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新4篇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新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第一篇】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队伍不断扩大,我县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因此,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对营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实验研究的背景东至县地处皖南山区,北临长江,南接江西,面积为3256平方公里,人口为万人,辖15个乡镇、248个行政村、17个社区居委会,地形分布为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全县现有各类学校365所,其中:幼儿园5所(含民办2所)小学318所,初中32所,普通高中8所(含民办2所),职业高中2所。现有在校生88784人,其中:在校(园)幼儿4509人,小学生42514人,初中生25052人,普高生13401人,职高生3308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至县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我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全县总人数的28%,约占15万人,这些打工族的子女留守在家乡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东至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课题于20xx年4月着手准备,并向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省教育厅教科研1号文件于11月22日批准立项,根据省课题实验研究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本课题予以开题。二、课题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开展对我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全县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公平教育,推进全县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县国家,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的对象:全县初、小学(含学前班、幼儿园)参考资料,少熬夜!的留守儿童。2、研究的问题:调查研究全县初中、小学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生活自理、课堂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归纳分析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认真解剖分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提供事实依据。3、研究的对策:一是调查总结各校现正实施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对此提出切合实际且科学合理的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加以验证和完善。二是借鉴外地成功教育的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就我县留守儿童教育对策问题,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为国家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四、课题实验的目标与要求本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是: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找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东至山区县留守儿童教育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切切实实地为全县教育的再次腾飞做出应有的努力。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与要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在县教育局、关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课题组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县教研室主任汪名杰同志全面负责;陈相元同志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工作。问卷调查工作,由陈相元同志负责,课题组全员参与。实地调研座谈工作,分三个小组进行:汪名杰(小组负责)、黄晓东、王清华;陈相元(小组负责)、程赛华、汪孔悦、袁延清;廖立平(小组负责)、鲍岚、梁东胜。座谈会类型及学校: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社区家长代表等三种类型,学校覆盖县城与农村的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数据统计、文字处理等工作:由鲍岚、廖立平同志负责。调查座谈等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由程赛华同志负责。重点研究学校:由王清华、汪孔悦、梁东胜、袁延清等同志负责。阶段成果汇总工作:由黄晓东同志负责。终结性研究报告:由汪名杰同志负责。成果鉴定准备与协调等工作,由陈相元同志负责。2、明确课题实验开展的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课题组,酝酿、论证、起草、修改和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与方案,积极向省申报立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实验研究的任务落实到每个课题组成员;在全县广泛宣传,让实验的目的、意义、作用深入人心,为课题实验的全面铺开做好舆论、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二是实施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这一阶段是实验的全面开展阶段,也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并及时总结成果。三是总结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课题组召开总结会,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向省教育厅申报验收结题;同时向县人大、政协、国家、关工委、教育局呈递总结性报告。3、采取措施,分步实施。在准备阶段,收集并借鉴其他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与县督导室、县关工委合作,收集掌握东至县留守儿童的基本资料。在实施阶段,主要蚕区以下科研手段:①调查法:深入学校、农户、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或代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②分析归纳法:发放调查表,征求留守儿童教育对策,集思广益,从中分析、筛选并归纳出有推广价值的对策与措施;③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留守儿童典型个案教育的跟踪剖析与研究,从中探索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的普通规律和方法;④借助多媒体手段,快速处理有关数据与信息。4、筹集经费,确保研究工作开展。课题组自筹经费,保证本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与按期结题。五、课题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有:①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②典型个案教育叙事;③专题教育教学论文;④终结性调查研究报告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第二篇】摘要:幼儿老师,和家长沟通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对幼儿的热爱和关怀是教师教育好幼儿的基础,也是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的根本。幼儿教师的说话艺术关系着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也关系着家长能否感受到教师的付出,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教师。