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流浪地球》观后感精编5篇
写作好帮手1/11《流浪地球》观后感精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流浪地球》观后感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流浪地球观后感1剧情发展上,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看得我有些尴尬,零碎过多。在很多关键节点,比如援救杭州那里,情感也没有得到释放。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发展也确实不够立体。人物的成长,这个在主角,也就是两个孩子的角色上,展现的太少太突兀,也太直白。只有在刘培强自杀式拯救世界的时候我才有了些情感带入。然后在韩朵朵全球广播那里,尴尬的感觉却达到了最高。.。.。.其实整体上感觉还是类似于《后天》式的灾难片,除了改变了它的蓝色调。而末世科幻的那种世界观设定,包括人文、科技、社会、政治等,也没有完全的系统的展现出来,或者说展现的太少了,使得大刘世界观在电影中的展现变得不够完善,非常片面且零星,大大减弱了科幻感。而凸显我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带着家园流浪),也没有进行强调(也就是在前期没有凸显带着地球走和写作好帮手2/11寻找新家园的理论PK)。另一方面,在科幻背景下的人性以及人类理想与现实逻辑的冲突也没有展现。科幻电影所特有的感性理性冲突、天地不仁、科技孤冷、无奈与悲悯,在大刘的书中都有,可偏偏都被这部电影抛弃了。.。.。不过,总的来说,作为我国的科幻片,个人认为已经是目前水准最高的一部了。.。.。.流浪地球观后感2Nothingisimpossible!一切命运自有安排。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2000年写了1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和他众多的科幻小说一样,发表之后的他只是继续心无旁骛的写着,这一写又是10余年。郭帆2011年开始拍电影,与动画导演李阳合作拍摄了一部真人加动画的爱情电影《李献计历险记》,2014年又拍了一部爱情电影《同桌的你》。郭帆的电影走的不是流量,给的是惊喜。他的作品总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他在中国电影的大潮流中另辟蹊径,不跟风不妥协。吴京,更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八零后的观众是陪着他一起成长过来的,如今八零后都成家立业,吴京也成为了中国电影数一数二厉害的人物。1995年开始以武写作好帮手3/11出身的吴京早期的影视作品多是古装戏,转战香港发展后的吴京开始尝试打男的角色并且开始导演电影了,首部作品《狼牙》虽没有激起千层浪,但却摆出了吴京逐渐沉淀自己类型的态度。吴京转战内地发展再一次转型,从打男转变成士兵。《太极宗师》、《杀破狼》、《战狼》就是这三种类型的代表作。郭帆的7年,刘慈欣的18年,吴京的23年,《流浪地球》在2020年也就顺着贺岁档期上映了,没有人能想到通告的采访内容变成了剧组辛酸史的揭秘。抛开电影之外的事情不提,单说电影。郭帆说:做科幻电影是我个人的梦想,是从小就有的梦想。现在他实现了这个梦想。刘慈欣成为了一名没有被软件工程师耽误的科幻作家,他的笔杆子让他写进了中国作家富豪榜。吴京更是被冠上了票房神人之称,凭借《战狼2》成为首部进入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的亚洲电影。这样的三个有着不同追求的人在对的时间走到一起,爆发着他们骨子里一模一样的执着。在所有人认为已经失败的时候,他们没有放弃。导演带着剧组和演员一起疯,观众在电影里的情节和感情里感受这样热烈的疯狂。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导演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科幻电影,虽然有那么多不成熟的作品,票房口碑双失,但他们的勇气支撑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到《流浪地写作好帮手4/11球》,可以说是真正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对电影的改编从未有任何痴心妄想,也不敢有奢望,导演郭帆和吴京用实际行动把奢望变为希望。还记得上一次坐在IMAX厅激动的看3D电影,是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九年后,再一次坐在IMAX厅看3D电影,没有想到中国的科幻电影也可以让人看得如此激动,甚至有些难以抑制的喜悦。电影版的《流浪地球》往大里说讲的是大爱和奉献,往小里说是人情与亲情。导演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地下城世界,也呈现了让人脑洞大开的宇宙空间站世界。虽然与国外的科幻大片还有距离,但《流浪地球》一点点在缩小这样的距离。中国式的英雄片没有璀璨夺目的单人英雄,就是敢于奉献的英雄们一步步为所有人创造生存的机会,而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值得我们铭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流浪地球》让我看哭了,因为它就是那部会让我疯狂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3最近,又看了一遍春节期间上映的大片,《流浪地球》,顿有感触。