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郑仰成二○○八年五月一、外语教育的现状1、外语教育资源—本科几乎都有外语专业—高职高专95%都有外语专业2、外语教育的现状和特点—英语基础教育:校内校外齐“火爆”在我国小学高年级,几乎每天都有英语课,但这并没有满足广大家长的需要。据北京的调查,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校外上英语辅导班的情况较为普遍。此外剑桥英语考试辅导班、口语辅导班等其他辅导班也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英语被作为学生的“主课”来抓,为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英语教育越来越“超前化”。但英语的“热学”、“狂学”不是为了用英语交流,而是为了考试、升学。—高校英语学习:校内“冷”校外“热”一方面,校内英语课学习热情不高,虽然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每周都有四课时(专科每周3-4课时)的英语课,但学生缺课率很高,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没有,没意思”;而另一方面,校外培训机构火热,每逢四六级、托福考试前相应的各种强化班、专项班,都供不应求,竞争激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心理不正确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职场英语困惑:英语“高学龄低能力“由于在学校的英语学习是围绕应试展开,因此学生就业后无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工作交流,无法胜任本应该做好得工作。二、外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下,多元文化背景开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尤其对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人才市场上,学生口语不流利,专业知识缺乏,国际贸易规则陌生等等,都令不少用人单位抱怨不已。有关统计表明,1983年,我国高校专业外语(包括高等师范外语)在校生仅有5万多人,外语研究生仅有422人,加起来近6万人。但到了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开始,全国四、六级参考人从10万人逐步扩大到今天的1000多万人。据06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研讨会透露,我国约有3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一亿人。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总人口。尽管如此,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一方面“人才”相对过剩,一方面需要的人才严重短缺。1、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人,而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同声传译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长期以来,国内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声传译的收费约1000元/小时)2、既有专业又懂外语的“双料”人才更加走俏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文史、轻科技的外语教育的影响,我国外语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英语人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难以胜任工作。有关部门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市场对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逐年下降,希望外语人才具有较广博的知识的比例则上升至66%。我国懂外语的人很多,但能熟练使用外语的工程技术人才却不多。机械、化学、工艺、软件、金融、电子、通讯等行业懂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再吃香,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3、大语种渐冷,小语种升温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愈加频繁,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大型会议越来越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07年吉林省毕业生的外语类就业洽谈会上,日语,法语,俄语等语种人才更受欢迎,而许多旅行社更是需要小语种的人才。今年的奥运会也是如此。三、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1、传统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外语教育要“国际化”和“世界化”。我们要遵循“语言和内容相融合学习”的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宽泛,实用和综合;人才发展的融合,交叉和复合。2、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重应用、重技能;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社会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编什么,教什么,就要让学生学会什么。3.教学改革的取向重视实际能力和技能,加强实践和实训等教学环节。职业外语—研究和发展ESP四、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素质1、各项外语技能—说、读、写2、一定水平的母语能力—表达与写作3、相应的专业服务知识与能力4、广泛的人文社会知识5、敬业精神和工作韧性6、团队协作及应变能力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8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