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主讲人:贾昊凯主讲内容消防工作概述燃烧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电器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工作概述消防工作概述消防工作是人们与火灾作斗争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做好消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人民安全的需要,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消防工作概述1.1火灾的定义及危害1.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消防工作概述2.火灾的危害毁坏财物,易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财害人类生命破坏生态平衡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电路短路引起火灾,325人死亡132人烧伤致残(1994.12)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评估验收团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克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在友谊馆为验收团举行汇报演出,小学生、教师、工作人员、验收团成员共796人到馆内参加活动。16时20分左右,由于舞台上方7号光柱灯烤燃附近纱幕,引起大幕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约一分钟后电线短路,灯光熄灭,剧厅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致使众人被烧或窒息,伤亡极为惨重。共死亡325人,其中小学生288人,干部、教师及工作人员37人,烧伤致残132人。。成都公交车发生火灾(2009年6月)27人死亡74人受伤成都公交集团总经理引咎辞职2009年6月5日8时25分许,成都北三环附近一辆9路公交车发生燃烧,致27人遇难72人受伤。事故查明系故意纵火央视新大楼火灾(2009.2)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京广桥附近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5名消防队员受伤,着火的是央视主体大楼北侧的配楼“北京文化东方酒店”酒店高约一百五十九米。原因是承包商违规燃放烟花引起,专家评估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达7至8个亿,还不包括正在装修的300多间客房和商铺。浙江温州温富大厦商住楼发生火灾21人死亡2人重伤(2008年12月)2008年12月12日上午8点20分,温州市中心人民路28层商住楼发生大火,造成21人死亡,2人重伤,原因是电线短路引起。•启示一:身处火场险境时应尽快撤离,不要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寻找贵重物品上,更不应返回火场,•启示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不善,致使系统不能及时打开喷淋水泵,延误了初起火灾的扑救。•启示三:大楼封闭楼梯间被破坏,防火门没处于常闭状态,使被破坏的楼梯间形成了烟气扩散的通道。•启示四:业主消防责任意识不强,消防责任制不落实,对消防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消防工作概述3.火灾的特征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灾害复杂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灾后事故处理艰巨消防工作概述4.火灾分类:A类火灾:固体火灾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衣服、塑胶等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金属、化学物质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等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E类火灾:电器类火灾电器火灾(一般带电设备所引起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类火灾烹饪火灾(一般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消防工作概述5.火灾的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2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消防工作概述1.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消防工作概述2.消防工作的特点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技术性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火灾探测器防火卷帘喷头说明:技术性1.3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基本制度消防工作概述我国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管理、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消防工作网络。主讲内容燃烧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电器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工作概述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2.1燃烧的本质与条件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的现象。三个特征:化学反应、放热、发烟。2.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燃烧基础知识3.燃烧的条件燃烧三角形燃烧的条件(1)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2)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三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2.2燃烧类型可以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类。1.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1)闪点: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2)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闪点越小越危险)甲类火险<28℃28℃≤乙类火险60℃丙类火险:≥60℃燃烧基础知识名称汽油煤油柴油闪点-30~-5028~4550~90依据闪点对液体进行分类:易燃液体:闪点≤61℃的可燃性液体可燃液体:闪点61℃的可燃性液体易燃液体又可分为:低闪点液体:闪点-18℃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燃烧基础知识2.着火1)着火的涵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2)物质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燃烧基础知识3.