写作好帮手5/11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太阳系很快会被太阳所吞没,人类于是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制造了数万台发动机来推动地球,让其离开太阳系,去数万年外的新家园。在这个故事中,充满了爱与拯救,忠诚与勇气,牺牲与希望。1“希望”是这部电影的关键词。电影的开头,便是韩朵呆教室的场景,老师问“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班长回答:“是希望”。是的,只有有希望,才能有信念;有了信念便会有成功的可能。接着,刘启便出现了。他戏群雄,带着韩朵朵出去看看世面。他偷了姥爷的车卡,骗来了2套衣服。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刘启的自大、狂妄,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少年。后来,他们遇到了CNI71小队,去运送杭州的火石。不幸的是,在上海,上楼之时,火石过重,姥爷韩子昂危在旦夕。在千钧一发之际,刚子毅然决然跳下了3楼,费尽了全身之力,将韩子昂奋力推进了一间室内,自己则被落下的电梯永远地埋在了楼底。对,这就是希望、尽管韩子昂最后没有逃离死亡,可刚子依然选择去流浪。空间站中,正准备回地球的刘培强,听见地星木星将会相撞,他使决定留了下来,拯救地球。在知道大空站放弃拯救地球,莫斯“叛逃“流浪地球“改为“火写作好帮手6/11种“计划后,刘培强与马卡洛夫来到空间站外,不幸的是,马卡洛夫太空服破划破,他却依然说了一句:“刘,冰会化成水的,我相信我们的子孙还可以在贝加尔湖钓鲑鱼。”于是报着希望,撒开了手,飘入太空。刘培强忍痛进入总控室,作为刘启等人行动的坚强后盾,他被莫斯科惹怒了:“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是的,这就是人与机械的区别,人是一种有希望的生物,而机械不是听到李一一的计划后,因火焰只喷射到五千公里,无法进入木星;刘培强与联合政府商量,最终联合政府同意用空间站中的三十万吨燃料引爆木星:“无论最终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于是,刘培强驾驶飞船,载着三十万吨的燃料,与刘启做星空下的决别,刘启哭了,木星爆了,地球活了……对,这就是希望!虽然刘培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换来数十亿人的生命与人类文明的永久传承!其实,也许我们做不到电影中,刘启,刘培强,王磊,刚子及数千万人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了希望,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一次考试,一次赛跑,一次比赛,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困难也许就会迎刀而解!流浪地球动人心,光明希望无止尽!走!去流浪!写作好帮手7/11流浪地球观后感4在漫无边际的宇宙中,一股庞大的力量正在缓缓的运作,这就是——人类。多年后,太阳在慢慢膨胀,过不了多久便会爆炸。联合政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便启动了《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人类只能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巨大地球环境圈化为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星空中所有的恒星都是通过核聚变获取能量,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光和热。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内部的氢元素会越来越少,氦元素就会越来越多。那么有一天,氦元素在太阳中心区域聚集,并引发氦元素的核聚变,这个过程便被称为“氦闪”。整个计划被分为五。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和新太阳时代。在电影中进行第二步时,却发生了巨大的变。木星在不断的接近地球,如果两者相撞,那么就会出现地球被摧毁,木星将地球整个吞没。男主人公最后想到了小时候他爸爸跟他说的话,便利用了这一点挽救了地球上的所有人。在这部电影中,人们把七情六欲给抛弃了,大家关心的只有生死、逃亡。他们甚至会对爱情、友情这样的写作好帮手8/11事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一切……而正是因为这样,人们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希望”。只有希望人们才能逃离,只有希望人们才能生存,只有希望……从电影院出来,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些话语,还有《流浪地球》让人震撼,却又不得不让人沉思的场面。回家路上看着那些繁华的街道,我不断问自己,地球真的会变成那样吗?