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4篇
写作好帮手1/20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写作好帮手2/20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1、师范读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4、学生学(1)出示本课生字:(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写作好帮手3/20(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4)齐读(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2)读书小问号:①读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预设:第1段:写作好帮手4/20(1)介绍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那里有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边观看课件教师边介绍并解释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2)指导朗读: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傣族人民又要举行泼水节了,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齐读这一段,“又”字要读得重一些。第2段:(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2)你能用“因为。.。.。.所以。.。.。.”再说一遍这句话吗?(3)你能把“特别”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4)指导读:是呀,周总理也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兴,所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段吧!(语气要高兴一些,“特别”两个字要读重一些,脸上带着笑容去读。)第3段:(1)抓住“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2)用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场面(热闹,激动人心)(3)你还有什么词、句不明白可以提出来。(解释象脚鼓、四面八方、欢呼等,并相机指导朗读)如:欢呼:特别高兴的呼喊,所以在读“周总理来写作好帮手5/20了”这句话要声音大些激动些。(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5)齐读四、小结:听着同学们快乐的读书声,看着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图片,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欢乐的泼水节中,是呀,周总理来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到底会怎样过泼水节呢,想知道吗?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五、课后作业:本节课6个生字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第二课时一、过渡语:孩子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敬爱的周总理,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里,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过在这之前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生字朗读闯关的游戏,只有闯过了这两关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那难忘的泼水节,大家有信心吗?二、复习生字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有感情的朗读前三段。三、图文结合、学习4——8段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写作好帮手6/201、预设:当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周总理——学习第4段:(1)追问:周总理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这段话)提问:总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2)再看这段话,文中用哪个词形容总理表情的?解释“笑容满面”(图中周总理的表情就可以说是笑容满面)(3)你能用“笑容满面”造句吗?(4)这段中除了总理的穿着还描写了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5)指导朗读:分组读,一组读总理的穿着,一组读总理的动作(笑容满面、欢乐的两个词语要突出读)2、预设:当学生从图中观察到总理拿着银碗——学习第五段:师追问:为什么拿着银碗?想象总理泼水的情景(1)用横线画出书中周总理怎样向人们泼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2)用波浪线划出人们向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一边……一边……”造句。写作好帮手7/20(3)指出“盛”是多音字。(4)提问:周总理把水泼向人民说明什么?(周总理爱人民),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幸福、激动、快乐)人民把水泼向周总理说明什么?(人民爱周总理)(5)让我们也带着爱的心情,用幸福、快乐的语气去读一读这段吧!(读时深情些,平缓些)3、读6——8段,读中感悟全文。(1)这三段用了几个相同的标点,你能找到吗(同学回答“4个感叹号”(2)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抒发感情)师:是呀,这里用了这么多感叹号,看来这三段一定是抒发了很多幸福、快乐的感情,让我们把所有快乐、高兴、幸福都带到文中吧。(为了使我们幸福的感情表达的更强烈,文中用了两个多么,读时后边要比前面那句读的声音更大、更激动些),(3)生齐读学习书写本课另外6个生字出示6个生字:寿鲜柏恩龙敬2、生观察这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3、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并组词4、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写作好帮手8/20四、拓展练习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跟同学交流。五、拓展阅读资料:老师读给学生听。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写作好帮手9/20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自主学习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⑵.识字小游戏游戏一:找朋友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写作好帮手10/20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教学多音字:盛)⑷.认读长句。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写作好帮手11/20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⑶.交流、感悟。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⑷、指导朗读。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表演读。四、写字指导。写作好帮手12/20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三篇】一、教材说明这是1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1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二、教学目的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写作好帮手13/20三、重难点,关键1、重点: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2、难点:(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四、教学设计(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写作好帮手14/201、随着《欢乐锣鼓》乐曲,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三段,体会当时欢乐的气氛。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3、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欢呼)什么叫欢呼?同学们反复诵读体验。想象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1、用电脑显示画面,指导学生看图,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周总理的心情是怎样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几个人。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
本文标题:难忘的泼水节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98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