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实用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实用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实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五个生字。4、对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读后练习,用书信的形式写出读后感。教学过程:一、解题导读。谈话:生活中,有各种对话——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板书:太阳与士兵二、初读对话。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三、再读对话,一边读,一边想:每次对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东方一哨”士兵怎样的形象?1、读第一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2、读第二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3、读第三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四、巩固练习。1、注意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想想这样写所包含的意思和情感,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北国的松,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北的向日葵……每一料种子都带着战士的馨香在这里落户。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祖国!2、为课文插图配一首小诗,题目是《太阳与士兵》。3、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参考资料,少熬夜!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项训练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回顾了本组课文的场面描写,以怎样写场面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词句段运用”中通过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以及人物对话中可以用哪些词语和描写方法表示“说”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书写提示”通过展示汉字的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则展示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在学习课文和习作的基础上,已经具备欣赏和写作场面的能力,学习“交流平台”的内容相对容易;“词句段运用”有例句,根据例句容易引导学生体会巧用词语的好处,但让学生自己仿照写句子,部分学生会觉得困难;写字练习功在平时,老师在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的名句在理解上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1.紧扣教材,读懂句子,再拓展练习。2.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和运用好词佳句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4.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过程与方法】先读通,再读懂,最后运用。以读为本,拓展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重点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难点1.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3.积累名言警句,感受先贤的爱国情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场景及重点语段。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课前准备自己的书写作品。2课时第一课时1.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培养善于表达的能力。2.体会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好处。在写人物说话时,学习选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体会汉语表达的魅力。一、回顾课文,谈话导入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场景?最令人难忘的是哪个场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二、交流平台1.指导学生朗读列举的课文例句,找出场面描写有哪些规律可以学习借鉴?(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点面相结合。)2.以《开国大典》为例,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句体会)A.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B.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了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3.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各抒己见。4.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课文,并互相交流学习情况,并试着分享。5.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语言表达要清楚;(2)要有理有据;(3)最好要有自己的见解;(4)要认真听别人讲话,要目视对方;(5)听清别人的意思,不懂的等别人讲完后再请教别人;(6)最好能针对别人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别人做出真诚的评价。三、词句段运用参考资料,少熬夜!1.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1)读句子,比较如果没有加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只听见……只听见……”这两个“只听见”强调了肃静的气氛,突出了会场的肃穆、庄严、神圣。“是那么……是那么……”突出强调了那里的天确实更可爱。)(2)这些加点的'词语在读的时候,语音上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读出强调的语气,在语音上要重一些。以后在读书时被强调的部分注意要重读。)2.指导学生朗读人物对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1)在句子中找出表示“说”的词语。(“赞叹、婉言谢绝、话一出口”等词语都表示人物在说话。)(2)还有哪些词语也表示“说”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己找出来。(说道,谈论、讲解、喊叫……)(3)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后两个例句。思考:这两个例句与前两个例句有何不同?(这两个例句没有直接表示“说”的词语,而是借用伴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提示。)(4)指导学生根据了解到的表示“说”的方法进行仿写练习。3.引导学生根据例句与练习,思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示“说”的好处。(如果一律用“说”显得单调、重复,使语言机械呆板。相反,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4.学生练习写话,准确运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场面描写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2.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教学过程:一、导课1.碧野先生写道:“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参考资料,少熬夜!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那近在脚下的天山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天山,去感受天山最真切的美。入题。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二、新授亲历美1.小组合作,出示学习任务。(1)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天山的什么美景?有什么特点?(2)这个片段(或句子)有何独特的韵味?(3)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感受表达出来?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雪峰、密林、野花三个片段进行发言,相机引导。(1)学习第二自然段。朗读思考: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文中是怎样形容云影的?你认为形容得贴切吗?你还能找到类似描写手法的句子吗?想象雪水、浪花的景象,说说你还会怎样形容它们?讨论:写了天山的寂静为何还要写溪流、游鱼的活跃?请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配乐齐读。(2)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交流:描写了天山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文中是怎样形容出塔松的特点的?出示塔松图片,你还有什么奇妙的形容?讨论:文中说马蹄溅水、几声鸟鸣“增添了密林的幽静”,这样写是不是互相矛盾?男女生比赛读。(3)学习第四自然段。自读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此时的你正骑马走在花海之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渴望?交流感受。快把我们的心情读出来吧。指导读,配乐读。3.升华:置身于溪流花海之中,满眼的明媚,扑鼻的芳香,怎能不使人心情舒畅、浮想联翩呢?难怪作者对天山赞不绝口呢。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对天山的赞美。三、练习师生展示作品,交流,教师引导赏析得意之作。四、总结天山如此美景,请参考课文的优美词句和自己搜集的诗文、图片资料,为天山写几句赞美的话,或写一首参考资料,少熬夜!小诗。你还可以变幻成天山上的一片云、一条小鱼、一朵花等,以它们的口吻来写也很好。五、作业说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课外读读《天山景物记》以及碧野的其他作品。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复述课文,有感情的阅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自学为主,讨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厌恶战争,企盼和平和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一些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开课:每个人都向往和平,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古诗的文章。。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2.个别学生读课文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1.龙德在听到受伤士兵请求帮助的话后,他在想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四、指导朗读,体会思想感情。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篇】一、温故知新1.朗读两个句子,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分别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动物变迁、植物荣枯的自然现象;第二句写出了高山榕给天地增亮丽、为山水添姿彩的壮美。关键是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排比句的作用)2.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从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再读一读。加深对排比句的认识与理解。二、词语拾趣1.读第一组词语,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想一想第二、三、四组应该填上怎样的词语,填出来。参考资料,少熬夜!3.小组内讨论交流。4.全班分小组进行词语接龙比赛。比赛分两种:第一种是完成书上的填空练习。第二种是拓展练习,先由教师出一个词语,一组一组接下去,接不上的组退出比赛,接到最后者获胜。三、互动平台1.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2.回忆本组课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些什么道理。3.小组交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怎样去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在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谈感受,说方法。四、口语交际1.资料展示: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经意间的浪费行为,可以是图像资料,也可以是搜集调查的数据资料,等等。2.小组交流:你发现人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行为?这些行为造成了哪些损失?你觉得应该怎样帮助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节约?你准备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3.全班交流:就以上问题通过小形式汇报。五、习作百花园1.回忆本组课文,说说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你觉得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学习?2.提出本次写作要求。3.学生讨论交流:你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你为什么珍爱它?你是怎么珍爱它的?4.学生总结交流收获,深入思考后拟题写作。5.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6.习作交流,指导修改。对学生习作可以采用自评、他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汲取多方面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更有文采,从而提高学生写作与修改的能力。对学生习作的评价重点放在对话与交流上,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以调动学生写作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六、自主阅读园地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短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把你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3.全班汇报读书感受。思考:内心的力量指的是什么?4
本文标题: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实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02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