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练习1》教学设计【汇编8篇】
《练习1》教学设计【汇编8篇】【导读】这篇文档“《练习1》教学设计【汇编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练习1》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1.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2.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3.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4.师小结归纳要求:①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②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③当众演一演。二、指导。1.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2.指名读。3.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三要说好应变的话。4.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5.指名说。6.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三、练习。1.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2.指名上台表演。3.学生评价,指出不足。4.针对不足,再次表演。5.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练习1》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要求1.语文与生活,关于读书。2.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3.写好钢笔字。4.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5.学写毛笔字。重难点、关键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语文与生活,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指导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题。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3.刘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二、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题。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三、学习第三部分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2.自由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的收获。(一、二两则讲的是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成蜜后”,不能局限过分单一的读书种类和内容;三四两则《练习1》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题。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教学重点: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1、第12题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2、第13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第14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二、思考题帮助学生弄清两点: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然后让学生解答。三、“你知道吗”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1》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9+()=139+()=169+()=1513-()=916-9=()15-9=()9+()=189+()=149+()=1718-9=()14-()=917-()=9(2)12-9=()11-9=()27-9=()(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二、练习: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2、完成第3题。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习量。3、第5题:(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4、学生独立完成6——8三.小结: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练习1》教学设计【第五篇】教学目标:1、认知要求:(1)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2)熟练掌握数据的查询(3)理解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2、操作要求:使用ACCESS20xx完成一次数据调查处理的全过程3、情感要求:参与调查积极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合理使用电脑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字段类型的确定、查询方法教学关键: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学生参与调查,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仪教学过程:1、引入: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街头调查?今天我们在机房里也作一次调查而且用我们所学的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处理调查数据2、学生分组调查(1)数据的收集由教师规定每组的调查内容每组学生进行分工(ACCESS操作员、调查者、被调查者)ACCESS操作员:建立调查表结构,记录的输入调查者:根据调查内容访问班中其他同学被调查者:接受调查者的调查老师:适时引导,及时调控(2)数据的查询学生:根据调查内容,选择恰当的查询要求,进行查询老师:适时讲解、合理引导(3)调查结论由组长汇报调查结论(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作点评)3、简要小结小结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对调查活动作评点4、作业根据本次调查内容,对其他班的同学进行调查,得出结论。《练习1》教学设计【第六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很据意思写出学过的成语。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能用“各式各样”、“仍然”造句。3、能用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的方法读懂短文。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1—3题第2课时:完成4—6题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查字典。(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明确三种方法。查起笔。查中间。查本身。(2)指导学生按第(1)题括号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讨论归类。(3)运用上述方法确定第(2)题中8个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号里注上拼音。(4)检查反馈。2、看拼音写汉字。3、理解成语。(1)读懂意思。(2)回想成语。第二课时1、照样子改写句子。(1)指导读例句,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样”。(2)改写。2、造句。○学会变换句式。○把句子尽可能写具体。3、阅读。(1)读懂题目的提示语。(2)读短文。思考短文后的两个问题。(3)回答问题。看清题目,是“争论的结果”。(4)明白了什么?《练习1》教学设计【第七篇】练习课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2,巩固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l、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2.看题口答。(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3)6个十和2十一组成()。(4)2个十和5个一组成()。(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二、新授。(1)第39页第8题。(2)第40页第9题。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3)第40页第10题。怎样数比较快呢?(4第40页第11题。独立完成。(5)第40页第12题。思考: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练习1》教学设计【第八篇】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联系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课时安排:2—3课时课前准备:小黑板、图片、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说说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二、新课练习1.第2题出示学生独立完成,板演,评析。2.第1题出示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3.第3题出示学生独立审题,解答题目,校对。4.第4题出示先报出得数,再帮小熊投篮。5.第5题出示看清题意,独立完成。6.第6题出示读懂题意,独立完成,校对评析。迁移训练,换一个得数试试看。7.第7题出示自由读题,指名读,说说怎么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8.第8题出示学生自主完成,校对。9.第9题出示先审题,再独立完成。10.第10题出示自由审题,独立试做,评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1.第11题出示有只淘气的小狗把墨水瓶打翻了,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数?神奇的算示:请你填一填,算一算,会发现什么?三、小结介绍算盘。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本文标题:《练习1》教学设计【汇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6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