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认识负数》数学教案【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认识负数》数学教案【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认识负数》数学教案【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教学过程: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1、水果市场在进货和出货,你们瞧!(课件出示市场进出货的画面)仓库管理员小王对水果进出的情况进行登记,你们觉得他记清楚了吗?为什么?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课件出示数学史)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交流汇报。2、知识老人介绍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你知道吗》)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参考资料,少熬夜!吗?有多少个?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揭示课题:认识负数)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1、教学例1。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认识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0℃2、教学例2。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当中温差很大。吐鲁番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是由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课件介绍海平面)(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的?海平面以下呢?那海平面的高度又该用哪个数表示呢?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1、羽毛球与负数。2、神七与负数。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同学们,生活中的负数还远远不止这些,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留心观察。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1、初步感知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xx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xx年1月21日20时—20xx年1月22日20时)。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3)0℃表示什么意思?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参考资料,少熬夜!2、认识正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预设:①表示存入20xx元;②和-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等,这些数是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负数的发展史,让学生体会负数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在负数发展上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3.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4.通过介绍古代中国认识和使用负数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现了自然数;在具体操作时,以某一单位测量出现不够一个单位时又出现了小数,为了表示两个意义不同但数值相同的两个量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一、自主创造,引出新数。1.师: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班的学生都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这些信息:(1):班级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咱们班这个学期转走了三个学生,转进一个学生。(2):学校图书室转进100本新书,又借出100本书。(3):小明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进银行800元,又取出100元做零用钱。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些量是什么样子的?(是意义相反的量)。要区分相反意义的量,同学们有没有好办法呢?为了清楚地区分是转进100夲书还是借出了100本书,同学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你们真会动脑筋,真会创造。2.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出示数学史课本第四页“你知道吗?”)二、初识负数,学会读写。1.同桌讨论举出相反意义的量,然后用加“+”或“-”的方法来表示。交流汇报。2.介绍课本第4页的《你知道吗?》以及正、负数的读写法。3.你们还能再说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吗?还有吗?有多少个?同学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创造了负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进一步认识负数。4.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负数,用于表示参考资料,少熬夜!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请举例。5生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关板书,并根据板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三、沟通联系,丰富认识。1.教学例1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天气预报,你们知道是用什么来测气温的吗?(课件出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上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课件突出两个刻度10)这两个10表示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数、负数分别表示这两个刻度所指的温度吗?(课件出示显示上海、南京、北京气温的温度计)你会用今天学习的正、负数来表示这些温度吗?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关键要找准谁的位置?零摄氏度也就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什么?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零下温度呢?那0就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2.教学例2(1)出示第3页例2请说说对存折上各项的意思?(指名回答)(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有关意义。(3)同桌互说有关正负数的意义。(4)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它是正数和负数的什么?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链结生活,内化理解。生活中除了温度、海拔高度,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负数。1.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5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2.神七与负数:我国即将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会达到()以上,而背阳面会低于(),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能始终保持在(),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1)21℃(2)100℃(3)-100℃3.产品说明上的负数:食品包装袋上有这样的标记“500+2g”,质检人员拿出5袋后称重后和标准重量比较记录为:+、-1g、0g、+、-3g。+、-1g、0g、+、-3g是什么意思?500+2g是什么意思?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名说说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六、教学反思由于负数在生活中是鲜活存在的,所以本课教学思路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负数,使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回顾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受:一、联系生活学负数。创设有效的生活情景,联系生活学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引入负数概念时,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认识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启发学生说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继而通过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生活信息,使学生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感知负数;这节课真正体现了数学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特点。二、让学生的体验更有价值。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本课教学时为了教师补充了:取走全部余额,该如何表示,使学生对0的认识更为深刻。通过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为整个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认识负数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情景说明: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
本文标题:《认识负数》数学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08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