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一起看看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2.培养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思想。(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二、学法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讨论、试算,感知算理和计算方法。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五、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练习:(出示口算卡片)56×2+5678×4—78168—17×4100—100÷5×32.复习题:读题,分析解题思路。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学生独立解答、订正。(二)探索新知1.利用投影片改复习题为例5。(课件演示)(抓住复习和例5的联系点,设计了复习题,为学习例5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引导学生画线段图。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要想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算理。)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再让学生直接在书中填空,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四年级栽树多少棵?56×2=112(棵)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56+112=168(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168—10=158(棵)答:五年级栽树158棵。6.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例5的解题过程,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什么?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依据关键句确定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分步解答。引导学生观察:在解题过程中,56这个已知条件用到了几次?分别是在求什么时候用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已知条件不止用一次,具体怎样用,要根据题目内容确定。7.反馈练习: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同桌讨论,关键句是哪一句,再根据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确定2-3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再让学生分步独立解答,集体订正。(三)、巩固发展1、“做一做”第2、3题。同桌每人选一题,互相说一下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然后独立完成。2、练习五第1题先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进一步明确: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六、布置作业练习五第2题七、板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材设计了3种方式来认识“1平方千米”:一是以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来表征;二是沟通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三是借助__广场和“鸟巢”的占地面积,间接的帮助学生建构1平方千米的表象。即有数理层面的联结,又有直观形象的支撑。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方千米,知道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主动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一、情境引入。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象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2、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顷一般表示较大的面积,那还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呢?出示例2的题图。提问:你从图中了解了什么内容?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认识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平方千米活动二、合作探究。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号“k㎡”表示。板书:k㎡师问: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积是多大吗?指出:我国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2、体会1平方千米的含义师:上节课,我们认识1公顷是多大正方形土地的面积?3、尝试单位换算4、“试一试”教学5、完成“做一做”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完成练习六第5题2、完成练习六第6题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进率是10000,其余单位间的进率是100。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7题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一张课桌)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一块黑板)上面的面积大约是4(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1()请大家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能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小组中算一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是怎样换算的?在小组中交流换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集体评价纠错学生在小组中估算,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通过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这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列出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了结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对整数乘法的意义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数乘法的意义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对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具备的。对于0.2×4等于多少的计算方法,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写成0.2+0.2+0.2+0.2的连加算式,小数加法学生已经学过,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元、角、分来计算,即0.2元=2角、再写成2×4=8角=0.8元。这也没有多大问题。利用几何模型来计算,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涂出4个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较好理解。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图,学生学习兴趣一定会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问题。教师出示课件教材中商店购物的情境图,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问:”从图.......看到了什么?”学生以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图上的信息。接着教师再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多让学生提一些,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提问,对于有助于本课的问题教师要板书。二、建立数学模型。1、列出算式。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咱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学生列出算式,2、讨论计算方法。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3、试一试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求出来了,现在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同学能不能帮助解决?每千克苹果3元,2千克多少元?1.5千克呢?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苹果的单价,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计算。那么怎样计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在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全班交流。三、解释应用。1、在前面的情境中学生独立解决“练一练”第一题。2、“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涂一涂,根据涂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全班进行交流,3、“练一练”第三题。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策略的选择。1、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2、资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小黑板等。3、评价方式:激励性语言、自评、对照学习目标评价、教师评价等。教学反思。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结果,书上的方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第四种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师我先把小数中的数当成整数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等到一个整数积,由于算式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也应该有一位小数。我感到算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思维非常有益。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本文标题: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4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