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广君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四、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策略五、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条件保障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原则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经济——自然——社会——人的共同发展。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人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承担者、推动者,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内涵。高等学校培养的、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专业技能,在工程、技术、文化、教育、管理、生产、服务等岗位上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的人员都可以称为应用型人才。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适应岗位职责发展的要求、适应岗位变化的要求,在长期的人生阅历之中,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业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地取得显著的业绩,为推进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断地提高。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首要的基本功能。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现代教育的功能也必须转向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杨福家校长指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学习者蕴蓄在其内心的天赋,经科学的引导,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爆发,这是现代教育的最淳朴的功能;现代教育教会人去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充分利用好机会,甚至主动地去创造机会、争取机会。从而实现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1978年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2001年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2002年,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要有持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些要求,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是人才的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打造特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当前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和明智的选择。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七)注重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是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基础教育对人才成长的一种新的认识:“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这是学校给自己的定位,是学校为自己确的定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为自己的学子提出的努力奋斗的目标——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的新认识: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使命不可仅仅局限于实现学生就业的目标,而是要培养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所应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一、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同济大学校长裴钢指出:“过去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他的知识和具有的技能。但是,大学能不能提供一种更强有力的力量”,“让学生能够应对整个人类发展和全球变化的挑战?这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2]这种力量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培养目标也可以称为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一般包括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培养体系是指根据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等。培养过程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可包括时间过程、空间过程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文件的制定、管理工作的实施等。总体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原则:(一)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坚持理念创新原则。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生源的特征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合理地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理念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辩证法,符合教育规律,特别要符合人的发展的规律。要创造性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体现发展的意识、辩证的意识和改革的意识。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培养体系从优化、突出应用性原则。专业结构布局要从优,专业的内涵建设要从优,课程体系要从优。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构建起以应用性专业为主体的学校专业设置体系。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培养过程多样化、注重实践性原则。在时间过程、空间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培养,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多样化。培养过程要与基层岗位实际工作和一线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实践环节。二、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四)培养机制人性化、强调教育性的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人的发展。培养机制要坚持教育性的原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启发、引导、激励的教育思想,评价要客观、结论要公平。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又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质量水平。综合素质质量水平高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各类素质质量静态水平相对为高水平;第二,各类素质质量水平呈现均衡状态;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各类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四,各类素质质量可持续良性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任务和总体目标,就是有效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质量水平,也可以说通过教育使人的潜质能够不断地得到激发,从而保证综合素质水平的持续提高。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综合修养水平,具备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振兴的理想,具有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最基础的理论和最基本的、主干的、核心的知识,掌握本专业实用性的知识,了解本专业的一般知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要学好学深学透,要做到扎扎实实,融会贯通。特别要学习知识的应用领域、应用的方法、应用的规律。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通识知识学习方面:要学习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基础知识,了解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自己作为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精神气质。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要特别注意学习辩证法,掌握辩证法的基本应用方法,要具备较强的中国语言文字应用和外国语言文字应用基础。要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要为在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适应、利用自然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应用的意识、乐于应用的情感、勇于应用的勇气,养成应用的良好习惯;“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要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不断地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使自己能够适应工作的要求。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具有创新热情,表现为在进行创造活动的时候情绪振奋;具有创新意志,表现为具有创新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具有优良的创新品格,具有正确的创新动机、良好的道德品质。三、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表现在身体心理状态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具有科学运用三种思维方法——直观运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习惯,增强对于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科学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方法,坚持定期定时参加一项或几项体育锻炼活动,具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健康的体魄。四、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策略基本的教育策略: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质量水平。素质: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具体体现在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等方面,它是人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四、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策略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总是依附于某一种类具体教育活动而发生。没有有效的、统一的方法万能地促进有效地内化,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别。应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经验和体会。四、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策略具体的教育策略:(一)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宽口径”指的是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覆盖的范围要较为宽泛。加强通识教育。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设人文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信息技术类的课程。通识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四、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策略加强本专业学科基础教学。要学习适量的专业基础理论,没有理论就没
本文标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