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薪资管理2薪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和政策,对职工工资的发放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其范围包括发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和按国家规定发放的津贴、补贴等。工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涉及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的工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结果。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企业实际,具有激励机制的工资方案,可以极大地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降低工资成本,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这些都要建立在工资日常核算的基础之上。34第一节薪资管理基础设置5薪资管理基础设置一、权限设置1.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企业应用平台“基础信息”—“数据权限”,执行“数据权限控制设置”。62.在记录级页框中将“部门”、“工资权限”业务对象选项前默认的“√”去除,这样不具备账套主管权限的会计人员才能完整地进行工资业务操作,否则需要进入“数据权限分配”给操作员授予相应部门和工资权限才能进行薪资业务操作。薪资管理基础设置7薪资管理基础设置二、建立工资账套1.登录人力资源的“薪资管理”模块。选择“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8薪资管理基础设置2.参数设置。在第一次使用时,必须建立工资账套,也就是对薪资管理系统进行初始化,使它能满足核算单位的特殊核算要求,这些操作是在系统引导下的人机对话过程。9薪资管理基础设置3.在“扣税设置”中,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勾选“是否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选项。本账套核算要求勾选该选项。104.在“扣零设置”中,如果采取银行代发工资形式通常不做选择,如果采取现金发放工资形式需要选择扣零设置,这样便于工资的发放。薪资管理基础设置115.在“人员编码”中,要求编码与公共平台的人员编码保持一致。薪资管理基础设置12三、基础信息设置1.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如果在工资核算时同时想了解其他信息,可以选择附加信息。例如想了解人员的身份证号、民族、技术职称等,可在此进行选择。薪资管理基础设置13薪资管理基础设置2.工资项目设置。在这里设置账套所有工资类别所有可能用到的工资项目。14四、正式员工工资类别设置(一)建立工资类别1.输入工资类别名称“正式员工”152.选择纳入“正式员工”工资类别核算的人员分布的部门。注意除了“选定全部部门”操作以外,其他操作时选择了上级部门,系统不会自动选择该部门的下级单位,该部门的下级单位还得再次选择。163.确定该工资类别的启用日期。该日期与系统登录日期一致。若要修改工资类别的启用日期,必须以需要的启用日期重新登录系统。171.人员档案建立。建立属于这个工资类别核算的人员档案。①进入人员档案设置界面,执行“批增”功能。(二)正式员工工资类别的具体设置18②人员批量增加可以从基础档案中批量增加人员信息19③查看属于该工资类别的全部人员档案信息202.选择工资项目和设置计算公式。①选择该工资类别需要使用的工资项目。21②在“公式设置”中设置“事假扣款”项目计算公式。22③设置“交通补贴”项目计算公式。23④设置“养老保险”项目计算公式。24⑤设置“医疗保险”项目计算公式25⑥设置失业保险项目计算公式26⑦设置住房公积金项目计算公式27⑧设置“个税缴纳基数”项目计算公式28在定义完所有需要定义的工资项目计算公式以后,还需要注意调整定义的工资项目顺序,系统会按照定义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所以要求先得数据的项目放到上面,后得数据的项目放到下面。例如个税缴纳基数应该放到“应发合计”项目的下面才能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293.个人所得税选项设置进入“设置”-“选项”-“扣税设置”,检查和设置“收入额合计”、“税率设置”等信息。30设置所得税税率表31第二节薪资管理日常业务32进行本月工资数据的计算,未定义计算公式的工资项目数据需要手工填入,例如基本工资、奖金、事假天数。定义了公式的项目由系统自动计算,例如事假扣款、交通补贴等。1.输入未定义计算公式的工资项目数据。(一)工资变动332.定义了计算公式的工资项目由系统自动计算。342011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中所说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二)扣缴所得税35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合计-五险一金-起征点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例应纳税所得额=(12624-27.72-1515-1012.08-506.04-2003.52-3500)=4059.64本例应纳个人所得税额=4059.64*10%-105=300.96个人所得额计算实例:361.选择个人申报表模板。372.设置查询范围。383.生成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394.生成系统扣缴个人所得税报表。405.生成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41(三)生成银行代发一览表42(四)工资分摊在定义好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由系统自动生成工资业务相关凭证。1.选择工资分摊功能。432.进入工资分摊界面。443.点击“工资分摊设置”。454.定义分摊构成设置。465.选择“计提费用类型”、“选择核算部门”,确定“计提会计月份”,“计提分配方式”选择“分配到部门”,选中“明细到工资项目”。476.生成工资费用分配一览表。487.系统自动生成工资分摊凭证。49期末应进行工资管理系统的结账,将本期工作结束,为下期工作准备数据。月末处理界面如图所示。1.执行月末处理功能。(七)月末处理502.出现提示信息513.询问是否选择清零项524.选择清零项目53若结账以后发现存在问题,在进行年度数据结转之前可以进行反结账。1.选择反结账期间。542.提示信息551.输入工资类别名称“临时员工”二、临时员工工资类别操作(一)建立工资类别562.选择临时员工所在部门,假设只有生产中心聘请了临时人员,这时只需要选择“生产中心”,并选择下属的“一车间”和“二车间”。57(二)临时人员工资类别的具体设置1.建立临时人员档案582.选择临时员工工资类别需要的工资项目593.设置养老保险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604.设置医疗保险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615.设置失业保险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626.设置住房公积金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637.设置个税缴纳基数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648.计件工资选项。计件工资是薪资核算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核算制造型企业员工的计件工资,并将计件工资数据传递到薪资系统,计件工资划分为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两类。①登录计件工资选项65②计件工资选项设置66③计件工资设置67④计件工资计件要素设置68⑤计件工资计件工价设置69⑥进入计件公式设置界面70⑦选择计件工资计算项目71⑧输入计件工资公式具体内容72(三)计件工资统计1.计件工资录入界面732.输入计件工资统计工时74753.审核计件工资录入内容764.计件工资汇总77(四)工资变动78如果需要,可以将不同工资类别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在关闭所有工资类别的情况下,通过维护中的“工资类别汇总“功能可以完成。三、工资类别汇总7980思考题及实践题:1.如果有新员工加入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操作?2.如果11月需要给所有的人增加100元奖金,应该如何操作?
本文标题:第9章薪资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