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品德教学设计5篇【导读】这篇文档“品德教学设计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品德教学设计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七课植树节教学设计冀家沟小学冀荣芳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春游》、《春天的活动》两个主题活动的学习,已经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逢植树节来临,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种植的意义所在,培养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爱护花草树木,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2.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人人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二)能力目标初步了解植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自身做起,不做损坏花草树木的事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和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不做损坏花草树木的事情,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植树种花的意义,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品行。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前准备:1.搜集植树造林、防御风沙、减少洪水的资料。2.让学生搜集和植树节相关的资料以及一些与树相关的资料。活动过程: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1、教师请同学们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2、学生讨论树的作用、好处。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4、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三、表演:我爱花,我爱草1、讨论一下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们做的对不对,为什么?然后说一说。2、老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图中的同学不应该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对花草树木的进行伤害。我们应该“不掐花、不践踏草坪、不在树上刻字、不做伤害小树的事情”。3、根据图中的提示来进行分组、模拟表演。4、思考以后应该怎样做,与花草树木做约定,完成做一做。5、再次评价对错。在公园里,小红摘了一朵花,小亮折了柳枝,小明践踏草坪。大家都说他们做得不对,可小红说:“我只摘了一朵花。”小亮说:“我只折一根树枝。”小明说:“我只踩了一点小草,有什么关系。”6、老师总结:他们当然不对,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我破坏一点儿没关系。很多人都这样做,就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爱护花草树木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爱护一朵花,一根小树枝,一点小草做起,这也是一个人讲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现。还有就是不是只有3月12日才植树,才进行花草树木的保护,我们应该时刻都那么做。四、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1、教师请一组学生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教师请一组学生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实践活动:做一件爱护花草树木的事情附:儿歌:留住小鸟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品德教学设计2《家里的烦人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烦恼,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生活烦恼,并学会一些面对解决家庭烦恼的方法。2、能力目标: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3、情感目标:通过观看家庭录像,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并引导他们将这种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转化为实在道德行为——为家庭幸福尽力。教学重点: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教学难点: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幸福的全家照片,老师也准备一张。发告家长书,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联欢会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一、回忆幸福往事,说说自己的烦恼。1、学生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说说自己家庭幸福愉快的生活往事。2、老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照,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烦恼。3、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家中的烦恼。二、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1、请学生阅读书中第10、11页的两个案例。2、你能发现知心姐姐是怎么帮助他们解决烦恼的吗?3、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身体力行等。4、小组活动:让我们来做知心姐姐。(1)小组内自由选择角色,然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2)双方把交谈的内容记录在书中的空白处。(3)小组交流,评选不组“最佳知心姐姐”,并要归纳出他成功的理由。(4)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最佳知心心姐姐”。三、永远不变的爱1、自由阅读教材中《永远的亲情》。2、学生谈谈体会。3、现在再让我们想想家中的烦恼大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中的烦恼和外面的烦恼有什么不同?4、你发现解决家中烦恼的好办法了吗?5、教师小结归纳。四、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父母1、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中看到了这一点?2、自由阅读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信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3、教师提示一些材料,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离婚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正确面对,就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五、感受幸福、体会责任学习组织家庭联欢会,感受幸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六、让我们都来为家庭献一份爱1、生活像一条河,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旋涡。让我们试着一起走出旋涡,为家庭幸福出一份力吧!2、全班交流你有哪些增加家庭凝聚力的好方法。3、小结:要知道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你的一点帮助,一句提醒,都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他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有可能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关怀中烟消云散!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你的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你的关怀!现在,就用你的一片爱心,来抚慰爸爸妈妈心灵的痛楚,用你稚嫩的双肩,为他们撑起一片晴天。作业:拟一份《家庭公约》大家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家里的烦人事来做知心姐姐永远不变的爱目光投向父母感受幸福、体会责任品德教学设计3《饮食习惯初养成》一.设计意图一个人活得怎么样,生命的质量如何,都与生活有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紧密联系。挑食,偏食都是生活没有良好饮食习惯的表现。而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这节班会,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对饮食,可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的深刻含义。认识到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不可挑食,知道什么是暴饮暴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学习自我控制。2.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兴趣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三.活动形式讲解,讨论,试验四.活动准备气球,水五.活动过程(一)引入班会主题(二)讨论营养均衡1.同学们,你平时喜欢吃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营养吗?我们人体都需要哪些营养呢?2.讨论偏食的不良后果(三)食物过量1.同学们对喜欢吃的食物,你会怎样?吃很多过量,好不好?为什么?2.实验演示(1)同学们,我们吃的东西到哪里了?请学生谈谈自己东西吃多了时候的感受。(2)这个气球就像我们的胃,把绿色气球里灌注适量的水,红色气球里灌注过量的水,让学生用手感受气球。如果胃里装了太多食物,就像装了太多水的气球一样,胀得难受。而且过多的食物让胃很难消化容易生病,总把胃胀得满满的很容易把胃撑薄。(3)将红色和绿色气球放在胸前跳跃,感受两个气球的不同。小结:胃和气球一样,吃太多,胃容易爱伤害,所以同学们吃东西时不能吃得太多,同时吃过食物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四)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可以用《弟子规》里的句子总结一下吗?六.活动延伸让学生合作制订一份健康饮食食谱。品德教学设计4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上册主题一课题3:我懂事了骊城学区第二小学王艳教材分析:《我懂事了》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通过对“温暖的家”这一主题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所了解了,并且对于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抚育也有了感情触动。但学生对于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父母抚育自己、给了自己一个温暖的家的认识层面上,而应该是对父母的工作、辛劳也应有所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进而激发学生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情感。教科书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分为四个步骤呈现:1.首先,展示了小主人公乐乐写的感想,反映了他通过随爸爸到单位一天的经历,体会到父母工作的单调、辛苦,体会到父母为了家庭而辛勤工作着。自己应该怎样报答父母呢?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段文字实际上是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对他们提出的基本要求。2.其次,以调查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去了解、观察自己父母的工作。3.再次,通过对一组图画和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自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日常小事中,表达对父母的孝敬。4.最后,介绍了母亲节的由来,并请学生探究父亲节的由来,是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两个日子,并以自己的方式向母亲和父亲表达爱意。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较之以前,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身体长高了、长结实了,知识的积累逐渐增多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比较娇惯,为人处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关心他人,常常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在父母和亲人们的宠爱下,他们的个性也变得比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从关心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父母开始,引导他们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认识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关心他人的意识,懂得为自己的父母分忧,乐于承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目标: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重点: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做个懂事的孩子。教学难点: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设计理念:本着从学情出发,本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将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营造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创建有效课堂。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二)教师准备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二、引导对比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3.教师小结。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三、交流感悟
本文标题:品德教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7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