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以网络关系分析殡葬人员的生存型态以嘉义市为例
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1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專題研究以網絡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指導教授:戚常卉老師學生:李宜穎陳俊廷王儷蓉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五月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2目次第一章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章文獻探討………………………………………………3第一節殯葬治喪流程習俗研究比較………………………4第二節網絡…………………………………………………15第三章研究方法………………………………………………20第四章網絡與嘉義市殯葬業工作人員的生存型態第一節嘉義市殯葬業經營模式比較………………………22第二節嘉義市殯葬人員的網絡模式及生存型態…………31第五章研究結論………………………………………………43參考文獻…………………………………………………………46附錄一訪談人員的基本資料……………………………………48附錄二問卷………………………………………………………50研究目的與動機人生的舞台上,我們精采的活著,在其謝幕時,又是誰能來協助我們完成最後一幕?殯葬禮儀事業──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這是份低下而又不上流的行業,可是此行業卻在人生旅程的最後一段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協助處理人生的最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3後一幕,沒有了他們似乎我們的故事就像是少寫了最後一頁。在現今資訊不平衡的城鄉差距下,殯葬事業被大括的劃分為二:其一為傳統型殯葬事業,其二為企業型殯葬事業;傳統型殯葬事業主要以民間機構為主,沒有規模分工以及營運方式,亦無專業的人員分工排列。企業型殯葬事業主要以大公司為主,大規模且有明確的分工,從業人員有專業化現象。由於傳統型殯葬事業的資源不夠充足,所以殯葬從業人員大多需要一人分飾多角,在培育殯葬從業人員的過程中需要多方位學習,正因為如此所以傳統型殯葬業者無法達到企業型殯葬業者的專業化現象。在沒有專業化的現象之下,直接影響到了傳統殯葬業者的工作網絡,相較於企業型的殯葬事業而言,企業型的殯葬事業因其有專業化的養成,所以企業型的殯葬從業人員只需要專業性的學習自己所需的工作內容,其他的工作流程則不需學習,反觀傳統型的殯葬事業,因為資源不夠充足,專業化的無法養成,所以殯葬從業人員需要多方位的學習,藉由多方位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的工作拓邊,以利於自己在工作上增取更多的工作機會。殯葬事業帶有神秘的性質,和一般大眾有難以跨越的鴻溝,我們從網絡特性來分析,殯葬從業人員與他人之互動關係,從家人到朋友以及客戶,藉由殯葬業者與他人相處的狀況去了解是否有所謂的社交阻礙(交友圈只剩下與自己相同行業的,無法與其他人關係良好的相處),以及殯葬從業人員如何去形成自己的社會網絡,在自己的社會網絡裡運用網絡的關係強弱去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是運用網絡的關係與人交友藉而達到拓展業源的目的,利用網絡關係來替自己的業務進行拓邊工作,在網絡部分我們想要觀察嘉義市殯葬從業人員的網絡模式以及他們如何倚靠這樣的網絡關係在殯葬業生存,傳統業者之間的網絡屬性層層相疊,彼此的關係較一般企業從業人員來的緊密。在很多與殯葬相關探討的文獻中,大家往往忽略掉了同業網絡的探討,只專注於研究對象的本身,同業網絡是指相同工作圈的其他人,有著跟自己相同的工作;研究目的在探討殯葬從業人員的社交網絡,其社交網絡是否與同業網絡有相重疊?以及資源性網絡是否和社交網絡等同?社交網絡是指殯葬從業人員的交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4友圈以及其主要的社交生活範圍;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殯葬從業人員的交友範圍是否會縮減成與同業網絡相同?