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二精编物理教案精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0高二精编物理教案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高二精编物理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高二物理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写作好帮手2/10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和内容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写作好帮手3/10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问题1)大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在静电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带电体是球体。(问题2)带电体间的作用力(静电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表明: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电荷量q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提示)我们的研究到这里是否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这只是定性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得到更准确的定量关系。(问题3)静电力F与r,q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你觉得哪种可能更大?为什么?(引导学生与万有引力类比)活动二:设计与验证写作好帮手4/10(问题4)研究F与r、q的定量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法——(1)保持q不变,验证F与r2的反比关系;(2)保持r不变,验证F与q的正比关系。。困难一:F的测量(在这里F是一个很小的力,不能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对F大小的间接测量吗?)困难二:q的测量(我们现在并不知道准确测定带电小球所带的电量的方法,要研究F与q的定量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思维启发)有这样一个事实: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互相接触后,它们对相隔同样距离的第三个带电小球的作用力相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球接触后等分了电荷)(追问)现在,你有什么想法了吗?定量验证实验结论: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同学们,我们一起用了大约20分钟得到的这个结写作好帮手5/10论,其实在物理学发展,数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了近30年的时间得到的并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的名字来命名的库仑定律。启示一:类比猜想的价值读过牛顿著作的人都可能推想到:凡是表现这种特性的相互作用都应服从平方反比定律。这似乎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电荷间作用力的规律。正是这样的类比,让电磁学少走了许多弯路,形成了严密的定量规律。马克·吐温曾说“科学真是迷人,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的收获!”。科学家以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才是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然而,英国物理史学家丹皮尔也说“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启示二:实验的精妙1785年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用自己设计的扭称精确验证得到了库仑定律。(库仑扭称实验的介绍:这个实验的设计相当巧妙。把微小力放大为力矩,将直接测量转换为间接测量,从而得到静电力的作用规律——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写作好帮手6/10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数学表达式:(说明),叫做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1)真空中(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也近似适用);(2)静止的;(3)点电荷。(强调)库仑定律的公式与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尽管很相似,但仍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我们来看下面的题目:例题1:(通过定量计算,让学生明确对于微观带电粒子,因为静电力远远大于万有引力,所以我们往往忽略万有引力。)(过渡)两个点电荷的静电力我们会求解了,可如果存在三个电荷呢?(承前启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因此,多个点电荷对同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例题2:(多个点电荷对同一点电荷作用力的叠加问题。一方面巩固库仑定律,另一方面,也为下一节电写作好帮手7/10场强度的叠加做铺垫。)(拓展说明)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虽然给出的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所以,如果知道了带电体的电荷分布,就可以根据库仑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带电体间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而这正是库仑定律的普遍意义。教科版高二物理教案2电荷守恒定律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电荷的绝对值×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e或e的整数倍。(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吗?提示:不是,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的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10-19C的整数倍。)3、比荷:粒子的电荷量与粒子质量的比值。4、电荷守恒定律表述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写作好帮手8/10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表述2:在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内,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高二物理优质教案3知识目标1、掌握波长、频率、波速的物理意义;2、能在机械波的图象中识别波长;3、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识别图象、钻研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本节的重点是理解波长的含义及公式的含义;要求对公式能灵活应用,学习中要理解波的传播速度的`特点,掌握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减少理解概念出错的机会。为了很好的理解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解释如下:波的传播速度,其中__三个量相互关联;从公式上看,似乎任意一个量改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量;不少的初学者都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不然,那么都是受谁写作好帮手9/10决定的呢?(1)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__无关;(2)波速决定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__无直接关系。(3)波长,则决定于和,只要和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值必然发生变化,而保持的关系。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横波演示器、计算机多媒体高二物理教案4定义: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写作好帮手10/10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符号:V)测量。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公式:ΣU=U1+U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公式:ΣU=U1=U2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本文标题:高二精编物理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5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