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
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孔子教学法学习体会【第一篇】孔子教学法学习体会李珂珂3月29曰,在学校的倡导下,我认真地学习了闫合作老师的孔子教学法。培训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孔子这个伟大教育家的独特教育思想。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努力方向:拿备课环节来说,我们平日就存在不少误区。譬如,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大多仿照出版社的印刷的备课模式。学习目标么去了解,知道到什么程度,其实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学生呢?设定模模糊糊的目标,带来的必定是稀里糊涂的效果。所以,不能实现的教学目标定了还不如不定。孔子教学法告诉我们,设定目标要有个原则,那就是是否可检测和是否可应用。想想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对教学讲座时反复使用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还似懂非懂,也就是孔子教学法这么简单几句话,却让这条脉络通坦无比。孔子教学法还要求,在教学中,力争做到让每个学生会学,让每个学生学会,并让学习轻松快乐,让教育简单高效。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教师所教的不应是课程,而应该是孩子。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不能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会犯下本源性错误的认识问题。我们绝对不会也不敢说课程不重要,而是说课程也必须是活生生的,因为课程和我们一样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而不只是知识的符号。综合起来讲,课堂教学一切前因后果都从学生这一点出发。孔子深刻的教育之道,受人尊敬,不愧为万世师表。我要虚心向孔子学习,使自己的教育人生快乐无边!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第二篇】中式教育·孔子教学法中华经典的教育智慧——中国经典千年传承的教育智慧,称为中国方式的教育,简称中式教育。一、中式教育的内涵1、老子教育哲学2、孔子教学方法3、诸子教育思想4、学记教学理论二、中式教育之“中”1.中国,指来源。是以中华经典为源,是中华圣贤教育智慧。2.适中,指方法。中式教育的方法适中于中国文化,适中于中国孩子,适中于中国国情。学、习、教、育四法3.很中,指效果。“中”代表有效,河南话“中不中?”“中!”中式教育效果好:教育变简单,学习变轻松,课堂变有效。4.中牟,指发扬广大地。中式教育将发扬光大于中牟。三、中式教育的领域1、社会教育:圣贤修身法;2、家庭教育:圣贤教子法;3、学校教育:孔子教学法;4、自我教育:圣贤修心法。四、中式教育的目标1、揭示中国经典魅力。2、弘扬中国教育智慧。3、培养有中华文化的人。4、培养有中国智慧的人。五、教育1.教的基本内涵长善为教、有效为教、受教为本2.育的基本内涵长期反复、耐心呵护、自我成长六、学习1.学,觉悟也。2.习,反复务本。•觉的五层能力觉察、觉醒、觉知、觉照、觉悟•悟的五层思维点思维:0维智慧。线思维:一维智慧,改变长度。面思维:二维智慧,改变角度。体思维:三维智慧,改变高度。道思维:高维智慧,改变速度。七、跟《老子》学教育1、少得多惑的人生原则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2.治于未乱的管理原则•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组织教学:不给学生犯错的机会,治于未错。•教学组织:学前习,治于未知。•教育和教训: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3.不言之教的无为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八、跟《孝经》学教育1.言近意远的表述原则•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觉知常在的爱敬原则•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3.顺美救恶的改过原则•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九、跟《大学》学教育1.本末终始的目标原则•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方向:唯一,有对错没好坏。•方式:有限,无对错有好坏。•方法:很多,无对错无好坏,只有适宜不适宜2.知所先后的循序原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3.行成于内的迁能原则•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2•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诚意、正心十、跟《中庸》学教育1.以人治人原则•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2.笃行时习原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3.不以声色原则•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不以声色)十一、跟《学记》学教育1.三喻•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2.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3.五阶次•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4.七纲纪•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5.教师有十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3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十二、孔子教学法教: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学:学而时习,日知月累孔子教学法概括为一二三四五1.