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建国后的薪酬改革历史沿革-本人大学期间的作业不能说
LOGO建国后薪酬制度的改革TheToughTeam本周关注:目录总论1事业单位、企业、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分析2薪酬改革的深度剖析34薪酬制度发展趋势思考薪酬改革年代表建国后,全国范围内的薪酬改革主要有:建国-1952:供给制为主,工资制为辅1952年:工资分制开始1955年:货币工资制开始1956年:高度集中统一的等级工资制1978年:改革开放后引入绩效考核的工资制度改革探索薪酬发展趋势供给制工资分制货币工资制等级工资制绩效考核发展趋势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基于职务的供给制待遇与工资制共存并不断调整供给制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分配制度,建国后延用至1952年。供给制主要分几部分:1.伙食;2.生活用品;3.津贴费,极少量。供给制还实行各种补助。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严重、财政经济困难。当时,全国的工资情况非常混乱与不合理。而按照当时的国家经济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把过去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完全扭转过来,只能根据客观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求得改善。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逐步建立经过三年的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物价稳定。为使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进一步的统一、合理和使供给(包干)制工作人员的待遇逐步过渡到工资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对当时的工资制度和供给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调整。1952年7月1日,政务院发出《关于颁发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人员津贴标准及工资制l-作人员工资标准的通知》,走出工资改革的第一步。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逐步建立它把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分为29级,工资随级别而定,不以当时尚不稳定的货币为结算单位,而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称为“折实单位”,又称“工资分”,也即老同志常说的“工分”。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成,按粮、布、油、盐、煤5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经过三年的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胜利完成,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物价稳定。为使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进一步的统一、合理和使供给(包干)制工作人员的待遇逐步过渡到工资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对当时的工资制度和供给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和调整。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三)改行货币工资制为了统一和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制度,贯彻“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原则,谁劳动愈好,工作得愈好,谁获得的报酬就愈多,同等的工作就能获得同等的报酬;督促人们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到当时全国物价已经稳定,工资分所含的五种实物已不能完全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工资分本身也存在着其他缺点,1955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将仍实行供给(包干)制待遇的人员一律改为工资制待遇,废止工资分计算方法改行货币工资制,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国务院还颁发了统一的物价津贴标准表以弥补各地区物价差额,使各地区的工作人员享有大致相同的生活水平,也就真正地体现了全国工资标准的统一。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家迅速把各项经济权力上收中央,开始形成了一套由计划?行政手段配置和利用经济资源、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要求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工资制度。1956年3、4月间召开全国工资会议,周恩来总理作重要报告,详细阐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工资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能性。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以后,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有相当大的提高,但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部分职工的实际工资有所下降。工资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不符合按劳取酬原则,特别是平均主义严重。1956年7月,国务院先后下达《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取消物价津贴制度,改行11类(第11类最高)工资区制度,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另加一定比例的生活费补贴。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五)改革开放后引入绩效考核的工资制度改革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劳动工资工作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曾指出:“所有的企业、学校、研究单位、机关,都要有对工作的评比和考核”,“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要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必须是严格的、全面的,而且是经常的。各行各业都要这样做。今后职工提级要根据考核的成绩,合格的就提,而且允许跳级,不合格的就不提。”Back1979年10月国务院颁发《关于职工升级的几项具体规定》,此次升级重点是各行各业各方面劳动好、贡献大的职工。包括有研究成果的科技人员,教学好的大中小学教师。《关于职工升级的几项具体规定》要求各基层单位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升级要以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为依据进行考核。对行政干部和科研、教学等专业技术人员要根据职责条例和技术(业务)职称条例进行实际技术(业务)的考察,然后,按各自的标准把当前和一贯的表现结合起来,全面进行评比,以贡献大小为依据,择优升级。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分析薪酬改革年年代表1薪酬改革背景及原因分析2薪酬改革的现状及问题3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供给制为主,工资制为辅工资分制建国-19521952等级工资制1956结构工资制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制度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198519932006绩效工资2009货币工资制1955引入绩效考核的工资制度改革探索1978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有:1985年: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93年: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制度2006年:工资制度改为能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009年:绩效工资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这次工资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建立新的工资制度,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全国仍实行11类工资区制度,初步理顺工资关系,为今后逐步完善工资制度打下基础,从此结束了从1952年7月1日建立的整整执行了33年的职务等级工资制。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分类人数改革前月人均工资(元)改革后月人均工资(元)人均月增资(元)增长率(%)机关事业单位1670564.1885.4921.3133.2全民企业单位3161750.9868.9517.9735.25集体企业单位2337153.571.517.9933.63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引入津贴制度的职务等级工资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此加以完善和补充,又加入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种基于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重大体制战略选择,引领了我国各类组织薪酬制度的巨大变迁。(此前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是比照国家机关制定的,没有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因此,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亟需进行改革。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十四大关于事业单位要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工资制度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和总结以往工资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此次工资制度改革,是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建立体现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工资制度,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工资中活的部分,通过建立符合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津贴、奖励制度,使工作人员的报酬与其实际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平均主义。同时将一部分物价、福利性补贴纳入工资。建立正常增加工资的机制,使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计划地增长,并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使工资管理体制逐步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及在苦、脏、累、险岗位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通过建立地区津贴制度,理顺地区工资关系。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三)事业单位快速发展,引进岗位绩效工资制本次工资制度改革,是改革制度,建立新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增加工资。改革后的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构成了基本工资。本次档案工资套改就是对基本工资的重新套改。本次改革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事业单位薪酬变革背景及其原因(四)事业单位薪酬改革细则将出台设立一把手问责制9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要求从明年开始全国事业单位必须实行绩效工资薪酬制度。在此之前,国务院也已经要求事业单位养老、医疗向社会保险过渡,并逐步与企业社会保险采用“相同制度”。这一次的改革,事关全国将近3000万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利益。记者了解到,人保部、财政部正在“火速”制定的细则当中,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针对量化考核指标、工资级别设定等具体实际操作方面的制度规定;另一方面则针对于如何控制在“改革薪酬”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违规创收以及违反规定发放津贴补助的问题,以确保这项事关众多人基本利益的改革,最大限度地保持“公平”。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其问题现状:事业单位薪酬目前以绩效工资为主流,然而刚推出不久就出现了很多弊端。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其问题(一)如何确定绩效工资?目前尚无一个行之有效的、各方达成共识的绩效评估办法,这也是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专家普遍认为,首先,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办法不能变成简单“计工分”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在规范事业单位工资、津贴制度的同时,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第二,绩效管理应该更多关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单位的热爱,有发自内心的主人公感觉,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责任感。第三,绩效工资改革应该规范事业单位本身的经费使用,使得其更专注于“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其问题(二)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是不是就跟以前拿“工分”一样?事业单位多是些知识分子,这样的方法对他们适用吗?事实证明,“工分”式的绩效方法是难以激发劳动者活力的。而事业单位的员工大多是知识性员工,知识性员工的绩效是很难测度的。事业单位也没有在绩效考核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积累,没这方面的文化,强制推行,遍地开花可能会导致能力上的不足和文化上的阻碍。另外,对于事业单位改革而言,单单搞绩效工资改革远远不够,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好的管理环境、优越的领导力、良好的员工素质和执行力等。事业单位薪酬现状及其
本文标题:建国后的薪酬改革历史沿革-本人大学期间的作业不能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8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