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热选4篇】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热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热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第一篇】三大改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3.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可以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意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原因:当时的个体农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对粮食和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需求。1/32.农业合作化。(1)时间:1953—1956年。(2)阶段:经历了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手工业合作化。(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2)完成:到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穷棒子精神。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藩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开始:1954年。2.方式:从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公私合营。3.完成:到1956年底,全国有99%的私营工业企业和82%的私营商业户,实现了所有制的改造。(1)公私合营: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赎买的形式有两种: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2/3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3)同仁堂的公私合营: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标志:“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2.局限:由于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和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在长时间内也遗留了一些问题。3.意义: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1:什么是公私合营?为什么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探究:公私合营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根据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通过公私合营,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新中国的一大创造。这是由历史与现实条件决定的: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第二,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第三,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问题2:“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哪些推动作用?探究:(1)对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2)对社会制度: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课堂练习你知道我国曾长期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吗?说一说。3/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第二篇】《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讲授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资源:课本相关插图、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破题导入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二、自主先学,知识梳理见《伴你学》P23“导学目标”和“知识梳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内容,梳理教材线索(组内可讨论、交流)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23页。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学生完成:农业如何改造?改造的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学生自学课本24—25页知识看谁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1.什么是三大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实质是什么?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4.思考题(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三大改造的实质。点名回答,教师总结。(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5.思考题(2)引导: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必有性是什么?它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点名回答。(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它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6.思考题(3)要求学生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实行赎买政策。其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7.思考题(4)点名回答,教师总结。追问:三大改造有没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课中反思:讲完三大改造的意义后,告诉学生: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这种提问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思辩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四、拓展视野,情感升华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缺点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五、知识整合,练习反馈1.知识整合(板书)2.练习反馈:见《伴你学》P24-25(注:待合格学生只做其中的选择、填空题)课后反思:总体来看,本节课有两个优点:一是,上课是条理比较清晰,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课堂衔接较好。我在课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认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资料内容相衔接.在给学生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是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选择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联想法,或者把所学内容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二是,能够较好地做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节课中有许多历史名词,政策性很强,有些是专业术语,比较抽象又不好理解记忆。例如: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赎买政策等名词学生既难理解,又觉得枯燥。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最简洁的、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和描述,效果还不错。分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处理有失妥当(如三大改造的实质),讲解过多,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做到不断的思考,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2.在教学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做到大胆实践,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在自己的创新能力。附:练习题一.选择题1.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2.对工商业的改造反映了我国某一历史现象。它出现在()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3.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三大改造”完成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4.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是在()A.1955年B.1950年C.1953年D.1956年6.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A.1950年B.1954年C.1956年底D.1978年7.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9.党的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0.下列关于“三大改造”评价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结。④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A.①③④
本文标题: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23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