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共生型”校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升级与重塑
“共生型”校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升级与重塑建立绿色规范的制度生态是保证学校内涵建设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建设何种制度、如何实施制度是学校制度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的出台体现了国家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决心。对学校而言,强调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双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学校需及时调整观念、创新思路、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有效利用“双减”契机,营造“共生型”校园生态,丰富学校育人内涵,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共生型”校园生态的概念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按照共生理论,世界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校园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所提供的物质环境和资源配置,所推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等组成了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学习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能够造成明显的影响;而受教育者在特定情境下所采取的特定行动又影响与改变着自身和他人的身心发展和现实情境。因而,校园是一个“n维空间的生态因子构成的综合网络”。因此,学校应在“共生”理论的视域下建立绿色校园生态,这是由多维的空间和多元因子构建的,汇聚制度与内容、环境与文化、关系与交往、物质与精神、行为与心理等为一体的呈现方式,即制度生态、课程生态、人文生态、再生生态互相交融、循环生长的综合性生态系统。二、“共生型”校园生态是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要1.“双减”政策下师生、家长等的现状调查“共生型”校园生态是否适合大部分学校呢?选取区域内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学校进行了多角度调研,调研对象既包括省级模范学校,市、区级示范学校,也包括高校周边实验学校及乡镇学校,调研对象基本兼顾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段的不同类型和层次,因此本次调研的对象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本次调研中,共发放教师问卷1250份,回收1250份,有效率为100%;共发放家长问卷2500份,回收2500份,有效率为100%;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回收2846份,有效率为94.87%。受访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6.11%,女生比例为43.89%。其中一年级学生比例为17.33%,二年级为18.21%,三年级为16.77%,四年级为16.12%,五年级为16.72%,六年级为14.85%,基本涵盖了各个年级的小学生。另外,本次调研还采用了实地考察的方式。主要通过深入集团总校及其他成员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从“双减”后学校的校园管理、工作布置、有关成效等方面深入研究,用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综合性实践调研。除此以外,辅以座谈交流的方法使调研结果更为科学。调研期间,多次召集本校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参与座谈会,交流想法与意见。此外,组织本教育集团其他成员校教师代表进行访谈,听取意见。2.基于现状调查的“共生型”校园生态之适切性分析(1)解决家长焦虑,服务社会的需要调研表明,“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学校虽做足了前期引导工作、解释沟通工作,但仍有87%的受访家长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焦虑。让“双减”政策真正发挥效果,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双减”的福利,需要学校进一步细化制度的落地措施,稳步推进,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创生良好的“制度生态”。以“制度生态”作为减少家长焦虑的抓手,将“课程生态”的创设作为减少家长焦虑的手段,并以“人文生态”与“再生生态”的构建作为保障,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与育人生态,以此消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福利,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稳步推进。(2)全面发展学生,提质增效的需要“共生型”校园生态中的“课程生态”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双减”政策对学校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利用好国家课程、开发好学校课程,进行有所创新的课程建设,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为学校的内涵建设提质增效。(3)缓解教师压力,学校成长的需要教师是学校落实相关制度、提升课堂教学、优化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双减”政策在减轻家长负担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时间变长了,工作容量加大了。调研发现,就教师工作时长而言,“双减”政策实施后,虽学校出台了弹性下班制度,但选择“每周内有超过三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的有97.2%;其中,有43.1%的老师选择了“每周内有超过三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还有50.9%的教师“每周内有超过三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双减”政策的软着陆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努力与无私付出。缓解教师的压力,更好地做到科学分析、理性管理,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期待,呼吁着学校关注“人文生态”的建设,只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氛围,才能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4)形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多维性、融合性是学校“共生型”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制度生态”是其基础,“课程生态”是其支柱,“人文生态”是其堡垒,“再生生态”是其横梁,四类生态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既各自发力,又相互作用。“双减”政策下,“共生型”校园生态的建设是学校形成绿色、和谐校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地进行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三、“共生型”校园生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1.建构绿色制度生态,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建立绿色规范的制度生态是保证学校内涵建设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建设何种制度、如何实施制度是学校制度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1)“正确导向”确保制度生态科学规范正确的思想、政策导向是确保学校制度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以“双减”政策后的学校制度建设为例,学校制度建设只有以“双减”政策为实施依据,以相关规定为建设准绳,才能进行有效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生态”。