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5篇
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5篇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个人先进事迹五多篇1951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1名朝鲜儿童。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个人先进事迹5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1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事迹也不是靠“常识”来否认的。针对近期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唱衰英雄”行为,中国之声微信推出系列策划——《捍卫英雄》,以当事人见证、科学论证等方法驳斥对英雄的质疑。1952年,上甘岭战役前夕,争夺“391”高地的战斗打响。邱少云隶属爆破组,他把爆破筒埋在土里,冲锋枪压在身下,身上披着伪装网,插着野草,潜伏在敌方铁丝网处。潜伏中,几名敌人来附近水渠取水。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志愿军用炮火把敌人消灭了。敌人用炮火、侦察燃烧弹还击。这时,一发燃烧弹的汽油溅在邱少云左腿上,烈火瞬间席卷了他。为了保护潜伏部队,他始终没有动。烈火中,邱少云的双手深深地插在土里,头慢慢低下来。后来,火势被水渠挡住,潜伏区一片死寂……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半个多世纪以下都是中华儿女心中的爱国典范,近几年来,却屡遭调侃、质疑或非议。质疑一邱少云忍痛违背生物学原理?有人质疑,人被火烧时不可能静止不动,类似于“蛙跳反应”的生理反应是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这是“常识”。用“常识”来揣测英雄当时的情况未免有些武断,而且专家也指出,并没有证据指明火烧时人可能或不可能静止不动。虽然无法考证邱少云被大火、浓烟包围后,是否因浓烟导致窒息、昏迷,也无法得知邱少云牺牲的确切时间,但邱少云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表示,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从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到被烈火包围整个身体的这个时间段,邱少云还活着,并且意识清醒,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意志,承受着肉体被焚烧的剧痛。伏在邱少云身后三米处的李川虎,讲述了自己目睹的一切:“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和身上。那火太大了,我看到邱少云的全身抽动了一下。他的手使劲插到了土里。我不敢说话,用眼色一次再一次地示意他,赶快打个滚,把身上的火弄灭。旁边二米处上就是一条流水的沟。他只要一滚,就可以活命。可是,他身边的枯草已经被燃烧光,周围没有任何遮掩的东西,只要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为了五百多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坚定地趴在地上,咬紧牙关,一动不动。”质疑二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弹药没有爆炸?据邱少云同班战友、时任9连炮排排长的郭安民介绍,391高地进攻战结束之后,引导员王明世和战友李士虎见到捐躯的邱少云的尸体,被烧得焦黑,人体已经萎缩,冲锋枪还紧靠在身旁,身材下面还紧护着子弹袋,以免引起爆炸。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2为国捐儿身英雄经火验进入朝鲜后,部队加强了训练力度。邱少云对武器特别有悟性,部队装备的苏式武器如转盘冲锋枪、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会,几经训练,成为一名技术尖兵。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后期僵持阶段,10月中旬,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上甘岭村打响。要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炸掉敌军增援必经的康平桥。要炸掉康平桥,又必须先拿下位于平康和金化之间的391高地,美军和朝鲜李承晚叛军就盘踞在这里。敌军在391高地布下了一个加强营,不仅火力强大,还构筑了坚固的地下碉堡,强攻无异于鸡蛋碰石头。邱少云所在连队奉命去拿下横亘在391高地、阻止我军战线南推的这幕屏障。而我军阵地到391高地之间,有着3000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因此,为了缩短对敌军发起进攻的冲击距离,我军决定在前一天夜里,让一支部队秘密潜入敌人阵地的前半山腰,埋伏24小时,一旦进攻时间到,迅速抢占391高地。邱少云被选入潜伏队伍。执行任务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10月23日下午6时,我军向敌军阵地猛烈发射炮弹,趁敌军慌乱之机,从头到脚插满了蒿草的邱少云和其他51名战士,按预定计划潜入到391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风一吹起,战士们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三小时后,潜伏部队全部进入预定地点,我军炮弹也停止了。进入阵地后,战士们只能双手趴地、脸埋在地面上,一动不动地待命。邱少云和战友们所在位置只距敌人阵地30米左右,稍发出点声响,弄出点动静,就可能被发现。上级对此次行动要求极为严格,即使敌人发现了某一个人,“也不能有任何动静,更不能反击。”那天,刚下完一场雪,万物萧瑟,大地一片寂静。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391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叛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方向走来。我军两名战士被敌兵发现了,敌兵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跑。这个时候,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行动就会暴露。这一切,观察所里的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391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退路,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半山腰。这次袭击惊动了美军。约下午4时,美军派出飞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地的上空。敌机盲目地向391高地投掷数十枚燃烧弹,顿时火熊熊燃烧起来。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身上,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瞬间燃烧起来。邱少云埋伏地点较靠前,离敌军铁丝网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为了不暴露自己,他一动未动。大火烧着了他的棉衣、烧进了他的皮肉,为了严守如山的军令、不暴露目标,邱少云强忍着痛苦、双手深深地抓进土里。