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教学设计模型【参考4篇】
写作好帮手1/10教学设计模型【参考4篇】【导读】这篇文档“教学设计模型【参考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教材分析:【第一篇】《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1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模型【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运用模型解释并揭示事物的特征。2、知道模型的作用及怎样模拟事物的。写作好帮手2/103、能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做出合理解释。教学重点:认识模型的作用。教学难点:建立模型。教材分析:建立模型实质上是用模型来表现内在的思想,无论建立的是物理模型、图示模型,还是数学公式模型,其科学探究的意义、趣味与艰难程度都丝毫不亚于其他过程探究技能。学情分析:教材在展现一系列模型的基础上,说明模型的作用,指导学生展开针对具体模型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模型解释了宏观世界的物体关系、模型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物质形态、模型将静态的形态动态化、模型用静态结构解释了不同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关系。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球仪、桃花模型、地球内构仪、兔子、猫头鹰。啄木鸟。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又在录播教室上课,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纸盒,上下各有三个孔。师演示第一个孔放下去,从第一个孔里出来,从第写作好帮手3/10二个孔里放进去,从第二个孔出来,从上面第三个孔放进去,从下面第二个孔出来师:哪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同意吗?你能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吗?谁还想解释?生回答,你能把这种解释画在纸上吗?(自己在任务单上画出来)师:谁愿意把你的解释跟大家展示一下吗?学生展示其他同学认可吗?这个解释是大家共同的解释,解释是不是合理呢?(打开看一看)师打开盒子,是不是差不多?师:刚才我们用用画图的方式对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使大家了解到盒子的内部构造,这种图画就是模型的一种,画图的过程就是“建立模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建立模型。板书:建立模型。二、认识模型种类和作用(一)检查预习任务单课前大家根据学习任务单已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预习,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在以前的科学课中,你用过哪些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解释科学现象的?谁想说一说?学生说。写作好帮手4/10师:同学们知道的模型真不少,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他的种类有很多,作用很大。请看微视频。(二)认识其他模型(微视频)1.展示微视频2、学生小结。(三)解释盒子模型1、介绍盒子通过刚才的微视频我们认识了模型,知道了模型的作用。老师带来了一个实物,请看:这是一个盒子。让我先来隆重地介绍这个盒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用木块做的障碍物。木块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等会还要用图示来画出这只黑盒子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也就是用图示模型来解释这只黑盒子。现在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学生说:可以晃动听一下,还可以敲一下。请拿出你们小组的盒子,用你们的方法进行探究,并画出示意图,也就是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2、学生探究写作好帮手5/10提供给学生两组(一号、二号)分别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相同编号盒子的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3、全班交流。师:这是你们的解释,很好。这是你们的解释,有道理。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三、巩固训练我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观察微视频级探究模型,现在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判断1、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2、任何模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3、图形、公式也是模型。(√)填空1、模型的种类有(图示模型)(物理模型)(数学写作好帮手6/10模型)等。2、模型的作用是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四、探究纸筒模型(9分钟)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大家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师:这是一个直筒,外面有四根线(师演示)。谁来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描述现象不但要详细,而且要简洁明了。学生说。师:谁来更简洁的描述?生:拉其中的任意一根,其他的三根都会缩进去,师:你能解释这种事实吗?可能是怎么回事?生一:四跟线连在一起。师:有没有第二种解释?这个小组对他们的解释不认可解释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不正确的生二:我们小组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两根线他们相互交叉第二种,中间有个圆环第三种:扣子,四个绳子系在一个扣子上小组内先交流画出来,解释一下这个纸筒的结构。你画的有道理吗?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模型来解释你所看到的事实呢?请看微视频。看了微视频,与你的猜想一致吗?想不想亲手做一写作好帮手7/10个模型,回家可以自己做一个,演示给家长看,你也是一个小科学家了。五、小结评价这节课你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你的表现怎么样?教学设计模型【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模型的种类以及作用;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二、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模型的作用;难点是学会建立模型。三、材料准备:手臂屈伸模型、黑盒子(里面用KT板隔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四、教学过程:(一)认识手臂屈伸模型,引入概念1、谈话: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运动——手臂屈伸运动,好吗?2、师生一起做手臂屈伸运动。3、问:谁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4、学生汇报。写作好帮手8/105、师说:听不懂,还不太明白。老师现在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你们怎么能让小朋友明白呢?6、学生说。(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引出手臂屈伸模型)7、小组玩手臂屈伸模型,同学互相解释。8、师:谁来再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说“手臂屈伸运动”时骨骼和肌肉是怎样工作的。9、提示“模型”——方便解释(板书)(二)尝试建模,初步理解建模的步骤1、师:你们会不会做模型呢?2、学生回答。3、板书“地球内部的构造”模型,你会不会做呢?4、小结:建立模型我们要先“了解信息”。5、地球内部的构造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说)6、出示“地球内部构造”模型,让学生把信息收全、收完整、收准确。7、“选择材料”——三种橡皮泥: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说。8、学生分小组制作。9、教师巡视,帮助切开,让学生进行比较。(三)探究“黑盒子”,建立图形模型1、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很快就能制作“地球写作好帮手9/10内部构造”的模型。2、出示黑盒子:里面隔成了几种形状:三角形、长方形??还有一颗弹珠。3、请同学们画出里面隔出来的形状。4、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汇报。5、全班交流。(学生将自己组研究的结果画在黑板上)6、小结:图表也是一种模型。(四)阅读拓展,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公式等)1、你还知道哪些模型?学生回答。2、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纸”,认识其它几种模型(如公式等)。教学目标【第四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写作好帮手10/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及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2、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模型【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01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