是一年的联欢。于我,于大家,也是在一起能够放声欢呼的最后一个元旦,有些不舍,却又终将会离去,想起一句谚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是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愿来年的春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归宿。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马到成功。想想终将离去的那些人,想想终将遗忘的那些事,也只有写出来,映上岁月的痕迹,即使泛黄,但愿不会遗忘。20
本文标题:凝眸昨日(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6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