周围的战友看到此情此景,心如刀割,邱少云像一块千斤巨石,以令人震惊的坚忍伏在原地纹丝不动。大火吞噬了邱少云的身体,整整燃烧了半个小时,直至将他烧成一具焦尸。在烈火焚身的半个多小时里,邱少云没有挪动一根指头、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匹配的词汇可以去描述他肉体上承受的灾难性巨痛,也没有人知晓是何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完成这一“奇迹”。黄昏时分,漫山遍野潜伏的战士们带着复仇的火焰如洪流般涌向敌军碉堡,后方大军勇猛地冲上391高地。20分钟后,敌人被全部歼灭。战斗胜利了,邱少云却永远地离开了,年仅26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3邱少云(1926年—1952年10月12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威胁着新中国安全。1950年10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开赴朝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诞生了许多英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1926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今铜梁区)一个贫苦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邱少云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开赴朝鲜。11月5日,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随部队开赴朝鲜途中,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字字句句流露出他对战争必胜的信心。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10月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10月12日上午11时许,几个敌人下山取水和巡逻,从地堡里钻出后向山下走来。我军指挥员便命令炮兵用炮弹消灭了这些敌人。敌人见状,在潜伏区上空投放了燃烧弹。其中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附近2米左右,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王成金说,在邱少云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他只需侧身一滚即可扑灭身上火焰,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当日傍晚5点30分,我军准时发起冲击。战士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扑向敌人。仅用30分钟,敌人一个连和一个火器排就被全部歼灭,我军拿下了整个391高地。邱少云牺牲时年仅26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申请书中“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誓言。为表彰邱少云烈士,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4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都是久经沙场的部队,但在朝鲜战场上,他们还是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应对新的敌人、新的武器、新的战法……第五次战役本就是以新参战兵团为主,战役开始又比较仓促,没有时间让大部队完全做好准备。组建集训队,就是要集中一批战斗骨干突击集训,解决一些急迫的战场难题,诸如爆破、排雷、破坏铁丝网等等。在这之外,从临战连队抽调战斗骨干还有保存骨血的用意。一个连队打光了,这些战斗骨干还在,很快就能重组连队,再次投入战斗。光靠新兵重组的连队,短时间不可能恢复战斗力。连长朱斌只是稍稍解释了一下集训队的任务,就用一句“明天早晨就去报到!”下了命令。几天之后,第五次战役打响。集训队在战时担负着为前线输送弹药、抢运伤员等任务。邱少云再次见到朱斌时,他已经牺牲于罗家山,成了一具冰冷的遗体。郭安民也在那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是邱少云把他背到的战地医院。在抗美援朝战史上,第五次战役的评价是“总体上是次胜利,但收尾不理想”。“不理想”是因为可计算的志愿军人员损失略大于美军。战役结束后,仅15军就补充了新老兵合计1.7万人。参战的11个军中,15军是少数几个战果大过损失的部队之一。第五次战役后,朝鲜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邱少云在集训队突击培训了一个多月后,重新回到了九连。九连连长以下指战员损失过半,三班以邱少云为组长,建立了新的战斗小组。班里的老战友只剩李川虎等三四个人。黄德顺等新兵补充到这个战斗小组里。1952年4月,伤痕累累的15军休整九个月,舔干身上的血痕,重上战场。这一次,他们的战场在五圣山,后来铭刻于历史的上甘岭,就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邱少云等来了他在朝鲜战场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战,也是付出生命的最后一战。391高地在很多宣传资料里,邱少云被写成牺牲于上甘岭战役,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上甘岭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打响,邱少云牺牲于此前两天。他的牺牲地距离上甘岭主峰大约3公里,是一处被标称391的小高地。上甘岭和391高地都属于15军驻守的五圣山。不同的是,当时上甘岭是志愿军阵地,而391高地在美军手中。上甘岭战役发展成为一场数万人抵命搏杀的血肉鏖战,其实超过了攻守双方的预料。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评价:“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进攻方的“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指挥官范佛里特以为,以美国第7师和南朝鲜第2师的2个营,5天时间就可以攻下上甘岭。而15军军长秦基伟,则在战斗开始数天后仍不能确定敌人的主攻方向:“我总认为范佛里特还备有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在上甘岭战斗登峰造极之时,他的一只眼睛盯着五圣山,另一只眼睛一定瞪得老大窥探我的西方山。”391高地就在秦基伟一直放心不下的西方山方向上。这里有一条近乎大走廊的平康谷地,地势平缓,易于美军擅长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平康谷地是第38军和15军防御阵线的结合部,志愿军两大王牌共同扼守这条谷地,足见其战略意义。391高地距平康二十余公里,就在平康谷地的第15军阵地一侧。它孤立地突出在开阔地带,像一颗毒牙楔入第38军和第15军之间。高地上盘踞着李承晚部队的一个加强连,设有地堡和掩体90余处,山顶有两层核心地堡,结构坚固,射界开阔,并配有轻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敌地堡群内设有指挥所,配有望远镜和指挥飞机飞行的航空布板,既可俯视志愿军纵深,又可威胁前方补给线,堪称志愿军的
本文标题:中国人民志愿军邱少云先进事迹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4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