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10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交流汇报。学情预设: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参考资料,少熬夜!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情预设: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厘米。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参考资料,少熬夜!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教学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完成下列填空2×()+3×()=18(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2、导入。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理解题意。(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参考资料,少熬夜!+3×()=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2、探索方法。(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汇报交流。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师:如果1次呢?0次呢?学生独立完成。(3)列表法解决问题。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14次0次8吨√23次1次9吨32次2次10吨41次2次8吨√50次3次9吨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3、回顾与反思。(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学生自我探究。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33页“做一做”。(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参考资料,少熬夜!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七”第7题。(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2、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投影(课件)、学具袋〔内装小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圆形、小平行四边形各四个〕长方形方格纸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数学游戏吧!(投影出示P54图)1、师讲明游戏规则①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涂色。②描出所画图形的边框。③相同时间内完成多种画法者为胜。2、学生独自活动、小组交流推选作品。3、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互评。4、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面积与周长的含义不同;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参考资料,少熬夜!等)二、整理概括1、在本单元中,你还学会了面积的哪些知识?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面积单位及进率应用计算方法3、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这些知识?三、实践应用:1、课件出示P55实践活动的情境图。(小明家厨房装饰,如何选用地砖)。从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动动脑,动动手,看谁是数学小能手。(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课件出示解题过程。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1、用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一个卫生间用长方形地砖铺地,每行铺15块,铺了10行。这个卫生间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如果每块地砖长3分米,宽2分米这个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大?五、思维训练P55画一画的(1)题。(1)让学生先动手在课本上画一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亲身体验。(2)问: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三角形和长方形能铺满长方形)(3)讨论: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铺满长方形?还有哪些图形能铺满长方形?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动手拼一拼。(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2、你能设计一种图案使它铺满这个长方形吗?课下动手画,小组内选出作品贴在“数学一角”。大家评出咱班的小设计师,好吗?六、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何感受?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单元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集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6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