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案例)5篇
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案例)5篇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你知道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怎么写吗?今天网友在这给大家分享的“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案例)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的成长相册、成长中的纪念物。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教学难点: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看P19插图:(1)图1是教室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看一个同学的成长相册。(2)图2是学生在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讲述照片留住的记忆。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密切关系。二、请你拿出几张自己的照片,说说拍照片时的年龄和情景。三、成长中的纪念物1.导言我们有许多成长中的纪念物,它们蕴含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2.分析例图四个小同学分别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具和妈妈给孩子的成长日记。3.把你成长中的纪念物也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吧!4.说说看到这些东西后,你有哪些感受?5.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四、板书设计:6.我是怎样长大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爸爸妈妈抚育我、谢谢爸爸妈妈教学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教学重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教学难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教学过程:一、导言我们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爸爸妈妈的关爱,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诲。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二、引导学生看例图图1: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迈出了“人生第一步”;图2:上学第一天,爸爸送孩子去学校,引领孩子走进人生又一段陌生而崭新的旅程;图3:在爸爸的鼓励下,孩子第一次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玩耍;图4:在风雨交加的时刻,有爸爸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三、讲讲爸爸妈妈抚育我们成长的故事吧!四、谢谢爸爸妈妈1.导言爸爸妈妈抚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2.分析例图上图中,孩子们在一起探讨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和其他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二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懂事儿,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3.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4.记住特别的日子。(1)爸爸的生日(2)妈妈的生日5.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样做?6.写一写:我准备五、板书设计:6.我是怎样长大的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2一、指导思想“道德讲堂”以学校道德讲堂、班级道德讲堂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国学经典传诵中华美德、校园宣讲员说唱道德典型、身边好人讲述先进事迹”为基本内容,大力宣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使先进道德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中小学师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二、工作目标以“班级道德讲堂”建设为重点,实现班班有讲堂、月月有活动的建设目标。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少先队活动课、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班级道德讲堂”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生动局面。具体为:1.创造“崇善尚德”的文化环境。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挖掘提炼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引导师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老师和同学,以道义对待名利,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2.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把对全体师生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使他们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3.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宣讲道德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和崇高品质,研究、制定关爱、帮扶道德先进人物的措施办法,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切实给予帮助扶持,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4.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道德讲堂”的首要目的,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在行为上由“他律”转向“自律”,引导全校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品质。三、主要内容小学阶段:以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为核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八礼四仪”等内容。初中阶段:以理想信念、遵纪守法为核心,主要包括“树立理想、正直宽容、明礼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八礼四仪”等内容。高中阶段:以培育信仰、和睦友善为核心,主要包括“培育信仰、爱国守法、善良诚恳、自强自立、热心公益”、“八礼四仪”等内容。四、形式方法(一)基本形式1.“培”。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列入讲堂培训内容,提高“道德讲堂”的主题性和针对性。2.“讲”。邀请各类典型人物组成宣讲队伍,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来诠释道德内涵。3.“树”。依托“道德讲堂”选树一批事迹感人、贴近师生的平凡道德模范人物,进行集中宣传,带动广大师生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宝贵品质。4.“评”。精选和推荐一批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影片和名著,组织师生观看、阅读,交流感想,在看、读、思、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心智,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5.“演”。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组织开展编创小品、快板、相声、情景剧等多种体裁形式文艺节目,依托“道德讲堂”平台,组织“说唱道德典型”文艺演出。(二)活动流程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推行“唱一首歌曲,讲一个故事(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送一份吉祥”的“五个一流程”,使讲堂更具仪式感肃穆感。各学校、各班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流程的基础上,采取“5+N”的形式进行活动。如:1.唱一首歌。组织全体学生学唱一首道德歌或符合主题的主旋律歌曲。2.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观看一部道德建设视频短片。3.诵一段经典。组织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4.讲一个故事。主要宣讲历史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5.谈一番感想。由学生评议身边好人,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6.送一份吉祥。向学生赠送或互赠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小礼物,鼓励自制。7.行一个善举。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行动,或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件有益于学校、或家庭、或社会的善举,进行一次道德实践活动。五、活动要求1.每月一次“班级道德讲堂”。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少先队活动课开设“班级道德讲堂”,每月至少活动一次。2.全员参与。由学生策划、准备,班主任指导。可邀请学生家长、本校教师、社会人士参与活动。3.一堂一档。各班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开展活动后即时归档。电子档案包括:1.班级道德讲堂主持稿。2.所唱歌曲。3.一段道德视频短片4.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材料。5.一个道德故事(典型事例)。6.现场代表性图片5—8张或视频资料等。六、组织实施1.提高认识,精心部署。各校要充分认识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要对照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落实方案,要把建设学校、班级“道德讲堂”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道德讲堂”建设的全面推进。2.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各校要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载体,切实负起责任,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标准,加强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实效。要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宣讲队伍,一是要发挥学校党政工团的负责人、优秀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要整合家庭、社区资源,邀请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三是要重视发动各级美德少年、五好少年、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作为宣讲员,发挥身边好人的作用,邀请他们现身说法,以点带面。3.宣传反馈,有效推进。各校要建立学校、班级“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反馈情况制度,要及时报送开展该项工作的好的做法、成效、经验;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报、板报、橱窗、广播等载体,有效宣传工作成效,不断扩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4.评估考核,奖励先进。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将定期以实地旁听、学生问卷、查看台账等形式,组织对全市各校“道德讲堂”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督查,并将表彰命名一批优秀宣讲员、优秀道德讲堂,打造一批特点突出、成效明显的示范讲堂,营造浓厚融洽、规范有序的环境氛围。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3主题目标: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2、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3、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活动重点: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活动难点: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互谅互让1.阅读32——33页的材料。2.指名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3、小组交流:你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当时是怎么解决的?活动二:楼里飘香。1、自己默读34——35页的内容。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3、人们常说“邻里好,赛金宝”,说一说你家和邻居是怎样相处的?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之间要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邻居之间要做的事——邻里守望二、探索新知1、自己了解36——37页的内容,说说讲了什么故事?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小组讨论对于你所居住的环境,你能对邻居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4、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板书设计远亲不如近邻关爱←——一家人——→和睦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4第1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校园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快乐的校园生活。2.学会明辨是非,珍惜校园生活,热爱学习,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3.能够在体验中感悟校园生活的重要性,珍惜校园生活,珍惜学习机会。教学重点:感悟校园生活重要性教学难点:维护受教育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校园中的喜悦》二、校园生活1.算一算:你在学校的时间在校一天是六个小时在校一周是()个小时在校一个月是()个小时在校一个学期是()个小时2.小讨论:一天的在校时间那么长,那你在校园中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你感觉快乐吗?你喜欢这里吗?3.描绘我的校园生活。4.小观察:请你观察一下一天的内容,归纳一下,我们在学校都会做哪些事情?5.师: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本领,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6.明辨是非。(P41页:小玲的故事)7.总结: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三、维护受教育权利1.播放视频《父母重男轻女,不让女儿读书》。2.讨论:(1)看了视频以后,你能理解这些女童上学的渴望吗?(2)如果遇到视频当中的这种情况,她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吗?四、法律讲坛1.课件出示相关法律: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2.齐读。3.教师解读。五、教师总结: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六、朗诵《女孩》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能为解决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2.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教学准备:多
本文标题:小学生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案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1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