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水稻品质检验培训制作人:孟德虎•1、水稻检验流程•2、扦样方法•3、分样方法•4、稻谷检验定义•5、检验项目、方法•6、互混检验目录水稻检验流程扦样原始样品分取样品平均样品保留样品水分大样杂质色泽气味小样杂质出米率纯精米黄粒米霉变粒互混病斑1引用标准GB5491-852仪器及用具2.1包装扦样器2.1.1大粒粮扦样器:全长75cm,探口长55cm,口宽1.5-1.8cm,头分尖形或鸭嘴形,最大外径1.7-2.2cm。2.2散装扦样器2.2.1粗套管扦样器:全长分1m、2m两种,三个孔,每孔口长约15cm,口宽约1.8cm,头约7cm,外径约2.8cm。2.2.2取样铲:主要用于流动粮食、油料的取样或倒包取样。扦样操作规范•3.操作方法•单位代表数量。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仓)为一个检验单位。以200t一个检验单位为代表数量。•3.1散装粮扦样方法及法图•3.1.1方法:根据堆型和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扦样(一般每区域面积不超过50m2),每区域采用五点法,并且根据堆高分层采用不同的规格的扦样器取样。•高在2m以内分两层,2m—3m分三层,如遇堆高在3~5m时,应分四层,5m以上酌情分层,上层在粮面下10~2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底部20cm处。•3.1.2法图•3.2筒仓及露天圆囤扦样方法及法图•3.2.1方法:按圆仓的高度分层,每层按圆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cm左右)三圈。•3.2.2法图•3.2.3方法:圆仓直径在8m以下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2,4个点共7个点;直径在8m以上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4,8个点共13个点,按层按点扦样。•3.2.4法图•3.3包装扦样法•3.3.1中、小粒粮和油料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小麦粉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3%。扦样的包点要分布均匀。扦样时,用包装扦样器槽口向下,从包的一端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一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每包扦样次数一致。•3.3.2倒包•3.3.2.1先将取样包放在洁净的塑料布或地面上,拆去包口缝线,缓慢地放倒,双手紧握袋底两角,提起约50cm高,拖倒约1.5m全部倒出后,从相当于袋的中部和底部用取样铲取出样品。每包、每点取样数量一致。•3.3.3拆包•3.3.3.1将袋口缝线拆开3~5针,用取样铲从上部取出所需样品,每包取样数量一致。•3.4分层取样法:•3.4.1堆高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上层于2/3处,下层于1/3处;堆高在2~3m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5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底部20cm处,如遇堆高在3~5m时,应分四层,第1层距粮面50cm左右,第2层于2/3处,第3层于1/3处,第4层据底部20cm处。•3.4.2对堆高在5米以上的平房仓,扦样层数设5层,第1层距底部20cm左右,第2层为堆高的1/3处,第3层为堆高的1/2处,第4层为堆高的3/4处,第5层距粮面50cm左右。•3.4.3分层:•粮堆高度2米以下2至3米3至5米5米以上•层数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层位下层于1/3处下层距底20com第四层距底20cm第五层距底20cm•(以堆高计)•上层于2/3处中层于1/2处第三层于1/3处第四层于1/3处••上层距粮面50cm第二层于2/3处第三层于1/2处•上层距粮面50cm第二层于3/4处•上层距粮面50cm1引用标准GB5491-852仪器及用具分样器分样板3操作方法3.1四分法3.1.1样品倒在光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3.1.2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中心点不动)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3.1.3再将样品摊成等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在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对角。3.1.4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到最后剩下的两个对定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样品数量为止。分样方法3.2分样器法操作方法:3.2.1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品从高于漏斗口约5cm出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3.2.2打开漏斗开关,待样品流尽后,轻拍分样器外壳,关闭漏斗开关。3.2.3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继续照上法重复混合两次。3.2.4以后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方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量接近所需样品数量为止。•适用范围•稻谷的有关定义、分类。•引用标准•GB1350-2009•分类•稻谷分为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粳稻谷、粳糯稻谷五个品种。稻谷检验定义–定义–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部分较多。–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净稻谷:除去杂质和谷外糙米后的稻谷。–出糙率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三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及以上的米粒。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不完善粒(包括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定义:未成熟或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稻谷颗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和生霉粒。