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 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汇编5篇】
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汇编5篇】【导读前言】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汇编5篇】”多篇精选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篇】一、目的:做好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定生产过程及影响生产过程质量和安全的诸因素,并使每一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各个工序。三、具体资料以及要求:1、进车间前,务必穿戴整洁规范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2、生产作业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艳化妆、染指、喷洒香水进入车间,以防止污染食品,引起质量隐患。3、手接触赃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务必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4、男职工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5、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一次性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6、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进入厕所要更换工作衣,回来再次更换工作衣,并再次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车间。7、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8、员工出入车间要及时关掉通道门窗。9、使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经常清洗、消毒,持续清洁卫生。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第二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机关办公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办公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废弃物收运处理。第三条凡在本单位工作的职工和外来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第四条机关服务中心为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机关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其他科室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第五条人事科、工会应当加强有关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第六条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保洁公司)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机关服务中心负责联系和监督工作,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第七条各科室内(公共部位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第八条机关公共区域(包括主次干道、机关前后院、楼内卫生间、电梯间、门厅、楼道、走廊、开水房等)的日常清扫与保洁,保洁公司负责。第九条各科室负责办公室内的清扫与保洁,清洁区应达到地面清洁,墙壁洁白,室内无蜘蛛网,门窗无灰尘,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第十条机关会议室的日常卫生由公务员及保洁人员打扫,做到门窗洁净、会议桌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第十一条禁止在单位内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内的垃圾扫入公共区域,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各科室使用后的报刊杂志及废旧纸张,统一保存及处理。第十二条开水房、厕所及其他公共卫生设施,必须特别保持清洁,严禁将瓜皮、废纸、茶叶根、烟蒂等易堵塞物倒入便池及下水道,以上物品请自觉倒入专门设置的容器,尽可能做到无异味、无污秽。第十三条机关服务中心督促保洁人员定期对洗手间、厕所、垃圾桶等场所实施药物喷洒,杀灭蝇蛆。第十四条严禁从楼上外抛任何杂物,严禁在高层窗台外摆放花盆及杂物。第三章室内卫生的管理第十五条各科室环境卫生由各科人员负责,各科科长负总责,机关服务中心负责监督检查,局健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第十六条室内应保持整洁,做到地面无污垢、痰迹、烟蒂、纸屑;桌面、柜上、窗台上无灰尘、污迹,清洁、整齐,室内无蜘蛛网、无杂物。各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办公桌面整洁。第十七条室内不准随便存放垃圾,应及时把垃圾倒入垃圾筐内。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坚持每天一小清,每周一大清,工作时随时清,节假日全面清。第十八条办公室内办公用品、报纸等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个人生活用品应放在固定的抽屉和柜内。第十九条开展多种形式控烟宣传,积极开展创建无烟科室活动,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第四章废弃物收运与管理第十九条分布在机关公共区域内的垃圾箱、垃圾筐以及垃圾堆放容器由保洁人员负责管理。第二十条各科室产生的垃圾、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方式倒入垃圾筐或垃圾堆放容器内。第五章奖罚措施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制度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责令其纠正违规行为,采取整改措施,并可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告知、通报及经济处罚: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烟头、纸屑及废弃物;二、垃圾不按规定、不入桶(箱)随意弃置的;三、不履行环境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影响环境卫生的。第二十二条根据局健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日常检查结果,每年度将评比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工作积极分子,并作为年度工作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第三篇】1.目的':控制产品储存过程的卫生条件,防止产品受到污染;2.适宜范围:适用于产品储存过程的卫生控制3.主责部门:生产部;4.负责部门:仓管;5.具体要求:5.1食品辅料及成品库卫生管理5..1.1食品原辅料进厂必须具有食品合格证。5.1.2进厂的食品原辅料须由品管部门人员验收合格后,并记录验收结果,才能投入生产使用。5.1.3仓库地板应保持干净清洁,做到地面无灰尘,屋顶无蜘蛛网悬挂。5.1.4食品入库后,按入库先后批次生产日期分别存放,并对库存食品定期进行卫生质量检查,做好质量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5.1.5成品库存放食品时,要按批次存放,做到先入先出且不得挤压。5.1.6严禁库房存放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和危险物品。5.1.7食品储存工程中,应及时防霉及库房保持适当的温湿度。