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之党的组织制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4篇】
规章制度之党的组织制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规章制度之党的组织制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产党的规章制度【第一篇】共产党的规章制度篇1:党内规章制度汇编(最全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争议处理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印发《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篇2:党员管理制度党员管理制度1.党的组织生活1.1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2党员领导干部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既要参加所在单位的党支部、党小组生活会,又要参加党委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1.3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由离退休支部编入党小组,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2.党员组织关系转接2.1党员调动工作、入学、参军和长期外出等,都必须转接党的组织关系,党员离开单位前,由所在党支部通知政工办公室办理《中国共产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交党员本人。2.2长期外出的党员,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应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外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当地的党组织生活;外出时间为3至6个月的,可以出具党员介绍信(临时组织关系信),参加外出所在单位党的组织生活;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内,一般不转组织关系。2.3党员外出时间在3月以上,6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经常与外出党员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2.4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2.5援外人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由政工办公室统一处理。2.6出国留学、进修、讲学和出国劳务人员中的党员关系,一律由院党委保存,由政工办公室开具党员证明信。2.7因私出境、出国或去港澳的党员不转移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2.8凡因私事要求出国或去港澳地区的共产党员,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委同意,分别报送组织、公安部门审批。2.9凡具备自费出国留学条件的党员,出国留学的审批手续,按党员因私事出国(境)的审批手续办理。2.10党员经批准出境定居,在其出境后立即停止党藉,停交党费。如果是预备党员不再办转正手续,其预备党员资格不再保留。如果本人提出退党,可以按照党章制度办理退党手续,对出境多年后返回者,原则上不能恢复党藉,回国表现好,可重新入党。如果有特殊理由要求恢复党藉的需报上级党组织批准。3.党费的交纳3.1党员交纳党费的数额按照上级规定的数额执行。3.2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党支部委员会批准,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3.3党员除按规定交纳党费外,本人自愿多交不限,党员自愿一次交纳党费1000元以上的,应全部上缴中央,由所在党组织汇交中央组织部(附该党员的简要情况),中央组织部给本人出具收据。3.4党员应自觉向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交纳党费或不能按月交纳时,经党支部委员会同意,可以委托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预交,预交、补交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3.5对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按自行脱党处理。篇3: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第一节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一、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一)民主集中制的形成过程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贡献民主集中制思想最先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最早的两个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之中,并在一些著作中作了重要论述。列宁是正式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赋予它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的第一人。他首先提出:“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1905年12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这一原则载入党章。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文中提到:“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明确规定了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根据列宁的提议,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进共产国际的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2.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发展一大通过的党纲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贯穿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二大(192207)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明确宣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1927年6月,受党的五大委托,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1928年7月党的六大明确提出: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指出:“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新中国成立后,党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9月,八大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种提法一直延续至今。(1969年的九大,1973年的十大,没有提及民主集中制,1977年的十一大基本上恢复到八大的内容与要求。1982年十二大表述为“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1987年十三大没修改)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第一次在总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宗旨并提。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作为三个重大问题之一,进行全面的阐述,为了健全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的十七大:民主是生命,集中是力量的源泉;党的十八大: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二)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实质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其实质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充分调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党的十七大党章总纲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胡锦涛在建党88周年前夕(2009年6月30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相结合,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又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全党步调一致。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四个服从的原则2.民主选举的原则3.定期报告的原则4.相互沟通的原则5.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6.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一)四个服从原则党章规定:“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保证全党政治上一致、思想上一致、行动上统一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都必须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地方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个服从”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把它们相互割裂开来。(二)民主选举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这条原则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和基本要求之一,对于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是十分重要的。(三)定期报告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明确了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重要地位,也明确了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的重要作用。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在本级组织内也享有相应的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地方各级党委也是地方各级党的领导机关,由于它们都是由相应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而它们的全部工作必须向同级代表大会负责。(四)相互沟通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吸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这是正确处理党内上下级组织之间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坚持党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和发挥下级组织积极性、主动性的结合,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互相通气、协力合作,使上下级组织在思想上、行动上取得一致,保证党组织之间的正常关系。(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委工作中的具体化。(六)禁止个人崇拜的原则党章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这是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得出的一条经验。三、民主集中制的特点第一,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不是指党的成员在讨论问题时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而是指在“集中”时体现的“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定性。其次,民主集中制集中的不一定是正确意见,而是多数人的主张。四、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表现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五、民主集中制的辩证统一关系——民主,就是党组织和党员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和集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不可以被任意割裂开来。——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集中。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本文标题:规章制度之党的组织制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5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