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圆的周长》说课稿【汇集4篇】
写作好帮手1/12《圆的周长》说课稿【汇集4篇】【导读】这篇文档“《圆的周长》说课稿【汇集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第一篇】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材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我打破了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何测量圆的周长?),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绕”、“滚”、“截”等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其创造性思维写作好帮手2/12的发展。当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我又引出了甩小球游戏,让学生观察形成的“虚圆”,“虚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这些方法测量吗?这个问题,打破了学生的认知平衡,使学生陷入冥思苦想之中,日常生活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圆,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不但麻烦,不精确,有的根本无法测量。就在学生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由联想到猜想,并再次观察甩小球游戏,最终使学生悟出: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或直径有关。这个问题教材未呈现有关内容,所以许多教师教学时都不做解释,学生往往也就不知其所以然。而怎样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呢?我采用“诱生深入,步步紧逼”的方法,通过联想、猜想、观察甩小球游戏等逻辑严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与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的素质教育思想。圆的周长教案【第二篇】教材内容:例1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写作好帮手3/12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让学生体验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⒉使学生认识到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⒊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⒈、“几何画板”《米老鼠和唐老鸭赛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路线跑。⒉揭示课题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⑵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写作好帮手4/12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㈠引出圆周长的概念教师出示教具:铁丝圆环、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提问:这条曲线就是圆的什么?㈡测量圆的周长⒈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则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圆铁环的周长。然后各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圆片的周长。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同样,先请学生配合老师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⒉、用“几何画板”《小球的轨迹》演示形成一个圆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⒊、小结:看来,用滚动、绕线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写作好帮手5/12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㈢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⑴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⑵学生拿出自备的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A.哪个圆的周长长?B.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⒉、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⑴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⑵观察数据,对比发现。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⑶出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演示。⑷比较数据,揭示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吗?猜猜看,圆写作好帮手6/12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是不是所有的圆周长与直径都是3倍多一些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C1、C2、C3分别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⒊、认识圆周率⑴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板书:圆周率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谁是固定的倍数?完成板书:圆周长÷直径=π⑵介绍π的读写法⑶指导阅读,了解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提问:你知道了什么?⒋、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⑴提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求它的周长?板书:C=πd写作好帮手7/12请同学们从表格中挑一个直径计算周长,然后跟测量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⑵提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合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πr。提问:“几何画板”上的小球轨迹形成的圆你会求周长吗?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⒈、完成教科书92页第1题的(1)、(3)题。⒉、判断①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②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圆周率。⒊、例1和“做一做”任选一题。⒋、看书质疑四、新知小结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它的直径或半径。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周长?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五、新知运用,迁移拓展㈠基础练习⒈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几何画板)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米,花坛的周长是多少?⒊我们再来判断米老鼠、唐老鸭谁跑的路程多?为写作好帮手8/12什么?㈡提高练习在我们永和小学的校园外,有一棵很大的树,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六、反馈回授,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圆的周长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写作好帮手9/124π2π5π10π8π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C=πdc=2πr《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22××4=(厘米)=8×=(厘米)二、新课。1、提出研究的问题。(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πdC=2π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求:d=?(2)做一做。用一根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三、巩固练习。写作好帮手10/12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⑴×8⑵×8×2⑶×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2×=(厘米)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圆的周长(2)》教学设计=(厘米)4、P66第10题思考题。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作业。P65-66第3、6、7、9题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第四篇】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自主学习的写作好帮手11/12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合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从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再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可见,让学生再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让他们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问就是要学会问。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问题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主动想象,去挖掘去追溯问题的源泉,去建立各种联系和关系,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教师在本节课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感悟到:要知道圆的周长,可以直接测量,而直接测量圆的周长有时很麻烦,有时根本不可能,有没有更简单写作好帮手12/12的办法?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通过猜想提出假设,再通过小组合作验证假设,发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3、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一切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数学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发生与发展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在网上查阅的大量资料,找到一个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契机: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正如新大纲所要求的,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探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陶冶。
本文标题:《圆的周长》说课稿【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22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