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化学教案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3九年级化学教案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九年级化学教案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九年级化学课程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2、过程和方法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从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在合作中激好范文解忧愁2/1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课题安排在学生学习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之后,是对化学反应的后续学习,又是化学方程式等内容学习的基础,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三、教学设计思路(一)课前准备1、在课前就进行实验分组,将实验能力强和实验能力弱的同学混合搭配,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2、布置每个实验小组先对学案中的四个实验方案进行探讨,对实验内容和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有个大致了解。好范文解忧愁3/13(二)教法选择直观性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练习法等。(三)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观看实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发现学生验证实验、探究交流动手画水分子分解图、突破难点知识活用、小结反馈。以实验为主,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验,在发现中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练习、小结反思”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的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方法。四、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第1步创设情境、设疑激趣)[课时引入]演示实验1、火柴燃烧2、酒精燃烧[设问]火柴燃烧后留下灰烬而酒精燃烧后什么也没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好范文解忧愁4/13的质量总和有没有变化呢?倾听学生的见解(第2步实验探究、引导发现)[实验探究]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引导]1。称量时天平应注意调平;2。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一部分沙子;3。玻璃棒烧红后往锥形瓶中塞时动作要快,塞子要塞紧,不能漏气。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天平的变化。[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用于实验,用定量的实验法研究_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第3步验证实验、探究交流)[提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其总质量到底是增加?不变?还是减小呢?如果你们按照学案上的四个实验设计方案中任选其中两个再进行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又会是怎样呢?与老师刚才所演示实验的结论是否相同?教师巡视指导[提问]每一小组获得的结论相同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有个别小组的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设问]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着质量不守恒?实验好范文解忧愁5/13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相矛盾?[追问]请同学们讨论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第4步建立模型、突破难点)[设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让同学们用图画方式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的变化情况(第5步知识活用、小结反馈)[练习]让学生做学案中的练习,在学生做完后进行练习讲解。[小结]谈谈本课题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与启示?[教师评价]1、通过本课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解释反思。2、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实验分组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的猜想有: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好范文解忧愁6/13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观察、听讲、思考][小结]天平最终还是保持平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倾听。[实验与探究]方案一: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实验小组任选两个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小组内讨论学案上的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并根据所做实验完成学案中的表格。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析与交流]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所得结论,组内分析原因,组外交流实验体会。[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措施。[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1、方案三中的天平不平衡是因为盐酸与碳酸钠粉好范文解忧愁7/13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了,方案四中的天平向左偏转是因为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反应前并没称量二氧化碳的质量。2、如果设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杜绝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天平指针就不会偏转了。3、无论是密闭还是敞口系统,质量守恒的规律都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学生欣赏动画[学生分析、交流、发言][归纳]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练习]做学案中的基础题及提高题[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设疑引入帮助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形成初步意识,为后面分组验证实验打下基础。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也能够像化学家一样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亲自动手,象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从而感觉科学探究的神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激发好范文解忧愁8/13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追求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氛围。利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情境,及时进行分析,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正确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发展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辩等多种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用图画方式展示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遇到的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初三化学教案2↑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在此反应中哪种物质得氧?发生了什么反应?具有什么性质?而另一种物质呢?在此反应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好范文解忧愁9/13听老师讲解对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三。碳的还原性+2CuO△2Cu+CO2↑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CO2高温2CO炼铁,介绍此反应的实际应用。记录笔记看多媒体播放的资料理论应用于实际,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本节课知识重点。整理笔记及时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用途利用碳的什么性质?1、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这是为什么?2、用煤取暖3、用焦炭炼铁思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好范文解忧愁10/13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交流,提出希望。学生谈心得体会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三化学教案3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教学起点分析: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好范文解忧愁11/13[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好范文解忧愁12/13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初中学习方法?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好范文解忧愁13/13[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板书]水由固→液→气时分子数目分子间的距离不变改变分子大小分子的排列方式[问]这样的变化是变化还是变化?[生]物理变化[投影]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问]这是什么原因?
本文标题:九年级化学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34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