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春望》说课稿最新4篇
好文档,供参考1/31《春望》说课稿最新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春望》说课稿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春望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好文档,供参考2/31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一、作者介绍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好文档,供参考3/31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1、老师先泛读一遍,然后出示幻灯片,认读生词溅()抵()搔()浑()胜()簪()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3、齐读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一)简单讲一下律诗,律诗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好文档,供参考4/31(出示幻灯片,逐句翻译诗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城:国都指长安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感叹溅泪:落泪恨:悲伤惊心:心惊、害怕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好文档,供参考5/31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连:连续三——复数,几个月抵:值,相当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好文档,供参考6/3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白头发,搔:抓短:稀疏浑:简直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簪:簪子(注意写法)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四、感情基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好文档,供参考7/31(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五、主题探讨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六、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七、迁移拓展: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课件显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好文档,供参考8/3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喜极而泣归心似箭。(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学生有感情的齐诵《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朗诵)写一写(可以是作业):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是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一首是那样的喜悦,喜悦到放歌纵酒、喜极欲狂。那是因为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怀着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由此可知: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同学们,如果你们也希望能写出像杜甫这样流芳百世的篇章,那就请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写几句话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吧(最好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要求真情实感,不要求格式与押韵。)春望教案【第二篇】好文档,供参考9/31春望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2、理解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情感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满富诗意的季节。在春天有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丽;有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喧闹,也有着“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的温暖与舒适。然而,几千年前的一个春天,诗人杜甫在长安究竟看到怎样的景象呢?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2、理解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情感的写法。三、诗人及背景简介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好文档,供参考10/31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756年六月叛军攻下唐朝都成长安。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四、朗读诗歌1、学生自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把握好感情基调。2、学生起来展示朗读。3、齐读诗歌。五、诗歌赏析1、诗人在本应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好文档,供参考11/31地,林木苍苍。)“国”是指都城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忆昔开元全盛时,”“冲天香阵”“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但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只剩山水。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这里的“草木深”写出了长安城内杂草丛生。因此,这一句是用“山河在”、“草木深”反衬了长安城的残破和凄凉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2、看到残破的城池,疯长的草木,作者内心的伤痛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看到盛开的繁花和婉转的鸟鸣,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慨?如何理解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怀时局,看到花开不禁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得心惊。一说这是反衬的手法,诗人为国家残破和亲人离别而伤愁,所以看见繁花烂漫,反使之痛苦流泪,听到鸟鸣也感到心惊。另一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者虽然有别,但是精神却能想通,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都是为了表明诗人感时之深,恨别之切。3、这一联在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好文档,供参考12/31结构上以“感时”承上,感伤时局的动荡,“恨别”启下,怅恨离别之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4、战争不仅带来了破坏,还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给诗人带来离别。你怎么理解颈联的内容?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连三月”写出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写出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5、在忧虑国家,感怀时局中,诗人的心绪是烦躁不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忧虑国家、烦躁不安、伤心悲痛、白发苍苍等形象。7、再次朗读诗歌。六、小结相信学完这首诗歌我们都会被作者那忧国忧民的精神上所感动,也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学习杜甫心系天下的博大情怀。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诗歌。2、将《春望》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好文档,供参考13/31春望的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2、品味诗歌的美点。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
本文标题:《春望》说课稿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34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