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4篇
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篇1XXX,男,汉族,四川安岳人,xx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0年9月参加工作。在部队服役近10年后,1989年转业到xxxx工作,现任xxx副主任、xxxxx镇耳当溪村“第一党支部书记”。2016年XXX同志已不是第一次到基层参加扶贫,年过五旬的他已是参加扶贫工作三次的“老战士”了,1996年至1997年他xxx县乐园镇党建扶贫,2011年至2012年他赴xx县xxx镇海拉乡党建扶贫。XXX同志参加工作37年来,无论在保家卫国,还是在转业地方工作,政治立场坚定,不忘初心,作风过硬,敢于吃苦,严于律己、廉洁自律。1984年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老山战斗中立“三等功”;1989年转业地方工作后多次获省经贸委、省能源局等单位授予的“优秀扶贫工作队员”“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核“优秀”等表彰。立场坚定,敢于担当,始终不忘初心XXX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政治上、学习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号召省直单位选派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到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XXX同志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申请加入驻村帮扶队,组织考虑到他年纪较大且身体又不是很好,何况已经参加过两次党建扶贫工作,没有让他参加驻村帮扶队,而是选派了他同单位自愿申请的另一名年轻同志。这名年轻同志驻村工作刚开始不到半月,由于其家庭原因驻村存在困难,这时XXX又向组织申请替换这名年轻同志,并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同事有困难也不是小事,我是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为贫困群众脱贫和为职工排忧解难责任担起来”。就这样,这位扶贫“老战士”以实际行动,第三次诠释着“转业不转志,退伍不退色”奔赴到脱贫攻坚的前线。“富不富看支部”。久经党建扶贫“沙场”的XXX同志深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村支部是脱贫攻坚战的桥头堡,更加需要发挥其战斗堡垒的作用。XXX同志初到耳当溪村时,看见该村有山有水有耕地,觉得自然条件很不错,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经过几次座谈会和遍访村民后发现,村支“两委”组织存在:班子不团结,个别村干部懒政怠政,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等现象。XXX同志首先认识到要抓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队伍带好,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问题找到了,就必须来就是立行立改”。XXX书记立行立做,充分运用他善于抓农村党建工作的经验,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村支“两委”的“软件”建设,将全村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并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要求及精神进行深入宣贯,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认识,促进村务工作“四议两公开”正常化,大事共同研究,小事通气商量,确保决策公正、公开、公平。另一手抓村支“两委”的“硬件”建设,利用省能源局资助的6万余元改善村委办公设施费用和自己驻村干部1万元工作经费,经村党支部集体商议,为村委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电视和农村科普书籍,使村支“两委”办公设施基本达到现代化办公条件。“村委组织的战斗能力得到加强了,那么村党员干部就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针对耳当溪村党支部多年未发展党员,全村24名党员中60岁以上有20人(占83%)的状况,XXX书记把发展党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引导村民组长、致富带头人和部分力求进步的村民30余人向党组织靠拢,现有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耳当溪村党员培养储备新力量。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全力脱贫攻坚“想要富,就必须要有发展思路”。XXX书记2016年4月刚到耳当溪村时就立即开展遍访调研,存在村党支部对脱贫攻坚的思路不清晰,村干部和群众还处于观望状态,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泥泞难行,产业发展还未起步,大多数群众收入微薄,全村群众共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发展思路不行,没有科学的规划更不行”。XXX书记邀请专家和领导到耳当溪村走访调研,对本村的发展和规划编制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召集村支两委和村民一起研究本村的发展方向与规划编制,采取“上连天线、下接地气开门谋发展与编规划。在2016年下半年,耳当溪村有了被广大群众称为“耳当发展蓝图”的3年发展规划。规划特别结合了“5433”扶贫基金项目,形成了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新面貌建设的一条龙发展规划,切实将“5433”项目中1785万元的扶贫基金用在“刀刃上”。“发展思路和规划确定了,如何落实到位的关键就在于干部”。XXX书记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积极深入全村各寨各户,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发展规划,又积极化解群众矛盾,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全村在家常驻的3000余群众都认识了省城来的朱书记。XXX书记驻村一年半以来,积极落实中央和我省的脱贫攻坚政策,完成了对全村190户精准贫困户保障、281户(459人)低保评定、28户“四类人员”危房改造、59户易地搬迁、“5433”扶贫基金项目实施方案等工作,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2起。特别是XXX书记团结全村干部群众,以对接项目落地为抓手,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一年半的时间,耳当溪村共建成产业路公里,通组路公里,饮水池100立方米,村民补种300株核桃、2500株樱桃、2000株板栗。特别是2016年8月,在村内推行“公司+金融+农户+保险”黄牛养殖项目,共养黄牛130头,带动贫困户26户,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引导合作社和农民种植莲藕80亩,投放鱼苗、泥湫各2万尾,种植羊肚菌15亩、大球盖菌2亩、辣椒300亩、植板栗2000株、核桃2000株,散养土鸡5000余只,花椒、菊花、黄花菜各种植100亩,太空玉米5亩,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了40户贫困户发展。2016年底耳当溪村成为沿河县谯家镇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村。2017年起,全村正大踏步向“山清水秀、种养丰富、村民幸福”的小康村前进,XXX书记谈到耳当溪村在2020年实现小康目标是铿锵有力地答道“有绝对把握”。敬业奉献,吃苦耐劳,为群众办实事“干部干没干,群众眼里看”。