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人员简介doc-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
拟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人员事迹简介姓名顾松青性别男出生年月1946年11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单位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现任职务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主要事迹顾松青主持完成的一水硬铝石生产砂状氧化铝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成果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砂状氧化铝生产技术获得2004年中国有色科学技术一等奖;石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的研究获2002年中国有色科学技术一等奖;铝土矿浮选精矿双流法溶出新工艺工业试验获2001年中国有色科学技术一等奖。顾松青2005年获中国质量协会首届“中国优秀质量人”奖。顾松青针对我国铝土矿资源特点,开发出双流法间接加热强化溶出、石灰拜耳法、选精矿拜耳法溶出等新工艺,使我国一水硬铝石矿拜耳法溶出节能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通过多年的研究,成功开发出了烧结法连续碳分和拜耳法种分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成套新技术,结束了我国一水硬铝石矿不能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历史。顾松青“十五”期间申报国家专利12项,获得授权8项。顾松青等人开发的双流法选精矿间接加热强化溶出技术已应用于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选矿拜耳法60万吨示范工程;石灰拜耳法工艺已成功应用于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和河南分公司150万吨氧化铝生产。顾松青主持开发的烧结法连续碳分和拜耳法种分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成套新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应用于中国铝业公司各分公司的氧化铝生产,明显提高了我国氧化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姓名蒋继穆性别男出生年月日1939年10月13日政治面貌党员工作单位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现任职务全国设计大师主要事迹40多年来一直从事重有色金属的设计与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设计金、银奖共计11项。其中,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及工业化装置开发研究,2003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以氧气底吹熔炼替代传统炼铅工艺的烧结过程,彻底解决了铅烧结过程SO2烟气和返粉破碎过程的粉尘污染问题,同时又充分利用了鼓风炉技术成熟、产能高、设备密闭、环保好;具有温度梯度、热能利用率高,不设余热锅炉、投资省、烟尘率低、返料少;具有还原梯度,渣含铅低、回收率高等优点,构成了熔池熔炼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建厂投资省、环保好、金属回收率高、操作简易、便于掌握,从而获得了铅冶炼行业得广泛认可。目前有1台5万t/a、两台8万t/a、1台10万t/a的铅冶炼厂建成投产,尚有两台8万t/a的冶炼厂计划2006年8月投产。还有5个冶炼厂处在高阶段或施工图设计阶段,还有3个厂家在联系设计,这些厂全部投产后,我国铅冶炼的污染状况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有4种炼铅新工艺(Kivcet、QSL、ISA、Kaldo)已用于工业生产,推广最好的也没有超过4个厂。本研究成果推广如此之快,如此受用户欢迎实属少见。因为其投资只有国外工艺得50-60%,为传统工艺80-90%,环保、能耗可与国外技术媲美。产品成本比传统工艺下降10-20%。蒋继穆同志坚持近20年努力,为该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姓名蒋呐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年5月政治面貌工作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盖章)现任职务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主要事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重点军工配套项目“中强可焊1420铝锂合金特深模锻件的研制”,采用“微孔板积气缓释技术”,实现了铝锂合金熔体在真空炉内的气动搅拌,为降低1420合金铸锭的氢含量、改善锻造加工性能奠定了良好基础。1420合金特深模锻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新型航天型号,在2001年军品展示会上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为集团公司创造了数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2001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主要参与完成国家934工程项目“引进俄罗斯铝锂合金熔铸生产线”,曾现场解决了因俄方专家参数设置不当造成的氩气系统总线减压阀故障,为该项目挽回近1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在引进线的试生产阶段,担任生产主操作手,成功地铸造出铝锂合金650mm圆锭和300×1200mm方锭,实现了我国新型军工材料——铝锂合金由中试规模研制向工业化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此外,在该引进线上成功开展了2195、2197等新型铝锂合金的研发试制工作,为我国的铝锂合金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在研的国家“十五”军用先进材料科研重点项目“高强可焊铝锂合金(2195)研究”系瞄准美国航天飞机液氢液氧贮箱结构材料AA2195,研制产品将应用于我国巡航导弹的油箱结构和大氢氧运载火箭的低温燃料箱。目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有:①通过改进铸造工具、优化工艺参数,攻克了该项目的最大技术瓶颈——超大规格圆锭的半连续铸造成型技术,成功铸造出2195合金650mm大圆锭;②通过“反向挤压”模锻成形技术,试制出国内最大规格的2195合金550×25×1500mm超大口径管材;③通过“多火次小变形”近等温锻压成形技术,克服了2195合金低塑性、高变形抗力的缺点,试制出690×440×45mm锻环;④通过“交叉换向热轧”技术,轧制出2195合金12×1500×14000mm大宽板;⑤通过低温形变热处理技术,使材料获得较佳力学性能,与检索到的美国同类先进材料的性能数据相当。姓名邱冠周性别男出生年月1942.2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单位中南大学(盖章)现任职务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主要事迹邱冠周教授在矿物加工领域承担过21项重要科研项目,15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2项科技成果分别被评为1998年和2002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3部,2部分别获得第八届、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发表论文249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摘引186篇次。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2名首批专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矿物加工国家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贡献有:对复杂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的系统研究,使硫化矿浮选工业生产由pH-药剂二维控制发展成为pH-药剂-电位三维控制技术,推动了硫化矿选矿的技术发展;针对微细粒矿物资源,提出颗粒间相互作用与细粒浮选的学术观点,发明了粗粒效应载体浮选新技术,在常规粗粒浮选设备及流程中实现微细粒浮选;在矿物生物提取领域,筛选大量野生菌,用细胞遗传工程和复合诱变技术培养了多种活性高、耐毒性强、用途不同的高效菌株,经过工业规模试验与应用,生产高纯铜成本显著降低。