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员激励薪酬体系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员激励薪酬体系设计姓名:王彩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兰哲20070601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员激励薪酬体系设计作者:王彩峰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相似文献(3条)1.学位论文邸婧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及其商业化发展研究2009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通过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发展走出了新模式,农民收入有了新来源。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以及农民自有资金少的现状,加之农业生产资金使用和回笼的季节性特征,农民在扩大生产和生活使用等各方面的资金周转常常遇到很大困难,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小额信贷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即金融产品模式创新是根本出路。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小额信贷在我国还没有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其经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甚至危及到了企业的自身生存,面对如此困境,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到底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这一问题得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农村金融的模式和机构创新是解决农民贷款问题的根本出路,小额信贷的商业化是未来农村金融发展的趋势,但就创新的基本思路、创新模式以及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困境与出路的分析尚需深入。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⑴针对我国农户借贷需求的特征,提出“问题-需求特征-关键控制要素-创新模式”的多元发展模式构建思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不同的地区、不同生活水平、以及不同经济来源的农民,其资金需求特征不同,且信用环境也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小额信贷运行模式,才能有效满足不同需求群体的要求,实现小额贷款普惠性的目标。因此,探讨小额信贷未来的发展途径,并不是单纯地讨论公益性小额信贷抑或商业性小额信贷哪一种更适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而是在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水平以及不同经济来源所造成的农户需求差异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小额信贷模式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这些差异主要影响农户贷款的期限、额度、用途、还款时间和风险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异同又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正规金融市场&非正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商业性&公益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民互助组织)、金融服务(贷款&存款&期货等)和运作模式(产品类型&发放制度&财务管理)四个关键控制要素的调节来构建多元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⑵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外部困境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约束,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专门针对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以自有资金为主,可持续性不强。内部困境主要体现在产品、管理以及风险控制上。首先,产品结构单一,没有根据农户的多样化需求特征来提供针对各种层次农户的小额信贷产品;其次,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针对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贷款管理体制;最后,风险控制机制也有待完善。风险控制是小额信贷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决定这一业务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怎样提高农户的还贷率,减少呆滞率,需要从贷款模式、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考虑给出对策。⑶针对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和问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性小额信贷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我国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可以借鉴国际成功案例以下经验:政府支持及政府的金融政策至关重要;对村级银行信贷员和贷款客户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信贷员放贷与回收贷款的积极性以及贷款客户还款的积极性;重视人员培训,提升小额信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简明的信息上报和监督体制;分离政策业务,减少政府干预等。2.学位论文李修平我国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2009长期以来,由于农户的分散性、信贷需求的小额性及缺乏抵押和担保致使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参考别国的经验,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方法就是对农户提供小额信贷。小额信贷于70年代发源于孟加拉国,旨在面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金融工具。90年代初,小额信贷被引入到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2000年起,我国农信社也开始涉足小额信贷项目,并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模式开展业务。经过九年的实践,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论从数量、影响程度还是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小额信贷模式的总体特征。但是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我国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的“助农”作用,有必要对农信社小额信贷模式进行研究。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很好的进行解决,正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内容。本文从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我国农信社小额信贷模式运作的现状,从而找出其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模式运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进行设计。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节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第二章节分析我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现状,主要分析主流模式——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农信社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程度不高,小额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低覆盖率。第三章节主要分析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农信社和农户角度分析,问题主要涉及信用风险控制、管理机制配套以及小额信贷产品设计。其中,重点分析了农信社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核心机制——农户信用评定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节对国外小额信贷典型模式: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乡村部,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进行介绍,总结出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及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启示:小额信贷机构要获得成功,必须有健全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必须不断创新小额信贷产品,满足农户需求。