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选派干部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选派干部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一、调研报告的结尾怎么写选派干部的调研报告【第一篇】根据第六批选派干部工作会议部署,我于11月11日到天华村报到,随后开展走访村民小组、老党员、老村干调研活动,了解村情社情民情,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村基本情况20xx年4月,原天华村五个村民小组和百罗村七个村民小组合并成天华村六个村民小组。该村地处海拔600—800米高寒山区,东和天华镇黄镇村、辛冲村接壤,南与天华镇朱河村、黄镇村毗邻,西临刘畈乡的乐盛村,北靠天华镇的涧水村、平岭村和牛镇的严姜村和南阳村,距离安庆约137公里,车程约3小时05分。村级公路20公里,其中山路6公里。全村山场面积11580亩,耕地面积698亩,其中水田面积630亩,旱田面积68亩。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87户,总人口1018人,其中外地打工468人,常住人口550人(含老人170人,学生40人),全部为汉族人口。全村贫困户97户,贫困人口293人(含低保户24人,孤寡老人20人,残疾人60人),人均年收入1850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同时生产玉米大豆、油菜等农副产品,养殖业以猪、牛为主,经济作物以林木、毛竹为主,同时生产谷尖茶叶、板栗、高山蔬菜等作物。特色经济作物有天华谷尖茶叶,茭白、竹笋松菇、胡椒、野生葛根等高山蔬菜,其中谷尖茶最具特色,享誉盛名。1986年,佛教领袖赵朴初题诗《咏天华谷尖》,称赞香味醇厚。天华山峰景色秀美,天气凉爽,气候迷人,山中千年古诗天华太平庵香火旺盛,游客常年不断,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天华村民风淳朴,村民和谐,无集体上访事件,无违法违纪案件,无责任事故,但村民贫困率高,贫困人口多,人均每年收入仅1850元,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打工和传统的小农经营。村两委班子共4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妇联主任各一人,设有村党支部1个,党小组4个,党员39名,其中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二、发展的优势资源茶叶。天华村是天华谷尖茶原产地,海拔高,气候条件好,季风时间长,年平均温度15度,山上土质沙软,雨水湿润,适宜大面积种植、生长茶叶。天华谷尖茶,茶质质量好,茶叶芬香,属纯绿色食品,19xx年参考资料,少熬夜!获农业部优名茶,20xx年获安徽省名牌产品,全村年产茶叶1万余斤。林木、毛竹。全村林木、毛竹面积三千亩,每年产量150余万斤,年运输车辆达100余台次。林木、毛竹数量多,周期短,生长快,是特有的自然资源。高山蔬菜。山峰泉水常年不断,水源充足,山上可种植茭白、胡椒、松菇、四季豆等,高山绿色蔬菜肉厚,口感纯真,无农药污染。闲置土地。村里外出打工人员多,大部分山场和少数耕地荒废闲置,无人开发利用,总面积达400余亩。团结干事的班子。以李承先为书记的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强烈,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1、村部到镇政府距离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村级公路全长20公里,其中水泥路14公里,土路6公里。组级道路还有公里没有得到硬化。多年来,因山路面雨水冲刷,坑坑洼洼,毁损严重,晴天一身灰尘,下雨天一身泥水,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山上经济和粮食作物运输相当困难,造成年损失达10万余元。2、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全村水田面积630亩,呈阶梯型分布在山峰两侧,粮食生产全部靠水塘饮水灌溉。全村修建水塘8口,蓄水量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0亩。彭山堰、南冲堰、上屋堰、大屋堰,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全部被洪水冲平,致使480亩水田靠天然灌溉。村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只能用毛竹简饮运水,导致大面积水田荒废,每年粮食减产2万斤。3、村民饮用水急需改善。20xx年新建人饮水工程2处,能使160户村民饮上自来水,还有450人使用未经净化处理的自流水或井水,生活用水比较困难,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现需新建百罗组、中心组、虎形组人饮水工程,经过净化处理水质,使村民吃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提高生活质量。4、特色经济发展滞后。天华谷尖茶叶,茭白、胡椒、松菇、四季豆等高山蔬菜,是天华村最具特色资源,储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由于受扶持资金、种植技术、交通困难等条件限制,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5、人员外出打工,有劳动能力的常住人口少。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外,常住村民中有劳动能力的人为236人,占总人口比例仅23%6、村人口贫困率高,收入低。全村总人口1018人,其中老人、学生、五保、低保、残疾人等,年收入低于2000元的贫困人口293人,占总人口比例达28%四、影响发展的原因参考资料,少熬夜!项目建设资金少,基础项目建设步伐缓慢,特别是村级水泥路、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项目,投入资金少,严重制约发展。传统小农经营,收入低,家庭式产品数量少,形成不了规模,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资源优化配置不科学,人力和自然资源闲置浪费,一些人留守照顾老人和孩子,没时间没精力生产劳动。技术骨干、致富带头人少,发展的技术条件受到限制,多数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无经济合作组织,缺少统一生产、管理、销售的机构和人员,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经济未能有效开发。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措施跟不上,孤寡老人、学生、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保障标准低,生活比较困难。五、发展的工作思路1、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三会一课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建立和完善村里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注重培养和发展年轻后备干部,努力建设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高效服务型党组织。2、加强村组级道路建设。编制村级水泥路建设项目,多方争取协调项目资金,有计划分阶段建设村级和组级公路,不断改善交通条件。3、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编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争取彭山堰、南冲堰、上屋堰、大屋堰修建资金。组织村民利用冬天空闲时间加固维修堰坝,缓解天然灌溉困难。4、改善村民饮水安全。编制人饮水工程项目,向水利、建设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逐步新建白罗组、中心组、虎形组人饮水工程,净化处理水质,使村民吃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提高生活质量。5、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组织去岳西等地考察高山蔬菜种植技术,学习兄弟村经验和方法,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茭白、胡椒、松菇、四季豆等高山蔬菜,引进市外企业发展果木种植业,逐步打造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经济。6、整合闲置土地,优化劳动力资源。召开村民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整合荒废的山场、耕田,将地势较高的连片坡形梯土栽培茶叶,把地势较低的平地和山间坝土种植蔬菜,组织村民开发利用。7、落实惠民政策,结对精准帮扶。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编制扶贫项目,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做好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扶贫项目工作。