《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未来太阳迅速衰老,极度膨胀,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于是人类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在太阳氦引发爆炸之前,去往比邻的星系寻找新家园。而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成长,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电影里的地球表面漫天飞雪,气温直达零下84度,所以人们居住在地下城里,当他们开车走过x市,指着一座隐约能看到电线和路牌的冰山,说这就是自己的家时,我的眼泪便流了出来,是啊,多年以来的地球已荒唐的辨认不出来了,若辨了出来,却也只能是重温和回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欢欢快快的领着行李包,住进去了,这所谓的地球,又何尝不是人类自身的流浪呢?写作好帮手9/11又何尝不是原先的家回不了,精神没了寄托呢?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人们把家这个词看得非常重要,所以才会选择带着地球这个家园去流浪,真希望以后我们人类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个灾难发生。《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希望,什么叫牺牲所值,什么叫家。《流浪地球》观后感5寒、暑假想必是同学们最盼望的日子了。假期不仅能放松我们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让我们有时间去见识各种新事物,学习各种新知识。就拿我来说吧,这几年的寒、暑假里我领略过华山的险峻,品读过四大名著的魅力,体验过音乐考级的酸甜苦辣……今年的寒假,我见识了一个新事物,那就是——中国硬科幻的崛起!说来也巧,前不久我刚拜读完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今年春节各大影院又热映了大刘的另一部力作——《流浪地球》。又恰巧今年我在学校里抽到的新年愿望卡是——去看一部电影。这下,我自然要第一时间去过一把科幻瘾了。写作好帮手10/11在卡上3D眼镜后,全方位的科幻世界就开始了:太阳快速老化,体积增大,不久就会吞没地球,甚至整个太阳系,地球危在旦夕。行星防御理事会这时提出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在地球上建造一万台转向发动机以及赤道巨型发动机来推动地球转移到光年以外的新家园,但这样做后人类就只能住在地下城了。这天是大年三十,天才少年刘启想带妹妹韩朵朵换个过年的方式,他们偷开姥爷的工程车来到地面,想看看那曾经的家园,但由于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作用,两百多台转向发动机失去了推力,地球的大气层也被木星吸去了三分之二。行星防御理事会提出了救援方案,并把刘启的工程车征用了。虽然种种救援方式都失败了,但天才少年们又想出了“用火焰点燃木星,再用木星产生的反冲力推地球离开”的方案。但被行星防御理事会予以否认,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却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支持了少年们拯救人类的想法。最终天才少年们成功了,地球也重新获得自由!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它的的确确把我的心紧紧地吸引住了,以至于带进影院的爆米花到影片结束后还没有拆过封。在我看来,这真算得上是一部标志着中国硬科幻走向成熟、逐步崛起的影片!中国的观众本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科幻片,为数不多的科幻迷也总习惯写作好帮手11/11于欧美人的碧眼金发和机器人怪兽,而这一次,我看到了中国科幻片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冲击力很强的视觉特效。虽然,导演没有保留大刘的白描细节,失去了大刘特色的硬科幻理论知识,但影片结尾处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的壮举还是让不少观众偷偷擦拭了眼泪。我想,这对于刚起步的中国硬科幻影片来说,已经足够了。我在为这部影片感动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家有大刘这样的作家,更为我们如今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你瞧,中国这几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上海承办了世博会,杭州召开了G20……其他领域也都有了惊人的巨变,我们的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观后感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8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