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范•黄会香•2017年2月4日主要概况•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况•2.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3.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4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置2016年我院职业暴露发生状况•针刺伤14例•洗消器械损伤3例82.3617.64职业暴露类型2016年我院职业暴露发生人群•医生1例•工人1例•实习生3例•护士13例5.885.8817.6570.59人群分布医生工人实习生护士2016年职业暴露暴露源类型•血源性疾病•暴露5例29.41•非血源疾病•暴露12例70.59血源性疾病暴露5例非血源性疾病暴露12例29.41血源性疾病暴露5例非血源性疾病暴露12例29.4170.59什么是医院感染职业暴露?•人员: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情景: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途径: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血源性病原体的定义?•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体液:是指精液、脑脊液、阴道分泌物、滑囊液、•胎盘液、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羊水、口腔科•操作时的唾液、其他被污染的体液或不能与体液区•分的液体。职业暴露的常见相关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不同体液病毒含量•含病毒量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含病毒量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针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程度•HBV感染率6%~30%•HCV感染率1.8%••HIV感染率0.3%••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不同暴露途径的感染机率•针刺伤后接触污染血液:0.3%•眼、鼻、口腔粘膜暴露:0.1%•皮肤接触污染血液:0.1%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1.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分离针头;•2.锐器处理、废弃物处理;•3.外科手术缝合……;•4.回套针帽;•5.血标本放入试管;•6.器械传递、器械清洗、器械整理。预防血源性感染,对病人,我们已经做了很多•1.医院布局及硬件设施的改进;•2.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3.产妇、输血、手术前常规检测HBV,HCV,HIV等;•4.血液透析器一次性使用;•5.软式内镜活检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6.便携式血糖仪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7.消毒﹑无菌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供应;•8.对医疗废物收集与运送规范的制定;•9.安全注射。锐器伤高发环节•1.个人防护意识淡薄,不使用相关防护用品,不遵守操作规程;•2.紧急抢救时,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3.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在一次性器具用后处理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4.手术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被利器刺伤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5.供应室人员在清洗器械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6.医疗废物收集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大。对于职业暴露我们存在的问题•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对职业暴露防护重视不够•培训效果不佳•日常操作规范(SOP)执行不到位•不知晓暴露后处置•报告:程序较复杂,不知晓程序,不愿意报告预防血源性病毒传播方法•安全教育•标准预防•安全操作•注射疫苗•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要求所有的人体体液和分泌物均被视为有•血源性病原体(如HIV,HBV,HCV)感染的可能,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使用具•有安全性能防护用品。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气飞沫)。标准预防措施•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戴口罩•穿防护衣•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洗手•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洗手——两前三后戴手套•1.暴露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有破损的皮肤,及其污染的物品时;•2.严重污染时需要更换手套;•3.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4.皮肤有破损时,建议戴2副手套;•5.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6.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不论洗手或擦手。戴口罩•1.N95口罩:过滤95%颗粒,对病毒•有阻隔作用,用于结核、水痘、麻疹等;••2.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过滤90%颗粒;•3.棉纱口罩:防病毒过滤效果只有20-30%。防护眼镜、面部防护罩•1.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必须使用防护镜、面部防护罩、口罩;•2.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判断,•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3.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的•发生率较高。穿隔离衣•1.防水,否则应在外面加穿防水围裙;•2.应注意保证能遮盖全部的衣服和外露的皮肤;•3.保持隔离衣里面及领部清洁,穿隔离衣时勿接触面部等;•4.污染时应立即更换;•5.使用后应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6.不能重复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环境安全•1.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2.在清洁基础上,适当消毒,保证落实;••3.工作环境光线充足;•4.尽量集中清洗,清洗时工作人员尽可能离开工作区;••5.消毒剂浸泡器械,随时加盖防止消毒剂挥发。安全处置废弃物•1.使用利器盒;•2.减少对锐器的处理;•3.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4.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5.不要人工分离锐器;•6.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7.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操作注意事项•1.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2.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3.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回套针帽,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应使用单手回套法;•4.不要将针头等放入过满的利器盒(3/4);•5.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6.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操作注意事项•7.在进行侵袭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8.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9.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钝化•针具和U形针具等;•10.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11.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等器械处理;12.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各类防护用品的佩戴•请看我院护理技术操作组的老师为大家演示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置暴露后预防处理•1.伤口处理;•2.暴露情况报告;•3.感染风险的评估;•4.暴露后的预防治疗。•恰当的治疗,随访和心理咨询职业暴露后的处理•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暴露后,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液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消毒创面,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或缝合;•※一挤二冲三消毒,必要时包扎。报告•1.及时报告科室负人,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2.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向感控科报告,报告内容同上。HBV暴露后预防•1.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阴性或抗HBs滴度低(10IU/mI),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U和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6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3个月、6个月检测乙肝两对半;•2.暴露者HbsAg和抗HBs阳性或抗HBs滴度高于10IU/mI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用药时间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HCV暴露后预防•1.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干扰方案;•2.暴露者抗-HCV(-),即时进行3天的抗病毒治疗,同时在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抗-HCV,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梅毒暴露后预防•1.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单次肌肉注射;•2.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500mg,4次/d;连用14天•、强力霉100mg,2次/d,连用14天;头孢曲松1g/d肌肉注射,•连用8-10天;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3.于暴露后6周、10周抽血监测复查。HIV暴露后预防•1.HIV暴露后,应立即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和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用药方案;•2.预防性用药: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预防性用药(2小时内用最好),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用药疗程为•28天。HIV暴露后预防•3.有文献报道: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48小时•内用药50%保护,72小时内用药25%保护;•4.于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抽血监测复查。心理咨询和保密•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单位或个人均应做好保密工作。•进行恰当的心理咨询、随访。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