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8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两位数进位笔算课上完了。课堂上,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在乘的时候要记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要求,但是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1、漏进位。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WWW.〉现贪快不进位的情况,一旦漏掉进位,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遗忘出错。2、忘记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进位时,要先对准前一位下面进好范文解忧愁2/8几,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习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6×8+7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习,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2一、对试卷的认识:本次试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试题的难度上,整体偏难,基本题、中等题、拓展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6::。命题综合性较强。2、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教材重点。3、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知识覆盖面力求宽泛。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了本册教材的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时间、长度单位及周长,解决问题等,可以说是点多面广。4、注意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本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索取题材,使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如:老师带领学生出游等解决问题中都是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这好范文解忧愁3/8样把原来似乎生硬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活化了解题情境。5、注重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填空、划船等。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分析:通过对本次试卷的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教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对时、分、秒等时间概念掌握不到位,似是而非,运用不够熟练。2、审题时对关键字的把握不准确,说到底还是学习能力的问题。3、面对没有做过的题,不敢尝试,主动探索的能力差。4、少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三、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1、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比较扎实,基础题型训练较好。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些问题,得分率较高。2、平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结合教好范文解忧愁4/8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题型训练。3、平时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有一定的运用能力。4、教学中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5、教师教学中对教材有宏观的把握,能注意各领域知识的融合。6、平时对有些知识点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对解题规范性训练不足,造成有些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7、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不足,审题能力训练不够。8、期中考试没有复习,知识点不到位,影响考试效果。对学生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到位。9、教师对教材挖掘不够,站的高度不够。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一)立足教材,落实“三基”要特别注意知识方法过程教学,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被想到的过程,要敢于、勇于向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展现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好范文解忧愁5/8了解感悟教师的求解过程的思路方法,避免教师一说就对、一猜就准、一看就会,只给学生现成结论局面的出现。(二)注重过程,培养能力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1、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用数学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平时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如,对同一个或同一类数学问题赋予不同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用相同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2、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熟悉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逻辑语言、图形语言和数表,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熟练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反映在答卷上,才能取得较客观的较好好范文解忧愁6/8的数学成绩。3、重视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在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联想解题,就是根据题意展开联想,从自己的知识仓库中找到与题目接近或很相似的原理、方法或结论,变通使用这些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三)变式训练,提高素养教学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善于将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缜密性和创新性。对例题、习题、练习题、复习题等,不能就题做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阐述试题的条件加强、条件弱化、结论开放、变换结论、多种解法、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将试题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一一解剖,达到“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四)开发教材,拓展课程资源我们常常谈教学基本功,也往往提到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板书、情感、教态等。其实,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准确不准确、深刻不深刻。联系实际,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似真发展,还原知识的生长过程,好范文解忧愁7/8民主教学,促进教材动态生成。改编习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教材,促进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学过加、减法笔算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和数位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成功之处: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通过摘取义卖铺上的数据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出示的数据,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生活经验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笔算算理,并总结笔算方法。通过小数的加减计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足之处:好范文解忧愁8/81、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深度不够,开放性的问题不是太多。2、的前半部引入不够简化,后半部分显得比较急躁,给待学生的思考的机会不是太多,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的主动性。可能让学生们合作讨论和总结笔算方法,会有新的火花产生。或让学生把笔算方法用补充完整的方式也会有更好的效果3、奴课堂的细节处理有些地方还是不到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刚才所说到的方法总结的问题上,小组讨论的珍环节上要做进一步的调整。这也是时间控制得不够好的结果。4、练习的多样性还做得不足,其中没有改错题是最大的不足,这一知识点,改错题应是最直观和有效的。5、课讲得也多,主要是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系统,讲起来话就多。这些问题都是我要在以后的课堂上不断注意和改进的地方。附数加减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也对齐。2、小数部分空缺的数位用0补。3、进位和退位要标清,得数不要忘写小数点。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99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