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5篇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5篇【导读】这篇文档“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1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冬季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现就我校消防安全工作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我校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我校坚持做到消防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年级组长具体抓的管理机制,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与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定期全面展开校园消防安全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二、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为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我校建立了消防安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工作值班制度》、《安全工作巡查制度》、《消防安全工作制度》等。设立以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为安全检查员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处室责任人汇报;校园各区域安排教师轮流值日,定期检查,并记好值日记录。通过细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使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三、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防范管理。我校坚持校领导值班制。学校每天至少有1名领导带领值日教师值班,督促检查安全隐患,以确保学校的安全和正常秩序。消防安全是学校综治创安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灭火器更换了干粉,保证消防设施符合消防要求。在消防安全检查中对学校的每一栋房屋逐室清查,不存盲区,不留死角。对学校重点部位,如教室、电脑室、图书室等部位,查出隐患,及时整改。四、强化消防安全教育,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我校根据上级会议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一、利用每天晨会和每周集会,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带动全校师生对安全知识的重视和预防。二、广泛利用学校多媒体、校园橱窗、教室黑板报、手抄报,学生的班会、队活动等途径,大力宣传消防方面的知识。教育师生人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的义务,做到人人都知道火警报警电话119,人人熟知消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三、开展一次教职工灭火实战训练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消防意识,使他们了解消防基本知识,掌握消防基本技能。四、在提高师生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的同时,我校开展一次消防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消防灭火、紧急疏散、自救逃生等演练,切实增强了师生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消防队伍的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火灾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天天抓、周周抓、月月抓,力争把我校安全稳定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2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卫、自救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6月2日下午,驻马店市第三小学邀请驿城区公安消防大队李玉姣教官到校为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中,李教官首先让学生观看了发生火灾的视频,然后结合一个个真实惨痛、发人深省的火灾案例,生动地讲述了火灾的危害性,并特别针对煤气火灾和电器火灾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强调了火灾的突发性和灭火自救的重要性,从普及防火知识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火灾报警的要点、灭火等级、灭火器分类以及火灾逃生技巧和学校防火常识。随后,李教官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火灾逃生的技巧。“听了今天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消防知识,懂得了一些逃生技能,收获真是不小!”学生们纷纷畅谈着自己的收获和感慨。本次消防知识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消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防火救灾和自救能力,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3日前,昌江区实验小学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防火意识,还提高了教师的防火应急处置能力。来自江西省赣安消防公司的讲师一方面结合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运用图片资料,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火线的识别、初期火灾处置、灭火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一方面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细节以及如何扑救初期火灾知识。另外,该讲师还对火灾现场的消防火灾的应急和预防,干粉灭火器及室外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师生们介绍了如何在火场中逃生自救与互救、如何拨打火警电话等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但让教师学到了实用的防火知识,而且提高了教师的防火、灭火以及在火灾中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4一、学校的消防安全特点学校是典型的人员聚集场所之一,从消防安全管理的角度看,中小学生虽然还未成年,但学生们精力旺盛,活动能力强,课间活动时间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中学和高等院校由于教学需要,还建有实验室,存放或使用一定数量的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如果存放或使用不当,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另外,学校的计算机房、图书馆、厨房、餐厅和学生宿舍等,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大,发生火灾的机率高,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各类火灾事故。因此,做好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对于预防火灾、保护教职员工及学生的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要求学校在消防宣传教育上,既有对教职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责任,又有对在校学生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的义务。