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不能忘记的历史精编教案3篇
不能忘记的历史精编教案3篇不能忘记的历史教案要怎么写???下面是网友为大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不能忘记的历史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2.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线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过程方法通过分组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增加课堂容量。情感态度1.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2.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教学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法一: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晚清悲歌》(《中华历史五千年》之二十一集)中的义和团运动的内容(“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方法二: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大家都还记得吧,可你知道吗?40年后北京再度被侵略军攻占,这是谁犯下的罪行?他们侵占北京后还干了哪些罪恶的勾当?二、合作交流,学习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板书)1、结合课前提示,简单归纳义和团运动的基本知识点:背景、时间、领导人、口号、性质等。2、结合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引导学生归纳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3、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天津→攻占北京多媒体出示《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多媒体显示图片:《廊坊大捷》。多媒体显示如下材料:想一想:下列西摩尔的话说明了什么?“设使义和团所用武器皆为西式枪炮,则联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命运。”5、八国联军侵华罪行(1)多媒体先后显示照片《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八国联军攻陷天津》。组织学生看课文中的几幅图片。(2)提问:学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同学们有何感想?(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深入到各组中去,进行启发诱导。这场暴行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4)针对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显示: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处。(二)、《辛丑条约》1、过渡提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2、指导学生看插图《辛丑条约签定的情景》。3、解释:同清政府签定条约的国家除了侵华的八国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4、根据课文,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5、归纳概括条约内容。6、补充材料说明:列强为了惩罚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竞然按推算的中国人口数字,要每个中国人交1两白银作为“罚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赔款”。教师进一步补充说明:战后清政府为弥补财政亏欠,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这些外债一般是以中国铁路、矿山的开采权作为抵押。从此,中国的经济命脉就控制在帝国主义手中;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田赋外,几乎全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7、《辛丑条约》的影响组织讨论:《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总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是一句典型的卖国名言,这表明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了洋人的工具。指导学生做好笔记,用课文中精炼的语言概括其影响:《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古今对比,拓展延伸指导学生讨论:《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课后小结八国联军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同时也遭到了以义和团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义和困失败后,反清革命兴起。革命代表了民主共和对封建专制的历史否定,在20世纪开始之后成为时代的主流。社会各个阶层的救亡运动此起彼伏。课后习题选择题1、被《辛丑条约》划定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的地方是(A)A北京东郊民巷B天津紫竹林C山海关D河北2、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B)A山东县有革命传统B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空前严重C顽固派暗中支持山东义和团D山东所受宗教侵略最重4、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D)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5、归纳概括条约内容。基础知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能力训练过程方法综合理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讨论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优良传统思想意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教学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小结、过渡:导言框的歌谣就是当年民众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0—21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根据课本21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可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二、《辛丑条约》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5、根据第22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巩固小结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练习题:1、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2、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谈谈它的危害。不能忘记的历史精选教案二教学目标1、八国联军侵华是帝国主义发动的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加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说明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教学重难点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难点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什么滔天罪行?生:火烧圆明园师:可是中国的劫难并没有停止,就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40年后,北京又一次被列强占领。这是什么战争?讲授新课一、原因:为镇压义和国运动师:看P24小字,找出义和国运动的兴起时间、地点、、领导阶级、口号。生:1899年,山东,农民阶级、“扶清灭洋”师:从口号和P24“阅读广场”中,可以看出义和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生:反帝爱国运动师:义和国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有什么异同生:义和国运动只反帝不反清,是反帝爱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既反帝又反清,是反帝反封运动。师:1900年,义和国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看P24插图,图中写着什么?董军门是指清甘军首领董福祥。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引起谁的恐慌和仇视?生:帝国主义师: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生:为了镇压义和国运动二、经过(1900.6~8.)师:找出时间和侵略国家生: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日、俄、奥1、侵略国:英、法、美、德、意、日、俄、奥师:1900年6月,八国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统帅是谁?生:英国海军中将西摩2、统帅:西摩、瓦德西师:战斗在京津铁路线上打响,义和国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狙击敌人。义和团在廊坊大败侵略军说明什么?生: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精3、廊坊大捷师:西摩率残部狼狈退回天津。与此同时,聚集在大沽口外的各国军舰攻陷了大沽炮台。看25插图,八国联军大沽口登陆。大沽口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大沽海河入海口。八国联军随后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开始了保卫天津的战斗。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犯。8月14日,北京陷落。4、攻占北京师: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她下令剿灭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的统帅是谁?生:瓦德西师:瓦德西是德国陆军元帅。他特许侵略者公开抢劫三天。看P26小字,看看他们在北京的滔天罪行。他们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圆明园第二次被毁。看插图《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上面写着什么?齐化门就是今天的朝阳门。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英勇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看P24导入框三、结果:《辛丑条约》师:1901年,农历辛丑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奥、比、西、荷11国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看插图,左边是11国公使,右边是清政府代表庆亲王奕劻(前)、李鸿章(后。)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生: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向各国认错道歉,并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师:①是哪方面的规定?生:经济师: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加上各省各地方的教案赔款(约3000万两),总数超过白银10亿两。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只有8千多万两,这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总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赔款4亿5千万两,用意在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这是侵略者要通过赔款来惩罚、污辱所有的中国人。②是哪方面的规定?生:外交师:危害是什么?生: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各国公使成为清
本文标题:不能忘记的历史精编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4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