在群众眼里的XXX书记属实是“老战士+老黄牛”,无论天晴下雨、月朗星稀,都能看见他在田间地头的身影和听到他与群众促膝谈心声音。由于超负荷工作,原患的腿疾愈发加重,但他都是痛了就吃止痛药,就又奔走在遍访入户和项目落实的路上,实在疼得不能行走,就到贵阳打一针封闭后又马上忍疼返村。他身体在做“减法”,与群众关系却在做“加法”,和村民关系变得更加亲近,村民长期未解决的问题都愿向他讲,更愿服他“管”。如:刘承勇因危房问题多次找村委会反映,由于他家原来没评上精准贫困户,不能发放改造资金,现在他身患疾病,老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XXX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实地查实并及时向相关部门申报,将其列为精准贫困户,获得了危房改造资金。又如:2017年春节期间,贫困户陶通娅家房屋受火灾,其家庭情况困难,姐妹俩正上初中,父亲已病故,母亲长年外出打工,成为无住房户,XXX书记通过筹集2200元解燃眉之急后,又为姐妹俩申请易地搬迁项目。在为群众办大量实事的同时,XXX书记还充分利用自身人脉和社会资源,为耳当溪4个幼儿园12O名孩子筹集到捐赠120份玩具和600本图书;筹集到8000元对耳当麻石幼儿园教室进行修缮、课桌椅添置和教学器材更新;争取到本村冬修水利资金30万元、农村绿色照明工程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3个村民文娱活动场所。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坚守善始令终XXX书记始终牢记“第一党支部书记”责任,在驻村工作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从严要求自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针对脱贫攻坚中的惠民实事,切实做到施策精准、实时公开、件件落实,确保群众的事均执行到位、监督到位。XXX书记始终认为,脱贫攻坚大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仅仅为贫困落后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协力、更加密切。作为一个驻村帮扶的“老战士”,XXX书记表示,在驻村工作中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按照“耳当发展蓝图”,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攻下本村脱贫攻坚“硬骨头”,实现本村小康目标,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而坚守在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岗位,不达目的不言弃,不获全胜不收兵。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篇2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_村支部书记_就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建设当中,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带领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多次进行遍访,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_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出了“_村整村脱贫规划”,科学合理的绘制了_村脱贫攻坚蓝图,为_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多渠道精准帮扶,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抓好主导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化扶贫。他带头成立了城口县坪坝镇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借助坪坝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村主导产业猕猴桃500余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立猕猴桃种植微型企业1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猕猴桃出售前,通过获取劳动报酬和收取土地租金获得收益,猕猴桃开始产出后,则凭股份年终分红。通过土地出租入社、劳务输出和股份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45户贫困户入社,常年吸纳贫困户务工120人次。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二是抓好山地鸡养殖,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根据坪坝镇特色产业奖补方案,结合贫困户发展实际,对贫困户养殖山地鸡进行产业奖补。每修建一个标准鸡舍补助资金1000元,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发放鸡苗200羽,每羽鸡苗发放全价饲料1斤,并与鹏城源公司签订认购合同,解决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全村共计修建标准鸡舍16间,发放鸡苗1450羽,补助饲料1450斤。三是抓好村容户貌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院坝整治、修建人行便道、维修村级公路、增设垃圾桶(池)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完善了_村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抓好搬迁安置、民政兜底和培训就业等其他工作,全村深度搬迁贫困户3户,预计10月份全部竣工,民政兜底贫困户9户,开展猕猴桃种植专业技术培训3次,参训人员120人次。三、全方位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通过宣传标语、入户宣传、“一对一”帮教和政策培训会等多形式,让贫困户和广大村民了解脱贫攻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纠正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坚持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齐步走”,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篇3君召乡红石头沟第一书记:王超峰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王超峰是市林业局森防站站长,2017年11月被任命为驻君召乡红石头沟村第一书记。王超峰上任以后,马上就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确保每户家庭底数清、家底明。他用自己的经费购买扎吨包机器,带动贫困户就业的同时,每年还能带来万元的集体收入。并多方申请资金,整改村容村貌,清洁整理贫困户家庭,栽种苗木绿化村庄道路,为村里安装10盏太阳能路灯。王超峰利用技术资源,为村民传授果木栽培技术,开展健康讲座,村民免费体检,为红石头沟村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行走在红石头沟的田间地头,王超峰看到老百姓洋溢的笑容,欣慰地说再苦再累也值得了。石道乡上窝村书记:李占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石道乡上窝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的
本文标题:脱贫攻坚中的先进个人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8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