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2年度乡村振兴投资情况实地调研报告
2022年度乡村振兴投资情况实地调研报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关键一年,为深入了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XX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我局深入XX区乡镇,就当前乡村振兴投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区乡村振兴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XX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在项目建设方面,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将XX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体系划分为三大品牌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农业和医疗康养等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农村产业园、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产业投资不断壮大发展。(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1.农村交通方面。自20XX年以来,XX区推进村级道路硬化建设,确保实现组通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截至今年5月,累计完成村级道路投资3.4亿元。投入倒水桂江公路大桥建设资金1.53亿元,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到明年年底,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区加速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自20XX年以来,XX区完成农田水利投资1.07亿元,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建成投产,将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促进各乡镇水源供应,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3.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进度,解决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不达标等问题,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电网项目建设。自20XX年以来,重点对XX区相对贫困地区电网进行改造升级,以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变电站建设、光伏发电”三大工程攻坚战为抓手,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5.35亿元,完成三口宕、文冲2个变电站建设和1个木冲生压站迁移。以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建设。4.通信基础设施方面。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覆盖,提升农村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自20XX年以来,围绕大数据发展需求,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2.34亿元。城乡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了村通4G和光纤,通信网络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目前,XX区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改造为方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乡村生态发展,补齐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短板。自20XX年以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共投入1.95亿元。XX区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好”“美丽XX·幸福乡村”等活动,其中“三清三拆三好”经验做法获自治区肯定。(二)围绕民生抓投入,教育、医疗不断完善1.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自20XX年起,XX区投入乡村教育资金共计0.75亿元。扩建1所小学、搬迁扩建1所小学、新建1所小学,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2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利用撤点并校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2.加快推进乡村医疗建设。为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XX区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脱贫人口住院治疗均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实现脱贫患者治疗全覆盖,通过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家庭病床治疗等多种形式,让脱贫人口每年得到一次治疗,将治疗率提高到100%。XX区内乡镇卫生院的138名医生组成了25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辖区内所有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进。(三)突出创新投资抓产业融合,乡村经济不断繁荣一是XX区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以创建xx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等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抓手。共计5.9亿元投入到特色产业发展中,主要培育高端水果、蔬菜品种,从而促进XX区特色产业更新换代。另外,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进一步优化XX区特色产业目录,重点发展茶叶、花卉、特色果蔬、水产、乡村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XX区26个行政村除城中村外,均创建了1个以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精品景区为依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二是建设集产地批发、物流、加工等为一体的摩天岭特色林地科技生态园和特色花卉-立体种养-生态旅游-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三是实现“互联网+销售”模式,电商物流热潮兴起,20XX年通过绿色扶贫农副产品和工厂直播带货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政策效应XX区按照“一区两翼”发展思路,依托包茂高速公路和323省道形成城镇化发展主轴线,推进镇村组团发展。同时,统等协调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居民点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以点带面促进乡村科学发展,各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亮点纷呈。1.自20XX年起,XX区整合各类资金0.6亿元,在泗洲村开发旅游项目,建设“三馆(XX区党史馆、政协文史馆、改革展示馆)一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依托“草莓采摘基地”“花果山采摘园”“游艇码头”“水岸悠居康养社区”等载体,培育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宽农业增收渠道,引爆了旅游热潮,于20XX年获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xx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平浪村以“承红色印记,启乡村新貌”为主题,突出革命老区的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村里新建了舞台、文化长廊、红色广场和革命老区文化馆等,形成一道乡土特色的风景线。沿线打造一批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融合现代特色农业的乡村绿色观光旅游,打造风貌提升+产业振兴型的乡村振兴示范点。3.龙新村以创新探索的“工商资本农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共建发展模式,促成梧州市城投公司和龙新村组集体签约,共同开发89亩留用地。该项目也成为梧州首个进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的农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龙新村组集体资产增收超2.4亿元;推动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机构与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对接,为农村产权提供鉴证、流转、抵押融资等服务,其中龙华村、龙新村469亩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进入平台交易,有效盘活土地资源。4.倒水镇旭村的东方美人茶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是XX区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建设了1000多亩东方美人茶标准化茶园,园区内建设有年产100吨茶叶加工厂一座。年产量约20吨。该茶叶加工厂于xx年获得SC认证,并注册了“粤美人”商标,该公司不仅积极探索以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其生产的茶产品还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富硒农产品认定和绿色食品证书。目前共有农户林地350亩入股到公司,使农民变为股东。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效益分红等方式,把小茶叶种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三、乡村振兴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仍相对滞后。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XX区农业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XX区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三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砂糖桔、蔬菜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保鲜库、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二)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农业产业项目规模小,单体项目计划总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就更少,示范带动力不强。四、乡村振兴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对策建议(一)补齐短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聚焦交通、水利、信息等方面的薄弱点,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齐设施短板,提高工程标准,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二是着力补齐农业产业项目发展短板。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打造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实体经济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集聚化、融合化、特色化、智能化,提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二)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一是着眼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为支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二是统等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等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三是统等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三)多措并举,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五)精准施策,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相关优惠政策。一是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涉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基层,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激发基层潜在的创新动力。二是认真梳理相关税收政策,了解相关企业的涉税政策需求和工作难点,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三是精准施策,申请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建议降低农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在农村地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企业,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将亏损弥补年限延长;对农村地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招商引资企业,予以适当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减免,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六)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等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七)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
本文标题:2022年度乡村振兴投资情况实地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03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