在傳統型的經營模式之下,殯葬從業人員要怎麼憑藉著自己的社會網絡去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以達成工作拓邊?因為本身的網絡特性資源會變的比較多?比較傳統與企業及仲介經營模式之間的網絡關係為何?以上這些都是我們想要去了解分析的問題。名詞解釋1、殯葬從業人員:指從事殯葬相關行業的人員(如禮儀師、司儀等)。2、社會網絡: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個人所認定互有親密關係的人形成社會網絡的結構,其結構可解釋個人的社會行為。第一章、文獻回顧嘉義市是一個人口成長不明顯的都市,雖然都市化跟其他台灣縣市一樣持續在進行中,但都市化的程度卻是嚴重的緩慢,根據內政部內政人口統計年報,嘉義市人口和鄰近的台中市、台南市從民國八十六年到民國九十四比較發現,嘉義市到目前為止,人口數不到台中市和台南市的二分之一,因此死亡人口也和其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5他兩個比較的縣市比較起來,在此相差甚多,但是死亡率相對較高,可見人口老化現象較嚴重。表一人口數台中嘉義台南85年87638426286071095486年90196126282271781187年91778826305072183888年94058926510972806089年96579026618373465090年98369426799374084691年99670626790774508192年100938726959474926893年102129227034175491794年1032778271701756859(資料來源:)表二死亡人數台中嘉義台南85年73384417770286年73524396769187年74374493769888年84464339762989年74974584758190年74914605772891年75384492476292年776645017950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693年80184795814794年829548868621(資料來源:)然而在這樣人口成長緩慢的嘉義市,我們相信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幾乎都呈現飽和的狀態,那麼被現在社會媒體大幅報導,前途無限的殯葬從業人員,是否能無視人口源短缺的環境因素,還能持續蓬勃發展,或是也侷限於種種障礙,而開始發生各種問題,使的殯葬從業人員的生存型態面臨如何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網絡工具性和輔助性發展拓邊,這些議題就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研究。第一節殯葬治喪流程習俗研究比較在談及本小組研究對象殯葬人員的社交網絡與生存型態之前,首先需要先介紹嘉義市的殯葬人員,他們日常生活中所工作的內容流程,與先了解清楚嘉義市的當地習俗儀式。本小組的討論研究發現,嘉義市的因傳統的殯葬儀式流程步驟繁瑣,又因嘉義市人口少但死亡率卻居高不下,顯示人口老化明顯嚴重,死亡率幾乎都要高於出生率了,很多殯葬工作人員也都必須跨領域的支援工作上的不同層面,所衍生出經營模式上與經營走向運作的問題,就連從外縣市引進的大企業公司,也是必須配合嘉義市當地的民情,做適當的修改公司的經營模式,然而為了更能配合嘉義當地的需求,與冀望能更壯碩企業的經營,企業公司也必須跟傳統公司有調渡引進工作人員支援,以更能生存在嘉義當地,這特徵本小組研究分析出,就是本研究相當重視的網絡中的重疊性等特色,將在後面會有更詳細的分析,此小節著重於嘉義市殯葬治喪的流程研究。一、殯葬流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過程,無人可倖免。由古至今人類的本能意識,對於先人的軀體必要的處理,以示對親人的戀惜。靈魂觀念的影響,後生恐懼並相信亡者不死的靈魂,能左右活者的禍福。宗教信仰的產物,為他把對死者的安葬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7同生者的福禍聯繫起來,给殯葬本身賦予了許多恐懼未知世界的含義。而在過去一般我們民間所謂的殯葬事宜其實可分為三個階段:殮、殯、葬,來進行分段流程,而每一個部份都有著,從古至今流傳下來重要的意涵,所以殯葬業者其實也兼具著對殯葬文化禮俗,有重要的傳承媒介功能。