以帮扶单位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为平台,开展困难户走参考资料,少熬夜!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提升发展能力。协助开展单位包村、干部保户帮扶工作,改善贫困户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选派干部的调研报告【第二篇】xx区严格按照市委指示精神,认真选拔,精心组织,为区xx乡的13个行政村全部下派了干部,下派率达到100%。在工作中,13名下派干部紧紧依靠乡、村两级党组织,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深入企业、农户调查研究,积极扎实开展工作,主动为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截至目前,下派干部为8个村制定了工作规划,为6个村起草共16项内容的村规民约,做好事21件,为村民解决难题7件,制止上访事件5起。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一、下派干部工作的实施背景一是为了促进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展。在农村,多数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坚强有力,村里工作扎实有效,但个别村子仍然存在“两委”班子的思想、作风状况还不能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村支部、村委会之间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受村中派性、宗祖势力的影响,使村干部陷入权势的争斗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形成了现实中的瘫村、乱村、重点村。为保证第五届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进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锻炼是当务之急。二是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干群关系。重点村差、乱现象的主要表现就是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村中关系复杂,村干部素质低下,相互掣肘,形不成合力,群众意见大。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能跳出农村错纵复杂的关系网,在协调村“两委”关系、党员之间、群众之间关系时能出于公心,行于公义,对化解矛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增进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众之间的团结。能让群众信服,利于工作开展。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锻炼干部的需要。年轻后备干部大多从事机关工作,对政策性理论性要求高,而农村工作复杂多样,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到农村任职,为下派干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施展个人才能的广阔舞台,通过两年的任职工作,能大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理论强、实践弱的问题。四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选派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就是要很好的践行三个代表要求,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是共产党参考资料,少熬夜!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二、下派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为下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认真领会上级精神,提高工作认识。区委召开常委会,认真学习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专题研究部署下派干部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下派干部的管理、考核和选拔任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为了使下派干部工作扎实开展,区委成立下派干部工作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标准。二是严格干部的选拔关,确保选拔优秀。区委研究决定,从工农乡机关选派13名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好、干劲足的中层干部到各村任职。为了严格选拔标准,组织部对13名后备干部建档立册,认真把关,对1名学历不合要求的做了及时的调整,使下派干部的年龄、学历全部达到了市委的要求。三是抓好干部的培训关,掌握工作方法。3月份,区委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和13名下派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学习农村工作的政策、法规,安排有经验的村干部做经验介绍,组织集体讨论,统一思想,开拓工作思路。为了增强下派干部深入农村、服务群众的意识,区委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组织大家深入学习栾川县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岳的先进事迹,学习了兰考县下派干部杨葆森同志的先进事迹,从思想上筑牢了下派干部安心基层、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理想信念。(二)建立规章,为下派干部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区委组织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促进赴村任职工作的多项制度。一是建立请销假制度。要求下派干部因事、因病请假的,必须要履行书面的请假手续,2天以内的要有工农乡主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要经乡主管领导同意后,报区委组织部批准备案。对不履行手续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一次给予口头批评,二次给予通报批评,三次以上的,调回原单位工作,并取消后备干部资格。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汇报制度。区委组织部每月5日前召开下派干部工作会议,主要听取下派干部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和本月工作的计划、目标,根据工作的进展,提要求,定标准,不断的纠偏校正,明确下派干部的努力方向。三是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区委组织部和工农乡党委对下派干部赴村任职工作坚持每月不少于3次的检查和抽查,并对检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根据检查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及时制定下发了《后备干部赴村任职管理的补充规定》,使规章制度得到不断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完善。四是建立考核制度。根据下派干部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考评细则,量化了考评内容,明确了下派干部在选拔任用上的三个基础条件,即必须达到规定的在村工作时间;分管工作能够在市区名列前茅;群众满意率高,通过所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民主测评或推荐票在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半年考核、年度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评定下派干部的工作实绩,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三)严格管理,为下派干部能力提高创造工作保证我区下派干部均在各村担任副职,鉴于
本文标题:选派干部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957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