第五章节根据第三、四章节所分析的问题和国外经典模式的启示,对农信社小额信贷运行模式进行设计和完善。首先,引入信用评分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优化农户信用评定机制,同时,建立动态激励机制,实施信息公示制度,加大“社会资本”的担保抵押替代作用。其次,优化小额信贷产品,满足农户信贷需求,提高农户偿还率。最后,积极推行农村信贷员制度,加强对小额信贷业务的有效管理。第六章节主要是总结全文,并从宏观上,为进一步促进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有效运作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农信社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此,笔者尝试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引入信用评分模型评定农户信用状况,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针对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确定农户信用评估指标的权重,从而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控制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2.实施信息公示制度。依赖于公众对贷款使用、回收的监督,加大利用农户“社会资本”担保抵押替代作用,因为声誉、人缘是农户重要财富,具有很高的价值。对违约实施社会资产惩罚比经济、法律惩罚效果更好。3.学位论文陈莹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2006小额信贷在70年代发端于孟加拉国,它通过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工具。自90年代初,以社科院“扶贫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代表的小额信贷试点在我国开展以来,小额信贷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有20%的人口属于低收入人群,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人口。为了满足这部分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从2000年,我国农村信用社也开始涉足小额信贷项目,并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模式开展业务。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一项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重大政策措施,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从长远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将成为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面向农户发放的、小额度的、无需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由于它具备一些独特的特征(例如,放款对象主要是农户,不需要抵押担保等),因而在发放过程中,农信社除了面临一般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外,还面临着农村金融特有的风险。为了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能更好的、持续的服务于三农,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分析该业务操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其控制方法。目前,我国农信社在操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其他类型的风险更为突出,但是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及管理还只是从定性层面去实现,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属于个人消费贷款的范畴,在很多方面与信用卡消费有相似之处,例如都是面对广大的个体放款、业务量大而单笔额度数量小、基于借款人的信誉放款不需要抵押担保,等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放贷成本,同时为更有效的评估和控制信用卡消费中的信用风险,银行纷纷引入了信用评分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与信用卡消费有着众多相似点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否也能运用信用评分方法去评估和控制信用风险,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呢?这正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有关小额信贷的一些理论知识;第二章介绍我国小额信贷的开展情况;第三章分析农信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第四章首先对信用评分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分析该方法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的可行性,最后对信用评分方法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的具体运用进行阐述。第一章,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的活动。由于它在一些地区比较成功的解决了正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被众多的发展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视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小额信贷与信贷金融活动和扶贫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扶贫活动。一方面,它是扶贫活动,具有扶贫功能,专门向穷人和中低收入群体这些在信贷市场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人提供资金,力图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摆脱贫困;另一方面,它又是金融活动,这些贷款是要偿还的,并且为了持续向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小额信贷机构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在不需要补贴和资助的情况下,能通过其金融服务运营产生的收入来补偿它所有的成本项目。第二章,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点的初期阶段。我国为了解决扶贫问题引入了小额信贷。第二阶段是项目的扩展阶段。小额信贷引入后,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到户措施,政府开始大力推广并应用到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第三阶段是大规模推广阶段。从2000年开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正规金融机构开始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信社成为了我国小额信贷的主力军。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又称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90%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近2亿农户得到了小额贷款的支持,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0多亿元。湖北、湖南、四川等农业省份的农户贷款面在50%以上。其规模与发放速度是国内任何其它的小额贷款试点不可比拟的。这充分显示了国内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小额贷款的效力。第三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分析。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放款对象是农户,而且在发放过程中不需要抵押担保,完全凭借申请贷款农户的信用。因此与普通贷款相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险特征。除了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还面临自然风险、操作性风险和协变风险等。其中,就现阶段而言,由于农村信用体制的不健全,信用风险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作质量和回收率的影响是最大的。然而,目前农信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还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使得信用评级的准确性不尽如人意,同时也增大了风险识别成本。为了更好的规避信用风险,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运作效率,我们有必要考虑引入定量的分析方法,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第四章,将信用评分法引入农
本文标题: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员激励薪酬体系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7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