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关于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问题
i人口人才人事(第一期2006年4月25日)总策划: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总编辑:崔丽本期责编:赵莉娜ii目录卷首语...........................................1职业化之路.......................................2张维庆论职业化建设...............................................................................................................2推进职业化干部队伍建设.......................................................................................................3人事动态.........................................8首次全国人事科研年会在京召开...........................................................................................8人口园地.........................................9人口术语...................................................................................................................................91卷首语什么是职业化,如何从传统的机关干部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计生工作人员,如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职业化干部队伍,如何更好的配置人才,实现资源最优化……“三个代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指引下,干部队伍的职业化,深化人事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机关单位中重要的任务,这些命题似乎基本没有模式可寻,也没有标准可以参照。本刊尝试将通过编者、作者、读者的互动,着重对中国的干部职业化问题展开讨论,探求国家机关单位人事人才的职业化之路。2职业化之路张维庆论职业化建设(摘自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建立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人口计生系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什么要提职业化,主要是形势发展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对我国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新目标。没有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干部队伍,不可能完成历史赋予的这一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职业化就是科学分类基础上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用职业化这个词是因为我们人口计生事业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职业。它包括五支队伍,不是一支队伍。这就是行政管理队伍,宣传咨询队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队伍,群众工作队伍和产业开发队伍。只有这五支队伍优势互补,共同努力,才能把我们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任务完成好。所以我们在做“十一五”规划时,提出高素质、职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3推进职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崔丽郭伟华我国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少生3亿多人口的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和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奇迹的创造很大程度归功于我们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进入新世纪,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依然艰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人口安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统筹解决好人口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我委的更名和职能拓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方法和内容将发生深刻变化,统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将成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在素质、能力及专业化程度等诸多方面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赋予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新的内涵,为建立新机制、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综合解决人口问题提供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行重新定位、规划和调整。具体思路是:继续发扬人口计生精神和传统,全面加强干部的能力建设,调整和优化干部人才结构,探索和完善干部职业化发展道路。一、推行职业化制度是未来人才发展的主要趋向知识经济的兴起突显了科学技术竞争力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而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制的关键时期,加速国家产业现代化和提升产业竞争力,需要雄厚的人才支撑,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4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人才支持。这是知识经济对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开发中国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历史机遇。但是,我国职业化制度体系尚不健全,规范行业的职业化标准和制度尚未形成,以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尚未建立,我国人才的职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有2500万人通过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因职业化教育定位于初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所面对的群体在数量和层次上都是有限的,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本身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实现市场认可的准入制度,因此职业准入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又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涵盖面不够宽泛,对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中国入世后的许多新型岗位和新的就业问题缺少相应的职业准入标准等。推行职业化制度是未来人才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完善职业制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中国特色的职业发展体系,对于提高劳动人口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二、以制度创新推动干部的职业化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必须着眼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对干部人才的总体需求,制定并实施职业化人才规划与培养制度,逐步实现干部职业化与制度建设的同步发展,是创新并建立符合具有人口和计划生育行业特征的干部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1、职业化分类。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探索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发展,大约需要分两步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第一步:针对公务员队伍13万多人,其分类遵循《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按照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等三类。这种根据不同类别实行分类管理的原则,扩大了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空间,能有效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与科学管理水平;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事业编制的33万多人,以突出体现行业特色的人员为重点,将这部分人员划分为: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技术与生殖医学检验、咨询服务、人口统计等四类,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四类人员的职业化建设。第二步:第三个五年计划全面推开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全面提高全系统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所有干部5的职业化程度。进行第一步职业化发展的四类人员以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主,因为健全的,融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石,承担着为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等工作任务。其“三位一体”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县和中心乡服务站能够形成一整套的政策宣传、人口统计、汇总分析、咨询解答、生殖医学检验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机制;实现行政机构和服务机构任务目标统一、统计信息共享、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管理服务互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2、建立各类别职业化标准。人才合理的职业化培养和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才实现专业化的关键。然而,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工作要求的职业化队伍,需要建立行业规范。为此,必须探索创新,突破不利于人才职业化的体制和制度上的弊端。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职业化发展道路,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推进机构设置的标准化,特别是尽快解决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化、装备标准化和人员标准化问题。要根据行业职业类别用1—2年制定各层次各类别的职业标准。针对系统特色的人员分类,如: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技术与生殖医学检验、咨询服务、人口统计等四类,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成立的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每一类人员制定高、中、初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在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中,要坚持将行业规范引向市场,要坚持将标准及级差的设定纳入国家标准化规范,体现出国际化水平,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准的职业人员。3、建设职业化教育体系。建立各行业职业教育体系,走职业化道路是未来人才培养、规划的具有战略性的发展方向。随着职业化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针对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内容建设等方面将需要制定系列系统性强的标准。职业化教育将进一步规范目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并逐步以评估职业化程度来取代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学时学分要求。因为相应的职业标准使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培训评估问题变得相对易于操作,评估操作的瓶颈会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完善而被打破,评估具有了权威性和科学性。进行职业化分类后,各类人员根据职6业标准接受针对性强的职业化教育和培训,职业化教育体系更具计划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致力于建立职业教育是充分发挥已有的培训资源,拓宽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渠道,建立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网络。职业化教育有待于继续深化和研究,探索的过程是深化的过程,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化人才发展规划,应作为“十一五”期间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重点工作。4、实行职业资格制度。要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干部队伍的职业化程度,必须建立各类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力争使系统干部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和国家统一的分类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明确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执业资格制度的区别。职业资格是涉及事业发展的具有公共利益的国家或行业强制性的资格,是具有行业特征,按行业特点划分类别的资格;职业资格等级是对职业行为的限制,不和工资待遇挂钩;职业资格体现在行业队伍总体建设规划上是具有全面性和统一性,体现在对个人的价值上具有多样性,也就是一个人可以具备多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面对群体是各个层面的各类人员,而不仅是指具有职称资格和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在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变化是:在职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了严格的规范;新聘用人员准入有了系列标准;后备人才队伍的规划、培养和储备有了科学的部署;人员结构的优化有了总的发展方向。三、以干部的职业化发展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52万的庞大队伍,承担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时代重任,适应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处于工作转型、机制创新、思路转变、职能拓展的特殊历史时期的要求。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职业化队伍建设涉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全局工作,事关人口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应按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目标,7以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的观念为核心,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历史地位,深入研究干部队伍的建设规划,尊重人才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系统干部的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形成和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人口和计划生育特色的职业化队伍,是全面提高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治
本文标题:关于职业化队伍建设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4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