壹、首先「殮」的階段是從往生開始到入殮為止,主要在潔淨與掩藏死者的身體(李慧仁,1999)。又在《小戴禮‧雜記下》云:「冒者何也?所以形也。自襲以至小殮,不設冒則形,是以襲而后設冒也。」即人死之後,屍體會僵硬變形,所以「殮」主要是變飾滅惡,使生者能壓抑對屍體厭惡及懼怕心理,方能盡哀戚、繫人倫。貳、「殯」的階段自入殮到出殯結束,以停放遺體表達對死者的哀悼,並以安排後續喪事為主要目的(李慧仁,1999)。「殯」在於《說文解字》中敘述:「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即停柩是也,具調適悲悽沮喪之心情的功能,讓生者憑柩奠拜,逐漸適應接受死亡的既定事實。叁、「葬」的階段自岀殯到安葬返主,以告別即最終安頓與祭祀為主(李慧仁,1999)。《禮記‧壇弓上》則云:「藏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這也說明以衣裘棺槨重重來保護屍體,看得見對親人遺體的珍愛、尊重,也讓生者能定期到親人墳前慎終追遠。二、治喪流程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8治喪流程就是完完全全包括在殮、殯、葬這三個部份裡的殯葬過程,在整個嘉義市的治喪流程,可以說是非常完整的遵照台灣舊有的習俗傳統,很多在其他縣市地方都已省略的傳統習俗,在嘉義地區仍然保存,而在我們訪問嘉義市殯葬人員時,也訪問了工作人員在嘉義地區的治喪流程是如何進行,與有何特殊習俗,以下的治喪流程是我們統整各家的嘉義殯葬人員的治喪流程與文獻,做出大多數嘉義市喪家會採用的流程步驟。以下所解釋的各項流程,就是按照嘉義市的治喪流程順序進行解釋,一開始的臨終關懷諮詢服務,是提供臨終服務和禮儀諮詢、往生時家屬注意和應辦理事項。接著是運送遺體,在這裡又可分為在家中斷氣,或是斷氣後才要回家治喪(楊勝議,2006)。如果是要在家中等待往生的第一種情況,要頭朝門外腳朝屋內安置病人(代表是是病人自己走進來的),然而這情形又可分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原本就在家中養病的病人,或是從醫院知道病危之後即回到家中的病人,在家中等待死亡的同時,就要開始搬舖,所謂搬舖就是把病人搬到正廳旁邊,用類似組裝簡便的木板床佈置後安置,按照台灣人的習俗,男人要搬到正廳的正堂(左側),將女人搬到正廳的倒旁(右側),另一種情況是,女死者為家中年紀輩分最長者,上以無尊者或男性,也是要搬到正堂才是,正廳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客廳(鈴木清一郎,1989;楊勝議,2006)。把病人安置好後,要開始用紅布或竹籬把神佛祖先遮掩起來,以示尊重,代表家中正在辦喪事,而暫不能祭拜神佛祖先,這叫做遮神、遮紅,大殮入棺後再除去(楊勝議,2006)。吊九條,將門關一扇,並吊白布幔將屍體四周圍住(五術百科,2007)。接下來要用溫水沐浴清洗病人(淨身),並不用真的要完全清洗乾淨,而是稍為擦拭全身。等擦拭完後,就要為病人穿著壽衣(不過有些人家,會覺得在死者身前就換穿壽衣,而覺得不吉利),壽衣又有分普通的長袍馬褂和鳳仙裝五件或七件,最多只能穿到十一件(看年紀或喪家有無要求),或是比較簡單輕便或現代以網絡關係分析殯葬人員的生存型態─以嘉義市為例9的西式服裝。穿完壽衣後,要進行的是宣佈遺囑、辭願、托孤,這些步驟都是病人交代後事的儀式(楊勝議,2006)。接下來就是病人分手尾,看病人是否有無要分贈子孫現金,作為臨終時的紀念性贈款,或是分贈子孫戒指、手鐲和衣物等作為紀念品(鈴木清一郎,1989)。第二種情況:在醫院往生後,遺族決定要回往生者老家辦理後事,在醫院辦理死亡證明後回家或是一開始就在家中斷氣後,才開始進行儀式,一開始頭內腳外安置大體,接著遮神、遮紅,以示尊重神佛祖先(楊勝議,2006)。吊九條,將門關一扇,並吊白布幔將屍體四周圍住(五術百科,2007)。溫水沐浴亡者,替亡者穿壽衣和象徵性分手尾(鈴木清一郎,1989;楊勝議,2006)。當以上兩種情況都進行到分手尾之後,接下來的儀式就都是一致的了,當手尾分完後,進行各宗教信仰儀式有不同的活動(例如助念、禱告之類)(楊勝議,2006),再來就是易枕(蓋水被),用一支大銀紙做為屍枕,傳說如此子孫才會「頭殼硬」(聰明之意),實則將頭墊高後屍首才會收下巴,不致張口嚇人,而且較不易腐臭,屍身上的棉被須去除,改罩水被(一大塊白布中綴紅布),現今多以往生被取代水被
本文标题:以网络关系分析殡葬人员的生存型态以嘉义市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