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3篇
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3篇【导读】这篇文档“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1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以一名省招教师的身份回到家乡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三年有余。踏上讲台,任教以来,我积极履行教师的职责,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自查如下:一、良好的政治思想表现及满怀激情的工作热情以满怀的激情和热情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赏识,爱护每一个学生一直是我工作的特点。三年来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我一如既往的用真诚换来学生们的喜爱。在工作生活中与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做到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学习。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国培学习,并且认真记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学习中我学到了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的课堂理念,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收获。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从工作以来,我在一直在陈店镇陈店中学任教,同时担任班主任。认真工作,教书育人,传递知识。用真诚和热情去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做好一个学生喜欢,同事喜爱,领导满意的真正的好老师。三、较好的工作成绩由于我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任职以来,所带班级各方面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安全卫生、读书活动也都进行的有声有色。认真工作同时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我所在的课堂,孩子们学得很快乐。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以前对履职尽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多点、繁琐点,就会有些负面情绪,降低了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二是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有时也参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三是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开展的不够深入。五、存在问题的原因上述在思想、工作上暴露的一些问题,有其客观因素,但也存在主观认识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重事务,轻学习。墨守陈规、保持现状,认为自己身处基层主要是抓好工作落实,不要求有多高的理论水平,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从客观上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二)、重安排,轻要求。在工作安排上,强调每项工作都要做好。但在具体落实上,没有用一流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自己的工作。六、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一)、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时刻把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要进一步自觉接受老师监督,保持履职尽责本色。在工作中,将一直努力秉承“敬人、敬业、敬学、敬事”的工作态度,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自己的承诺。(三)、加强在专业知识、教学研究上的学习,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四)、对学困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能健康地成长。(五)、履职尽责,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做到面对学生,无怨无悔。面对领导,决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六)、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三年工作生活中,我带着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我与我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过程虽然艰辛,但所得却将受用终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履职尽责敢于担当2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今年2月份,在冬奥会举办地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总书记阐述了他的执政理念,他有两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句是时间到哪里去了。习总书记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第二句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当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围绕我们既定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担当?简单地说,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担当就是自觉的承担起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自觉行为,所谓“自觉”,就是要自己有所认识并主动去做。让担当成为自觉,就是要主动认知、接受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担当是一种精神追求,担当精神既是一种对人民、对党的事业、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又是迎着风险上、克服困难走、不为绝境惧怕的大无畏精神;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1的重要要求,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主席强调:“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可见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之一,自觉担当,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勇于负责的态度。主动认知,勇于接受,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所在,是强烈事业心的表现,也是一种严峻考验,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和党性原则。从现实要求看,领导干部敢于担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重任面前敢想敢干。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出发,带头做尊重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光明磊落、襟怀坦荡的人,全面了解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推进工作的科学思路和对策,勇挑重担,履职尽责,奋力争先。二是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直面挑战、一往无前,不畏首畏尾,不瞻前顾后,有冲劲,有闯劲,能够直面挑战、开拓进取。三是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干事创业难免会遇到矛盾和问题,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领导干部发扬知难而进、勇于负责的精神,不回避,不迁就,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碰硬,能够冲在一线、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四2是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不犹豫,不退缩,不观望、不停步,善于科学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特别是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坚持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旗帜鲜明的进行抵制和斗争,不搞庸俗的好人主义,不做麻木的“稻草人”。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推进,必然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改革创新的事业注定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共产党人:他们充满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在不断破解难题、战胜挑战中去夺取一个个新胜利,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层出不穷,任务非常艰巨,这样的形势面前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显然,那种暮气沉沉、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干部,是难以胜任这样的历史重任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敢于担当的精神?近一年随着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大批干部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心态失衡,在工作中自行弱化了责任、消解了担当。责任担当缺失的主要表现,或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3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作为带头人、领路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不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工作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领导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考验的是干部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品德。现在年轻干部中间,除了实践经验有些参差不一外,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多不相上下,关键是要看其品德和作风。领导干部如果心底无私、克己奉公,以闻鸡起舞、夜不能寐的精神和意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多为人民办实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敢作敢为、不计较个人得失,就往往能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辟出一番新境界。如果领导干部成天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沉醉于所谓个人的“人生规划”,甚至担心因为触及矛盾得罪了一些人、丢了一部分选票而对问题不闻不问,一切为着一己之私在盘算;干事耍花架子,哄上欺下,忙碌那些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改革创新也就缺了底气,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确保可持续发展。考察一名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往往不是在风和日丽的平常时期,而是在困难和挑战袭来的关键时刻。有的领导干部见到一些棘手的、甚至要冒一定风险的问题时,考虑的不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是个人得失,反映在行动上便是退避三舍,或者“绕道而行”、模棱两可;问题和矛盾不仅没有解决,有时还因为坐失最佳化解的“窗口”而成为老大难。不敢负责、不愿担当的问题,是“私”而忘“公”、个人利益至上的一种本质体现,是党性不纯、动机不正的表现。可以这样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一名好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德和作风。如果领导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都不敢站出来,人民群众怎么会跟你走呢?自去年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以来,我们像紧螺丝一样逼迫着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完善严管党员干部的各项制度。应当说,问责惩处制度仅仅是一种手段,解决不让党员干部违犯规章制度的问题。但是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不违犯规章制度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敢做敢为,担起事业的重担,用尽全力去创造个人的业绩、社会的财富、民众的福祉。我们要担当突破重任,做群众的当家人,以“突破瓶颈”为己任,把困难扛在肩上,把目标抓在手中,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上项目,让人民早日过上好日子。我们要担服务重任,当群众的贴心人,从不适应、不适合发展的地方改起,用真心换得赞许,用真情赢得支持;我5们要担创新重任,当群众的领路人,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于争先,走在发展最前列。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领导干部勇于负责任、敢于担当,是党性要求,也是思想境界,这不仅能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意志,更能鼓舞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第三个问题:领导干部应当怎样担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办上下推动工作态度积极,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基础还不够稳固,“四风”反弹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成绩不能估价过高,特别是市委、区委领导指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干部的思想认识看,一些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理解有偏差,凡事以不出事为原则,不积极履职、不认真干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守成守旧,工作上自足自满,自我感觉良好,在根除原有不良作风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作风问题。从群众的角度看,群众最关心的是活动中形成的良好风气能否长期保持,建立的机制制度能否严格执行,作出的各项承诺能否一一兑现,而这也正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并努力做好的工作。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保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毅力,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兑现好作出的承诺,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积聚的精神能量转化为推进作风建设6的强大动力,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一要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胆识决定气魄,干事创业难免会遇到矛盾和问题,实际上,很多问题只要勇于担当,敢于碰硬,不仅能解决,而且能解决的很好。如果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大胆开拓创新,缺乏勇于面对的信心和勇气,其结果必然是退缩不前、贻误时机,就不可能发展出新路子、打开工作新局面。我们有的同志在面对繁重任务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总是强调客观条件的短板,这也做不成,那也不能做,思想畏难,怕这怕那,遇到困
本文标题: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报告教师履职尽责自查整改措施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63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