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非遗日活动总结5篇【导读】这篇文档“非遗日活动总结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非遗日活动总结1我国以百余项活动迎接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记者11日获悉,为迎接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等部门将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来自震区的民间艺人将一展绝活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从6月11日开始,至9月1日结束。展演的节目是从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中精选出的,以传统戏曲为主,包括福建的高甲戏、山东的柳琴戏、浙江的婺剧、北京的曲艺、江苏的淮海戏、东北的二人转、安徽的傩戏等。来自四川省包括地震灾区在内的民间艺人,将在6月14日带来四川民族民间歌舞专场演出,其中有羌族演员近20名,有的演员家中有伤亡情况,还坚持参加演出,向全国人民展现四川同胞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传承人露身手珍贵古籍现真容8月1日至9月15日,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艺展将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展览以图文展板、实物展品、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我国传承人保护的基本状况和主要成绩。为了让观众零距离地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的非凡创造力,届时将邀请剪刻、编结、织染、雕镌等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作现场表演。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将于2008年6月13日至7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办。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列入其中的珍贵古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大型古籍展览,展出的古籍善本近400种,包括六朝隋唐写本、宋元旧本、宋明拓本以及版画、简帛文书和民族语文古籍等。尽显人文奥运风采配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也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据统计共有近百场展览、演出、讲座等。北京市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在北京市16个区县、社区举办“华影争艳迎奥运”全国皮影展、2008怀柔汤河川满族风情展、“感悟端午节俗传承民俗文化”等系列活动;二是在奥运文化广场、奥运主题公园等地举办来自全国其他省区市的有关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广场演出;三是北京市承办的河北梆子、京剧、昆曲演出等剧场演出;四是景泰蓝经典艺术作品展、金漆镶嵌作品展等展览;五是在地坛公园、北京大学等地举办2008北京端午文化研讨会、“端午节民俗知识”讲座、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线访谈等讲座。(记者周玮)第4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扫描北京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展演6月12日至14日在京举行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汇集了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山南昌果卓舞等14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涉及藏族、维吾尔族、羌族、基诺族、蒙古族、壮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苗族、侗族、回族、哈尼族、土家族13个少数民族。参演的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其中有1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85岁。四川探讨灾难与非遗保护议题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来自全球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踊跃发言,深入探讨国际社会面对现代化、全球化以及灾难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机制。与会代表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出的努力工作表示赞叹,认为其宝贵经验为以后世界各国在灾难发生时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一个完美范文。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成都共识》。福建两岸闽南文化保护研讨“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将举办各类活动,包括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专题展览;涉台文物保护图片展等,同时,还将举办纪念林则徐系列活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将围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海峡两岸文化生态的共同特征、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资源利用、生态文化村落等10多个议题展开讨论。此外,在“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福建省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将全部免费开放。江苏古琴四大流派传人音乐会遗产日期间,将举办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江苏古琴艺术四大流派传人音乐会,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展和江苏民间乐舞展演等活动也都在紧锣密鼓酝酿之中。6月13、14、15日晚,古琴艺术进校园――“国乐·琴韵雅集”古琴专场音乐会和古琴音乐鉴赏会上,四大流派传人将走进南大、东大和南师大,演出代表性曲目。6月13日至18日,通过图文展示和现场演示,苏州平绣、发绣、乱针绣、云锦、宋锦、缂丝、雕花天鹅绒等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将在南博与观众见面。陕西秦腔传承人交流展演在全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加深秦腔传承人的社会影响,激发青年秦腔演员对秦腔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对秦腔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意识,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省振兴秦腔办公室承办,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陕西省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交流展演”活动,将于6月13至16日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届时11名传承人将携弟子同台演出三场折子戏、一场清唱,展示继承发展秦腔的艺术成果,互动交流传习经验,再现他们独特的秦腔流派风格。演出过程中还将举行拜师仪式,为秦腔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培养造就更多的秦腔人才,促进秦腔传承发展。湖北非遗展览走进高校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即将拉开大幕。6月13日当晚,“荆楚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启动仪式文艺晚会将在湖北剧院举行。同时首义广场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和民间文艺系列展示。整台晚会和场外展示,将集中全省800多名专业演员与民间文艺展演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展览将走进高校,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将设坛开讲。全省各地还将陆续开展群众签名、专题讲座、大型图片展示、文艺演出周等活动,集中展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巨大魅力。“BMW中国文化之旅”再启程作为2009年“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以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BMW(宝马)中国文化之旅”车队将于6月10日从四川成都出发,深入走访绵竹、都江堰等地震重灾城市和汶川、茂县等羌族聚集区,而后进入甘肃省,最后北上青海到达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沿途BMW将对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部分非遗项目进行捐助。这是BMW第三年启动文化之旅,进一步实践“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对“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项目遴选、资料编纂、实物收集、专家咨询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大型昆曲原创剧目将推出一部大型昆曲原创剧目――《大中华史诗》不久将亮相京城。这是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创新与推广”活动上发布的信息。《大中华史诗》融合哲学、文学、玄学等学科并集诗、词、曲、赋为一体,由鸿蒙墅苑集团倾力打造。该公司十余年来致力于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今后他们还将陆续推出原创大型神话动漫系列《混沌》、《沌沌》、《蒙沌》等文化创意成果,同时在全国建设九大主题文化基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成都确定每两年办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记者2日从四川省文化厅获悉,文化部已于日前复函四川省文化厅,正式同意四川每两年于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在成都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据四川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主办,同时由文化部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据了解,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部门将尽快研究建立办节的长效机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化生态实验区的保护,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的建设,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展示的基础平台建设。“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举办,以充分展示中国文化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2005年12月,中国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来源:新华网记者:陈健)“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开幕2009年11月15日,“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娘本大师唐卡精品展”在欧美同学会总会会所拉开帷幕。11月15日至21日展览期间将展出娘本大师涵盖藏传佛教等各类题材的二十二幅唐卡精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马颂德博士,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端木美女士,欧美同学会秘书长靳志伟先生,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副会长、中国驻奥地利前大使王延义先生,德奥分会副会长汤栘先生,德国使馆参赞AxelRöhling(吕林)先生及夫人,一等秘书JoergenDettbarn(戴越新)先生及夫人,一等秘书MichaelSunnus(孙明夏)博士及夫人以及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瑞士分会,留苏分会,留美分会,留英分会及商会会员等中外嘉宾一百五十余人参观了此次展览。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常务副会长卢均钦博士代表活动的组织方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归国学子们愿共同投身于保护非遗,促进文明传承,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感谢活动总策划孙芳女士的组织工作,并表示今后将共同举办更多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民族文化瑰宝传承发展下去。此次展览的总策划孙芳女士表示:作为系列活动,“文化中国”还将继续举办下去,将更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不同形式带给观众,让观众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唤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同时希望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瑰宝,探索一条与时代融合的道路,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来源:中国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周和平简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315项,一些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以戏曲为例,历史上我国曾有戏曲品种394种,1949年统计时为360种,1982年统计时为317种,而2004年我国戏剧品种仅为260种左右,短短几十年间损失了传统剧种134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再如传统舞蹈,20年前进行舞蹈普查时列入山西、云南等19个省市《舞蹈集成》卷中的2211个舞蹈类遗产,目前仅保留下来1389个,短短20多年间舞蹈类遗产就消失了近37%,其中河北、山西两省已有近2/3的传统舞蹈已经失传。因此,抢救和保护那些处于濒危和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任务。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和政策。近几年来,文化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本文标题:非遗日活动总结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23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