同时,学校的有效制度建设还需建立在合理性、合法性、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国家意志、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地方经验,学校校情、学生学情及教育领域基本规律的科学、规范、长效的绿色“制度生态”。(2)“顶层设计”保证制度生态有效建设学校制度建设与学校内涵的变革及发展、学校生态的生成与变革密切相关,因此,健全校园“制度生态”需要以“顶层设计”为抓手,自上而下地组织建设网络,从规划制度建设计划、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入手,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成立“制度建设规划组”“制度实施督导组”“制度调整反馈组”等,用多种形式进行“制度生态”建设。当然,“顶层设计”并不是绝对的校长领导制,学校制度的制订、实施应建立在民主、公开的基础上,建设合法、合规的制度确立、实施程序,确保制度生态得以有效生成。(3)“联动实施”助力制度生态高效发展研究表明,制度实施供给力的完善与制度实施执行力的加大是当前学校“制度生态”建设的着力点。制度相关的群体(即相关制度建设、实施成员)的认同感、接受度对学校制度建设具有关键意义。他们的认同感、接受度与学校制度是否与其自身需要和追求相匹配呈正相关。因此扩大制度建设、实施相关人员范围,形成制度“联动实施”机制尤为重要。“联动实施”机制则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实施机制,即以“普通教师自制—分组互相鉴赏—制度团队督导”的形式开展制度建设。其实施人员的多样性决定了制度生态建设需要民主、合理、融合、开放,在实施过程中既能加大制度执行力,又能凸显制度的权威与效能。同时,“联动实施”型制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更能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度执行时加大执行力度,做到“照章办事”;充分发挥学校制度“硬”约束的作用,助力学校“制度生态”高效、持续发展。(4)“适时更新”促进制度生态稳步提升事实表明,无论多么完美的制度设计都有缺陷,无论多么细致的制度实施总有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制度规划者、确立者、实施者在实施制度的过程中一要有道德自律的精神主观认同,二要有不断反思、适时修改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弥补学校制度的缺陷,真正保障学校“制度生态”得以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从而促进学校“制度生态”的稳步提升,实现学校健康、和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2.建构创新型课程生态,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双减”政策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如何提升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如何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过程性评价?如何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如何增加课后服务供给,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这些都是“双减”政策对学校的课程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构建“双减”政策下的创新型课程生态,才是支撑学校内涵发展、激活学校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1)“核心理念”:课程生态建设的首要方向“双减”政策,实际上是一项针对校内外的双向治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业布置要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学习要更好回归校园”都是《意见》中所明确提出的,特别是9个“严禁”、15个“不得”更为学校课程生态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在原有课程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核心理念进行提档升级。特别是“双减”政策后学校应对原有的课程建设进行重新衡量与思考:如何通过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通过课程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如何通过课程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如何通过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加学生的课后服务供给?从而细化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核心理念。必须强调的是,支撑学校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应建立在国家意志的基础上,以全面发展学生为主要目标。各学校的核心理念可以根据学生具体学情、教师具体情况、学校具体特点进行定位。确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开设和实施的理论依据与实施主线,是课程生态建设的首要方向。(2)“多元建构”:课程生态建设的主要路径“双减”政策对学校的课程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意味着学校应对已有课程进行多元建构,基于“双减”政策对课程进行智慧设计,在提高课堂效率、用足用好课堂时间上下功夫;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习惯自律性上下功夫;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上下功夫。学校应在立足国家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努力打破原有课程的局限与学科堡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教师的特长,开发与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如开设“生命与成长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开设“文化与探索课程”,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愿意成为最好的自己;开设“体验与实践课程”,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提供与其心智发展水平相当的实践体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践活动中问题的能力上。(3)“完善评价”:课程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等于降低教育质量,因此,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尤为重要。一是要让评价回归教育本身。学校应从建立全面、发展、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入手,将教育评价指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二是要丰富过程性评价。学校应将过程性评价做细、做实。如,通过“课堂表现评分”“每周最优评比”“月月新人”等方式形成过程性评价资料;通过“课堂小老师”“作业审判员”“好习惯超市”等多种评价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通过“班级优化大师”“学习银行”等新型科技载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从而提高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过程性评价还应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如此才能形成全面的发展性评价。三是要建构多元化评价系统。把原本单一的学科成绩的评价转向学科能力的评价,把原本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的评价转向知识应用的评价,把原来的技能重复训
本文标题:“共生型”校园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升级与重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60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