未熟粒:籽粒未成熟不饱满,糙米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颗粒。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芽或幼根已突破糙米表皮的颗粒。生霉粒:稻谷粒面生霉,去壳后糙米表面有霉斑的颗粒。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谷外糙米稻谷中由于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粒。–杂质(除本种粮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面几种)•筛下物:通过直径2.0mm圆孔筛下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垩白:指米粒胚乳中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包括腹白、心白和背白。•垩白是直接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稻米垩白有垩白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三项指标。东北地区对稻米影响大的主要是垩白率。–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颗粒–色泽、气味一批稻谷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水份的测定(GB5497—85)•(1)仪器和用具电热恒温箱;分析天平:感量0.001g;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或手摇粉碎机;谷物选筛;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变色硅胶~经呈现红色就不能继续使用,应在130~140℃温度下烘至全部呈蓝色后再用);铝盒:内径4.5cm、高2.0cm。检验项目、方法(2)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30~50g水稻样品,除去大样杂质和矿物质,粉碎细度通过1.5mm圆孔筛的不少于90%。试样用量计算:本法用定量试样,先计算铝盒底面积,再按每平方厘米为0.126g计算试样用量(底面积×0.126)。如用直径4.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2g;用直径5.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3g。(3)操作方法用已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定量试样(准确至0.001g),将盛有试样的铝盒送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5min内,烘箱温度达到130±2℃,开始计时,烘40min后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称重。(4)结果计算水份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W1-W2水分(%)=──────×100W1-W0式中:W0--铝盒重,g;W1--烘前试样和铝盒重,g;W2--烘后试样和铝盒重,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采取其他方法测定含水量时,其结果与此方法比较不超过0.5%。•杂质的检验方法(GB5494—85)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0.1g;绝对筛层直径2.0mm谷物选筛;分样器;分析盘、镊子等(1)电动筛选法(2)手筛法将筛层套好,倒入试样,盖好筛盖。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1min。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8~10cm。从检验试样中,按照规定用量称取试样(W1)约50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重(W2)。•结果计算杂质含量按下面公式计算:W2杂质(%)=100%×──W1式中:W2--样杂质重量,g;W1–样品重量,g;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色泽气味鉴定•1色泽鉴定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2气味鉴定2.1取少量试样,嘴对试样呵气,立即嗅辨气味是否正常。2.2将试样放入密闭器皿内,在60~70℃的温水杯中保温数分钟,取出,开盖嗅辨气味是否正常。3口味鉴定成品粮应做成熟食品,尝其味道是否正常。4结果表示正常的粮食、油料均具有固有的颜色、光泽、气味和口味。鉴定结果以正常或不正常表示之。对不正常的应加以说明。•出米率及纯精米检验仪器及用具精米机:2008电子天平:感量0.1g谷物选筛:Φ=2.5mm的圆孔筛、Φ=1.7*20mm的长孔筛分析盘、镊子等操作方法按照分样操作方法,分取试样150g(W);之后把称取的样品用精米机进行碾磨(收购以及场地中存贮的潮水稻用60s;烘干后的水稻用50s),取出样品,倒入谷物选筛(2.5mm)后,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数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1min(筛动的范围,掌握在筛选直径扩大8~10cm。),吹净筛上物的稻壳等杂质,后称重(W1)。再用四分法分取重量为(W1)的样品20g。从20g试样中挑出垩白粒、碎米、未熟粒、病斑粒、虫蚀粒以及黄粒米,把剩余的整米进行称重(W2)。注:第三步时稻花香用1.7*20mm长孔筛套2.5mm圆孔筛。结果计算W1出米率(%)=──×100%WW0×W纯精米%=________×100%150×20黄粒米、生霉粒检验1.定义黄粒米: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颗粒。生霉粒:稻谷粒生霉,去壳后糙米表面有霉斑的颗粒。2.操作方法仪器和用具:天平(感量0.01g);实验室用碾米机;分析盘、镊子等。按分样方法分取150g稻谷,在精米机中碾磨50s.取出样品,用2.5mm谷物选筛,在光滑桌面上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筛动1min,吹净稻壳及杂质,将样品倒入样品盘中,检出黄粒米、霉变的粒数,以粒/150g表示。互混检验(GB5493—85)1.籼、粳、糯互混:取净稻谷10g,经脱壳后不加挑选地取出200粒(小碎除外),按质量标准中分类的规定,拣出混有异类的粒数(m),按下列公式计算互混百分率:m互混(%)=-----×100200式中:m---异类粒数;200---试样粒数。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整数。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水稻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00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