关键词:留守儿童;家长;沟通技巧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234-02DOI:/语言交流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智慧,参考资料,少熬夜!对于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的农村家长来说,教师的语言技巧尤为重要。因为,在幼儿教育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努力发挥家长的教育主动性,密切家园联系,促进家园共育。所以,幼儿教师要获得家长的信任,家长才能帮助我们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一、说话要有艺术性大部分留守儿童第一次踏入陌生的幼儿园时,会产生恐惧感,有的甚至大哭大闹,不愿上幼儿园。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宝宝不愿意上幼儿园呢?是老师对宝宝不好,还是小朋友欺负宝宝了?……很对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虑。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很多孩子都会不愿上幼儿园,那是因为幼儿园不自由。是的,孩子在幼儿园里需要遵守好多规定,如上课不能随意讲话玩具大家要分享到外面去玩还要老师同意等。这些都要幼儿教师及时与家长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当然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也是一门艺术,谈话要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使家长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更了解孩子。二、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一)家园应该随时沟通接送孩子时教师和家长进行简短谈话,也是进行家长工作最简便、最及时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时间与家长互相交流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问题,提出要求,商讨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要抓住这个时间段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并乐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当然,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时,语气要委婉,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先从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既能维护家长的自尊心,还让家长更容易接受,这样家长就会愿意与老师合作,从而尊重老师、支持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达到更好的家园共育,促进儿童的更好发展。但是,教师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夸奖,这样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从而放松必要的管教,但教师也不可以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否则会使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交流放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先扬后抑,有褒有贬。(二)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的生活,支持教师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经历、亲身体会,如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亲自参与环境创设等。让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佳途径,如在装饰楼道的过程中,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一个挂件,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家长只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心想只要随便做一个挂件就可以了。但是,让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亲自拿着自己的作品来装扮楼道时,有的家长看着自己敷衍了事而作的作品挂在所有人都可以观赏的楼道里时,感觉自己的作品太对不起观众了,所以就要求重新做一个更好的再交来。这样,让家长慢慢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不但使他们了解了孩子的成长情况,还进一步看到了老师工作的艰辛,会对老师的工作更加肯定,更加支持。(三)家园共同讨论育儿经验现在的家长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学习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通过共同讨论育儿经验,不仅可以使教师从中获益,也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幼儿园在组织家长会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家园共同交流育儿经验的环节,教师先征集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请个别做得好的家长进行发言,之后让家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摆观点,传经验,通过共同讨论,促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友好、热情,并使双方得到更科学的育儿经验。三、用真诚换取家长的信任幼儿园没有小事情,一旦事情发生了,老师首先要寻求自身的责任,不能推卸责任,否则家长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产生怀疑。有一次,航航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尿撒到波波裤子上了,老师看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让波波躲开了。不过撒得也不多,就没有叫家长来换裤子,可是,当波波的爷爷回到家发现孩子被尿湿裤子以后,以为是哪个孩子故意把波波的裤子尿湿了,就在班级微信群里给老师和航航的家长发了一条言辞激烈的谴责信。代班老师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条消息,也马上做出了回应:这个与航航及航航的家长没有任何关系,是航航尿急一下子没有把握好尺度撒上去的,纯属意外,要说错那是老师的错,与孩子和家长没有关系,老师向你道歉,可以吗?当波波爷爷看到老师的回答之后,马上做出了相反的回应:只要不是故意的,就没关系了!其他家长看到之后,也都很大度地帮老师解脱:老师太不容易了,那么多孩子要照顾,哪有不出纰漏的。一致劝波波爷爷不要生气了,老师也在尽心尽力为孩子服务。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天,波波的爷爷送孩子到幼儿园,还专门为自己的言辞来向老师道歉。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面对幼儿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要明确自己在家长沟通工作中承担的任务,一定要坦诚地告诉家长幼儿出事的缘由,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另外,幼儿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思维要清晰,态度要诚恳、坦然,主动接受家长的建议。让我们用心搭建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桥梁,让家园关系更加和谐,并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而努力奋斗。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在一定时期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文章主要介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表现,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对策,以提高心理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空前频繁。在人口大量流动的
本文标题:浅析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6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