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18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了解课文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用心倾听,热爱生活的情感。3.学习自能读书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韵律,体会声音的美妙。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本课中语言的特点。2.体会并运用:用心听,感受声音的美妙,感受生活的多彩。教具准备:1.自制幻灯片。2.准备课外阅读《雨铃铛》一文。好文供参考!2/18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二、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3.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4.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好文供参考!3/18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当暖风______,当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水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1篇作品。点评: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1.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好文供参考!4/18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3.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4.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点评:从课文到生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且,在学生的读书和讨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四、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雨铃铛》是1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看雨有多少种声音?当下雨的时候,你也去听听。板书设计你一定会听见的*好文供参考!5/18听: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美妙的声音美好的生活水声《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第二篇】教学设想:本文是1篇语言优美、语气亲切的散文,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感受,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因此本文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通过反复地朗读、涵咏,品味文章优美风趣、生动形象的文字。二是激发学生关注声音世界,用心倾听,感受有声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听到的与感受到的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围绕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六大板块,即无声篇、感声篇、读声篇、听声篇、述声篇、结声篇,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好文供参考!6/18一、无声篇师:请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用力堵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最佳,合住嘴,不能发出任何声响。持续一分钟后,与学生交流感受:此时,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具体的声音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师:此时,生活中的笑声、歌声、读书声、说话声等各种声音都消失了,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生气,只是死一般的寂静、冷清。下面让我们回到有声世界,感受美妙动听的各种声音。(多媒体演示:流水声、笛声、铃声、鸟叫声等等多种自然界的声音。)引出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二、感声篇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可从课文的语言、主题、结构等多方面来谈)三、读声篇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2、指名朗读喜欢的语句,简单陈述理由,并请其他同学作评价。3、精彩段落赏析。(多媒体出示课文前三段)好文供参考!7/18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后,再请同学试就这三段文字来总结文章的语言特点。师:文章语言美,美在优美风趣、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活泼形象;美在用排比的句式,增强语气;美在不断地向读者提问,引发读者思考,使人倍感亲切。四、听声篇1、听音乐《苗岭的早晨》要求:①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②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了音乐中的景象。2、学生听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发言。五、述声篇1、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被我们忽视的声音,请四人一组交流同学们在“找寻生活中的声音”中的收获,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为我们再现他找寻的声音,并说说这声音带给你的感受。(课前布置学生找寻生活中那些带给自己不同感受的声音,课内主要是交流、展示活动的成果)2、学生纷纷上台来再现声音,畅谈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肯定。六、结声篇师:平时,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对周围好文供参考!8/18奇妙无穷的声音已经麻木了呢?我们是否已经充耳不闻自己身边那充满爱意的声音了呢?我们又是否有着自己对声音的独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听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充满着新奇与惊喜。七、课外学习自助餐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的一种,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2、模仿课文前三段的写法,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声音,写一组排比段。3、收集古代诗词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声音的佳句。《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2、仿写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3、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重难点好文供参考!9/181、重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2、难点: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大屏幕,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鸟、婴儿的图片,同时播放雨声、水流声、鸟鸣声、婴儿笑声。接着展示草叶上的露珠、阳光透过树林普照大地、新芽萌发、花朵欲开、鲜花盛放、果实累累几组无声图片。)(注:之所以挑选这几组图片与声音,是因为这几种声音源自自然现象、动物、和人类三种不同的对象,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从风格上而言,是与课文的优美生动的语言相吻合的。另外特地把婴儿的笑声放在有声图片的最后,是因为这个笑声定然能引发学生会心的微笑,感受到这种声音所带来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把学生领入了预设的情景当中。“无声”图片展示了生命历程中一段最美好的时期: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新生命萌动了,它发芽、酝酿、开花、结果。这些都能将学生带入美好的境界,产生美的享受。)好文供参考!10/18播放后,让几个学生讲讲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多数学生只能听到雨声、水声、鸟鸣和婴儿的笑声。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谁听到了后几幅图片的声音?”。“有一位作家有一对超乎常人的耳朵,引领我们进入了一方神奇的天地,去倾听被我们忽略的声音。”从而引入课文。)二、倾听1、首先,请一同学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这节课中的很多背景音乐都选自班德瑞的《寂静山林》专辑,因为这些音乐节奏舒缓亲切,更重要的是,音乐中夹杂着不少的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声、流水声、蝉鸣声,风格与内容与课文的风格内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力。此处播放背景音乐是为了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提供一个相应的情景和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融入其中)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应该用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好文供参考!11/18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选择和思考,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很多乐趣。3、但是也并非所有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美妙的声音的。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请1~2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或引导。明确:作者认为“木头人”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听。(大屏幕总结:善于倾听,有选择的倾听,用心听)三、言说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不是木头人,因为我们现在正青春年少,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双善于聆听的心,我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但尽管如此,在座的同学中可有谁听见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和雪花飘落的声音么?(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说没有)可是这些声音,我们的作者听到了,她不仅听到了别人所听不到的声音,而且好文供参考!12/18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把各种声音描写出来。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精彩之处,与大家交流意见。(在学生讨论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显示答题提示,如修辞地运用,句式地选取,谴词造句的考虑等方面,这样给学生答题提供了一个模式,避免了答题的盲目性。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萨克斯曲《春风》)讨论后由学生发表自己及小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对词、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交流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究竟美在哪里?1、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诗情画意。2、运用排比,反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3、运用问句,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4、用第二人称“你”叙述,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在学生自主发言的基础上,揣摩原文,引导出基本的描写声音的技法: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以形写声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巧用各种修辞──以美写声四、质疑学生对文中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教师组织讨论、好文供参考!13/18释疑。预设问题:1、为什么写有声却从无声写起?明确: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⑴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⑵“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⑶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2、文章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有什么作用?明确:运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27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