1、学校通过每学期“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组织一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部署一次学生消防安全家庭作业”“三个一”活动,培养学生达到“知道火灾危害性,会报告,会疏散逃生”“一知两会”要求,并通过学生引导家长实现“掌握基本火灾隐患排查知识,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方法,掌握疏散逃生自救基本技能”“三掌握”要求;2、要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检査、巡查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值班制度;火警处置程序;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3、重点部位、区域人员上岗或转岗前,必须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对教职员工至少每半年要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使教职员工懂得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4、要在校区、公共部位或显要位置,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宣传专栏、黑板报、广告牌、报刊杂志、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5、学生校舍、试验室、计算机房以及人员聚集场所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消防安全告知书”和“消防安全承诺书”;6、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要粘贴提示性或警示性标识,在重点部位、人员聚集区等场所粘贴“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警示性标识;7、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书画比赛、课堂试验以及每年的安全月和“119”消防日宣传等活动,加强对学生消防知识教育的指导,如火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不能玩火;家里使用的哪些物品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点蜡烛、蚊香、燃放烟花爆竹有何危险,应当注意什么;家用电器、燃气有那些火灾危险性,应该怎样安全使用;火灾危险标志和安全疏散标志有那些,怎样识别;在家中或学校遇有火灾时怎样报警;被火围困时如何逃生。通过教育,使学生能够用消防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并督促家长注意防火安全;8、结合学校管理教育、军训、实验教学、专业课程、社会实践以及每年的.安全月和119消防日宣传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使在校学生了解公民应当遵守的法定消防安全义务;掌握宿舍、教室、实验室、树林草坪、公共场所防火安全知识;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器材的使用及逃生自救知识。三、学校消防安全组织人员逃生疏散方法学校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要尽快疏散人员,既要防止人员受到火势的侵害,还要防止踩踏、拥挤等事件的发生。1、各类学校,都要根据本校实际,研究制定火灾疏散逃生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使教职员工和学生熟悉本校区、本区域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和逃生技能;2、教职员工和高等院校的学生,要掌握火灾防护装备、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明确自己的疏散任务,熟悉分工负责的楼层、校舍、区域和火灾时人员疏散的通道及安全出口;3、确认火灾后,消防控制室、值班室或値班人员,要及时启动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或其它警示信号,及时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4、人员在通过烟气弥漫的火场时,要用湿毛巾或衣物搭住口鼻,低头弯月要快速前行,不要深呼吸,最大限度地减少将有毒气体吸入体内的可能;5、一旦身上着火,不要到处乱跑,要就地翻滚,压灭身上的火苗或将着火的衣服脱下,防止烧伤;6、疏散人员时,要通过喊话、发出灯光信号等方式,通知和引导人员采取正确方式,沿正确路线有序逃生,并提醒人员不要恐慌,要互帮互助,提高疏散效率;7、发生火灾时,教职员工要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组织学生有序逃生,并负责学生整个疏散过程中的安全保护;8、疏散人员时,要在确认房间内无人后再关闭房,并做上标记;当有人员被困无法疏散时,要劝其保持冷静,迅速躲避烟火等待救援;当火灾无法控制时,火场总指挥要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四、如何扑救发生在学校的.初起火灾学校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将火势扑灭在初起阶段,是防止火势扩大蔓延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火灾扑救,因此,未年满18岁的中小学生都不能参加火灾扑救。而学校的教职员工和高等院校的学生,都要具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1、学校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实地演练,确保每一名员工和学生具备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2、根据校区、校舍和其它重点部位的实际情况,建立消防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第一梯队由起火部位附近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组成,第二梯队由不在起火部位的其它教职员工或学生组成。每个梯队分为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一旦发生火灾,各组要按照具体分工,迅速到位。灭火行动组人员要熟知消防设施、器材以及呼吸面罩、缓降器等逃生自救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3、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学校,当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信号时,要通过无线对讲或单位内部电话等方式,立即通知巡査人员或报警区域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实地査看,确认火情后,要立即通过报警按钮、楼层电话或无线对讲等通讯方式向消防控制室报告,同时组织灭火行动组在30秒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有秩序地进行灭火;4、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接到报警后,要立即启动消防设施,并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或广播、警铃等有效方式,发出火警指令,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到场,并拨打“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5、学校教职员工和高等院校的学生,都必须掌握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够及时处置。五、如何检查消除学校火灾隐患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及广大教职员工,都要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和义务。作为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防火检査;其内设部门每周要开展一次防火检査。学校的消防安保人员每天要进行防火巡査,夜间的防火巡査至少每2小时一次;校内设置的图书馆、倶乐部、健身房、礼堂和食堂、餐厅等营业场所,停止开放或停止营业时,都要对其进行检查。防火检查、巡査的重点是:1、学校教室、宿舍、试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餐厅等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校区的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室内常闭式防火门是否保持常闭状态,闭门器、顺序器是否保持完好;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教室、宿舍和人员入住的门窗上,有无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夜
本文标题:学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报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67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