姓名沈政昌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年6月8日政治面貌党员工作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盖章)现任职务研究员主要事迹沈政昌同志一直从事浮选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其主持研制的BGRIMM系列浮选机,对不同性质矿石选别的适应性强,能满足不同目的和要求的浮选作业,专用的选磷、选金及闪速浮选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与传统浮选机相比,节能幅度15-40%,节省药剂消耗幅度平均10-20%,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85%的选厂采用该系列设备,年经济效益4.42亿元,整体提升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该项目于2001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该同志在大型浮选机的研究应用方面有重大突破,先后研制成功了KYF-50,KYF-160型浮选机;其中KYF-50型浮选机创新性地将槽体截面设计为八角形,槽体设计为“U”形,保证矿浆分散均匀;槽内设有两个横向泡沫槽,浮选泡沫自流入泡沫槽内,该项目于2006年获得北京科技进步二等奖;KYF-160型浮选机独特的槽体结构,创新的双泡沫槽设计,解决了超大型浮选机短路的问题,该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浮选机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空白,促进了我国矿山选厂大型化、现代化进程,并可实现批量出口创汇。其主持研究的炉渣选别专用浮选机突破了有色金属选、冶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技术中的瓶颈问题,有重大创新,填补了国际炉渣选别专用浮选机的研究空白。姓名石力开性别男出生年月1937年4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盖章)现任职务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事迹石力开教授,长期从事色金属新材料研究和塑性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工作。曾任863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973“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的科学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筹建了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验收。近年来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高熔点活性金属真空雾化制粉、轻合金半固态成型和金属材料直接激光快速成形等研发工作,其中“镍氢电池、电池组及相关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系统集成”获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熔点高合金化材料快速凝固气雾化制备技术”获04年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金属半固态加工用二次加热技术及其应用”获03年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二等奖。首次在国内开发出机械合金化-粉末冶金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技术,建成国内唯一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试基地;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半固态触变成形中试线;建成国内首台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专用系统,制备出多种材料的复杂形状零件,完成了成形过程中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建成国内首台高真空、双感应加热惰性气体雾化设备。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起国内最大的焊粉生产基地,组建了北京康普锡威焊料有限公司,05年实现销售SMT焊粉2000万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焊粉生产供应商。姓名王京彬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年9月9日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工作单位(盖章)现任职务主任主要事迹长期从事有色和贵金属矿产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8篇,1999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和1998年分别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他主持完成的新疆阿尔泰金矿研究成果,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2005年获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科学技术部等7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多年来,共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2项,先后为十余家矿山企业提供找矿咨询。在矿山找矿和新疆内蒙等西部地区地质矿产研究中成绩突出,其主持完成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经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现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西部新疆等地的造山与成矿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主持内蒙古地质勘查重大科研项目,在森林沼泽景观区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和找矿预测中取得新突破,并获10余处有价值的探矿权;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报告》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姓名杨晓东性别男出生年月1959.11.2政治面貌民盟工作单位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现任职务副院长、总工程师主要事迹长期主持铝电解槽新技术的科研开发与设计工作,对电解槽的多个物理场进行了研究和平衡计算,确立了铝电解技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我国现代铝电解槽设计的理论基础。主持开发的SY160至SY350系列电解槽技术,已在国内40家、国外2家电解铝厂应用,设计产能550万吨/年,其中绝大部分已投产使用。1997年主持开发的《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全密闭供料系统》获国家有色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主持设计的《160KA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创新》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安铝厂工程》获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第九次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02年主持开发的《200KA预焙阳极电解槽技术创新》获中国有色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伊川铝厂SY300电解槽技术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主持开发的《350KA特大型预焙阳极铝电解槽研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
本文标题:人员简介doc-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门户网站——中国有色金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