自燃1)自燃的涵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物质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类。燃烧基础知识2)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部分可燃物的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黄磷34~35乙醚170棉籽油370三硫化四磷100溶剂油235桐油410赛璐珞150~180煤油240~290芝麻油410赤磷200~250汽油280花生油445松香240石油沥青270~300菜籽油446锌粉360柴油350~380豆油460丙嗣570重油380~420亚麻仁油343燃烧基础知识4.爆炸1)爆炸的涵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燃烧基础知识2)爆炸的类型物理性爆炸(体积膨胀发生爆炸)轮胎爆炸、灭火器爆炸等化学性爆炸(化学反应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核爆炸燃烧基础知识3)爆炸极限1.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范围。2.爆炸温度极限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燃烧基础知识3.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名称氢气液化气乙炔天然气爆炸极限4-75.62-101.5-825-15燃烧基础知识2.3燃烧过程及特点1.可燃物的燃烧过程2.可燃物的燃烧特点1)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表面燃烧2.阴燃3.分解燃烧4.蒸发燃烧表面燃烧燃烧基础知识阴燃燃烧基础知识2)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蒸发燃烧2.动力燃烧3.沸溢燃烧4.喷溅燃烧3)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扩散燃烧2.预混燃烧燃烧基础知识2.4燃烧产物1.燃烧产物的涵义和分类1)燃烧产物的涵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它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和烟雾等。2)燃烧产物的分类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燃烧基础知识2.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火场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人的呼吸时间(min)中毒程度0.10.51.06020~301~2头痛、呕吐有致死的危险可中毒死亡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燃烧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对人的生理作用及致死浓度有害气体的来源主要生理作用短期(10min)估计致死浓度(ppm)木材、纺织品、聚丙烯腈尼龙、聚氨酯等物质燃烧时分解出的氰化氢一种迅速致死、窒息性的毒物350纺织物燃烧时产生二氧化氮和其他氮的氧化物肺的强刺激剂,能引起即刻死亡及滞后性伤害200由木材、丝织品、尼龙以及三聚氰胺燃烧产生的氨气强刺激剂,对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l000PVC电绝缘材料,其他含氯高分子材料及阻燃处理物热分解产生的氯化氢呼吸道刺激剂,吸附于微粒上的氯化氢的潜在危险性较之等量的气体氯化氢要大500,气体或微粒存在时氟化树脂类或薄膜类以及某些含溴阻燃材料热分解产生的含卤酸气体呼吸刺激剂HF≈400COF2≈100HBr500含硫化合物及含硫物质燃烧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强刺激剂,在远低于致死浓度下即使人难以忍受500由聚烯烃和纤维素低温热解(400℃)产生的丙醛潜在的呼吸刺激剂30-100燃烧基础知识3.烟气1)含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2)烟气的危害性1.烟气的毒害性2.烟气的减光性3.烟气的恐怖性燃烧基础知识4.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利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燃烧进行•为火情侦察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部分可燃物的烟雾特征可燃物烟雾特征颜色嗅味橡胶硝基化合物石油产品棉、麻木材有机玻璃棕黑色棕黄色黑色黑褐色灰黑色—硫嗅刺激嗅石油嗅烧纸嗅树脂嗅芳香酸味酸味稍有酸味稍有酸味稍有酸味稍有酸味燃烧基础知识5.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不利方面•1.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2.有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3.高温会使人员烫伤•4.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2.5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1.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热传导是指物体一端受热,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2.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3.建筑耐火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4.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燃烧基础知识2.6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1.防火原理根据燃烧基本理论,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燃烧基础知识措施原理措施举例控制可燃物破坏燃烧爆炸的基础1、限制可燃物质储运量;2、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3、加强通风,降低可燃气体或蒸汽、粉尘在空间的浓度;4、用阻燃剂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5、及时清除洒漏地面的易燃、可燃物质。隔绝空气破坏燃烧爆炸的助燃条件1、充惰性气体保护生产或储运有爆炸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等;2、密闭有可燃介质的容器设备;3、采用隔绝空气等特殊方法储运有燃烧爆炸危险的物质;4、隔离与酸、碱、氧化剂等接触能够燃烧爆炸的可燃物和还原剂。消除引火源破坏燃烧的激发能量1、消除和控制火源;2、安装避雷、接地设施;3、防止撞击火星和控制摩擦生热;4、防止日光照射和聚光作用;5、防止和控制高温物。阻止火势蔓延不使新的燃烧条件形成1、在建筑之间留足防火间距、设置防火隔离设施;2、在气体管道上安全阻火器、安装水封;3、有压力的容器设备,安装防爆膜、安全阀;4、在能形成爆炸介质的场所,设置泄压门窗、轻质屋盖等。燃烧基础知识2.灭火原理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基本条件。因此,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
本文标题: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