5.1.8食品在仓库中的堆放要有足够间隙,不可过分密集,库房应铺木制垫板,食品放在垫板上并与地板墙壁间保持一定距离,熟食品不能着地。5.1.9过期及发霉虫蛀腐朽变质的食品原辅料、成品,不能存放,应及时清理出库。5.1.10、贮存食品原辅料、成品的库房不得残留异味。5.1.11、应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扫与消毒,消毒前应清库并注意消毒剂对食品的污染。.51.12、库房应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避免库房漏水。5.1.13、库房应做好防鼠、防虫措施。5.2、冷藏保鲜库的卫生管理5.2.1、冷藏库设有精确控制温度的装置,要求温度恒定,按温度要求准确控制,尽量减少温度的波动。5.2.2、冷藏库周围场地和走廊及空气冷却器应经常清扫,定期消毒,冷藏库及工具设备应保持清洁,注意搞好防霉除臭和消毒工作。5.2.3地面应经常打扫清洗,做到不残留污水污泥。5.2.4、食品应按入库日期批号分别存放,先入先出,防止冷藏食品超过期限,在贮存过程中,应做好卫生质量检查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5.2.5、库房应定期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前将食品全部搬出,消毒后经通风凉干后方可使用。5.2.6、库房不得残留异味。5.2.7、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及带有污染源的物品。5.2.2.要求车间四壁门窗洁净,地板及天花板保持干净清洁且无漏水,墙壁无脱落物,墙裙无青苔污渍。5.2.3.生产过程中,严禁开启门窗。5.2.4.生产车间所用器具生产前后都应保持整洁并合理放置。5.2.5.生产用刀器具、水池、工作台要求清洁,不得残留铁锈、污垢。5.2.6.严禁车间内存放有毒有害物质及生产无关的物品。5.2.7.严禁车间内吸烟、进食及随地吐痰。5.2.8.严禁患五大病症者应及时脱离岗位,待全愈后方可上岗从事生产。5.2.9.严禁闲杂人员入内。5.2.10.严禁上岗人员串岗打闹及从事与正常工作无关的事项。5.2.11.必须做到生产后及时清理废物料及垃圾离开车间,严禁车间内存在垃圾死角。5.2.12.排水沟应及时清理,做到流水畅通且无废渣残留及污水污泥。5.2.13.当天废弃物应盛放在规定地点规定密闭容器内,做到当天垃圾当天处理出厂。5.2.14.各种生产生活用水储水池应定期清洗消毒,保证用水质量。5.3.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5.3.1食品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5.3.2.生产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制定可行的配方投放用料且做好详细记录。5.3.3.生产工艺的各种参数指标由专人负责监管并且详细记录存档。5.3.4.由卫生管理人员对生产设备、工具及容器清洗干净后消毒等进行监管符合卫生要求方可使用。5.3.5.各工序使用的工具器具容器应加以区别并标志着生与熟用工器具分开,不得混用以防止污染。5.3.6.食品生产操作中各工序应严格按原料、半成品先来处理的原则,以免因积压过多而发生变质现象,加工过程中注意剔除和避免混入一切杂物,加工下来的废料,废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5.3.7.食品生产使用添加剂时,必须使用由国家指定工厂的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和非指定工厂的产品。5.3.8.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作业现场有充足光线。5.3.9.生产作业现场不允许存放与生产无关的东西。5.3.10.生产用水的各项卫生指标检验应符合国家用水标准5.2.8、冷藏库应密闭无漏风,且做好防鼠、防虫措施。食品仓库卫生制度【第四篇】1.食品仓库必须做到卫生、整洁、整齐,食品与杂物严格分离。2.食品库房周围不能有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地防止义叉感染。3.库房内地面平整,硬化,严禁直接裸露土地,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接射入,保持所需温度和湿度。4.库房内有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发生虫子。5.库房内设立食品垫离板,存放台,存放案,做到所有食品离地离墙。6.食品库房更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食品和原料出入库登记,检查保管制度,做到定期清理、消毒、换气经常保持清洁状态,避免尘土、异物污染食品。7.对进为的各种食品原料,半成品应进验收和登记;掌握食品的进出状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第五篇】一、冷库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建筑耐火等级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据调查,有些冷库是利用废旧的厂房、库房改建而成;有的直接采用夹芯隔热板和轻钢结构,未进行任何防火处理;有的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玻璃纤维等易燃材料作保热材料,这些冷库的耐火等级很难达到二级耐火等级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和整体坍塌。以烟台保税港区xx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南侧冷库为夹芯板建筑,芯材的适用性虽然由天津消防科研所出具合格检测报告,烟台市消防支队也于20xx年出具了建筑验收合格手续,但从当前防火要求看,满足不了消防安全需要。2.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随着一些新型冷库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实际储藏规模的需要,冷库的建筑规模也在成倍增加,一些装配式冷库的建筑面积可达上万平方米,因没有进行适当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3.安全疏散满足不了规范要求。冷库建筑出于保温和使用功能上的需要,往往将库房、冷间等不同的功能区串联起来,难以满足每个功能区都具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有些食品加工厂直接把冷库设在生产车间内,生产与冷藏混为一体;有些冷库设在地下室内,却没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一旦发生火灾,冷库中的人员和物资很难进行有效的疏散,造成损失和伤亡的扩大。从检查中看,保税港区海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与冷库间毗邻相通,为达到食品卫生相关要求,将原设计的6个安全出口只留下2个(已责令整改),这种情况在此类型生产企业普遍存在。4.消防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对冷库建筑认识上的模糊和偏差,尤其是将一些规模不大的装配式冷库简单地作为一个冷藏装置,对其需要设计和配置哪些消防设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概念,造成冷库的消防设施几近空白,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任其燃烧,望火兴叹。5.施工和日常管理措施不到位。由于冷库内用来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玻璃纤维等材料都具有很强的易燃性,还有一些防水涂料也能挥发出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施工中不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很容易因动火用电发生火灾。二、冷库火灾特点冷库建筑是以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防潮隔气性、坚固性和抗冻性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以上建筑特点及使用
本文标题:冷库的卫生管理制度【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4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