一句话:学而时习•学:两种状态:主动学习被动学习两种方式:生成知识接受知识两种效果:学而掌握学没掌握•如何学: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习:“习”就是重复旧知。人的差别,就是“习”的差别。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成就的大小,不取决于学多少而取决于习多少。讲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习法。•时习:当其可之谓时——《学记》•时习三法:温故知新学前习习旧知举一反三学中习习旧习新学以致用学后习习新知2.两件事:组织教学(心中有学生)和教学组织(心中有目标),组织教学做好了会上课,教学组织做好了能上好课。•组织教学:让所有的学生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动作。分为直接组织教学和间接组织教学。•教学组织: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目的和原则最重要。•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老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学设计的原则:时习•备课三备:备学、备习、备知识。•学习三环:学前习--温故知新;学中习--举一反三;学后习--学以致用。•教学设计四条线:目标一条线;思维一条线;知识一条线;例子一条线。3.三种效果:教育变简单,解放老师;学习变轻松,解放学生;课堂变有效,解放家长。4.四条标准:学生学习主动;知识课堂掌握;课堂面向全体;师生幸福成长。5.五个回归:回归学习的本真;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课堂的本真;回归知识的本真;回归学校的本真。十三、闫合作老师语录1.知识是无用的,只有会用才有用。42.任何事向外找原因都是自寻烦恼,向内找原因都可迎刃而解。3.事无对错有是非,人无好坏有觉迷;一件事发生了只是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的好坏对错取决于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和处理。4.世界不是我们创造的,世界的好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5.教育是提升大众的,不是迁就大众的;教育是引领大众的,不是迎合大众的。6.优点是放对了位置的缺点,缺点是放错了位置的优点。7.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某些行为不好;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学生,只是某些行为不好。8.人的差别就是“习”的差别。9.美国以美元影响世界,英国以语言影响世界,中国用文化影响世界。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不是中国的,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不是中国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不是中国文化,如果我们的培养的学生不是有中国文化的学生,中国何以用文化影响世界?孔子教学法培训【第三篇】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姚静辉经过了三天的培训,对闫老师所提出的孔子教学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特有一下感悟。1、对与错所谓的“对”就是双方的思想对在了一起,所谓的“错”就是双方的思想错开了。于是也就没有真正的对错,在怀疑学生错的时候,应该反思下自己是否有问题,从而导致了师生没有“对在一起”。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他就是思考了,这就应该去鼓励。2、施善长善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要多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如说孩子看着电视写作业就可以换一个说法:孩子你可真爱学习啊,看着电视还不忘记学习。巧妙的让孩子自己的去关了电视而不是“鸡飞狗跳”的强制关闭电视。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多去“教”而不是“唆”。3、有效有益在交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的有益性,也要考虑到教学方式的有效。只有被孩子接受的知识才是有效的知识。4、耐心呵护要从心里接纳孩子,孩子是一个人,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所以孩子身上的有点和缺点都是孩子的特点,我们要去接纳孩子的这些缺点,再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带着孩子去改正这些不好的地方。5、觉悟孩子自己悟到的知识才是他自己的知识,不会遗忘,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培养孩子们“悟”的能力,锻炼孩子的思维力,对孩子异想天开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多给孩子思考想象的空间。孔子教学法学习心得【第四篇】孔子教学法学习心得仝亚琼三天对孔子教学法的学习,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开智为教、施善长善、有效有益、向上向善;重生为育、耐心呵护、长期反复、自我成长。原来教育还有这样的一面,教育就是教育。对于孔子教学法,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学,觉悟也。学习不是靠记忆而是靠生成。习,重复,习次数习知识。所有能力都是习得的。最为实用的两件事:组织教学和教学组织。组织教学可通过重复问话、重复知识、重复动作来进行。教学组织则要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我要把这两件事运用到我的实际教学中。希望学会灵活运用之后能达到三种效果:教育变简单,学习变轻松,课堂变有效。还有,四条标准:学生学习主动,知识课堂掌握,课堂面向全体,师生幸福成长。五个回归:教育回归本真,学习回归本真,课堂回归本真,知识回归本真,学校回归本真。可是把学到的这些知识很好的具体的运用到每节课又是一个大的挑战,什么是旧知,怎么习新知,怎样开口,什么时候收口等等,都需要我不断的学习。
本文标题:孔子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9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