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
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重庆晚报我要评论(36)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钱老(资料图片)新华社钱学森回信回顾钱老的一生,不禁想起科学界流行甚广的一句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祖国不会忘记,在面对西方封锁、国家建设举步维艰的日子里,正是一批又一批钱学森这样的爱国科学家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昨天,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的手机一直处于繁忙中,不停的有亲友来表示哀悼。他表示,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一家人都在身边。钱永刚今年5月曾对记者表示,钱老的身体只能是说对一个90多岁老人还可以。钱家是个大家族,在江南有大量的族人,在海外也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这样的亲属。钱永刚介绍,家人们都在忙于后事,目前还没有通知他们外地、海外的亲友,因为父亲的身份,所以一切后事,要等中央的统一安排。家里会布置灵堂,今起接受公众吊唁。钱学森同志的秘书涂元季少将的身边工作人员也表示,现在一家人都在忙于后事,追悼会或纪念仪式的日期与形式都还没有定下来,大家要耐心的等待通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登门看望1955年9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离开美国回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十分关心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学森,曾多次登门看望。2008年1月19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看望这位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代表党中央向他表示衷心的祝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年来曾四次看望钱学森。2009年8月6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温家宝冒着细雨,专程登门看望钱学森,向他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对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温家宝始终心存敬意。回应讲学邀请钱老给重庆大学亲笔回信“我1958年曾到重庆,现在已经88岁,行动不便,不能来参加校庆……”在重庆大学校史馆,珍藏着这样一封钱学森的亲笔信件。10年前,重庆大学70周年校庆,时任重庆大学校长的吴中福,给钱老写了一封信,希望邀请钱老来重大讲学。吴中福回忆,当时是重庆大学70年校庆之际,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商量,希望邀请钱老到重庆大学来,一是参加校庆庆典,其次也希望能邀请钱老给我们讲讲学。“我们写好信后,托人专门交给钱老,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回信了。”当时钱老已经是88岁高龄了,但钱老仍是亲笔写了这封回信。记者昨日在校史馆里看到了钱老的真迹。信中写道:“我1958年曾到重庆,当时是47岁,现在已经88岁,已经行动不便,不能参加校庆。”而对于重庆大学提出的题词要求,钱老在信中表示,已经多年不做这类事情,婉言谢绝了题词要求。“尽管没来,他对重庆大学物理专业也有一定帮助!重大有几位教授,高能物理学、理论物理等领域的教授,曾听过钱老的课。”谈起钱老,吴中福说,10年前钱老给他的亲笔回信,非常珍贵,学校将其保存在校史馆里。(记者何英文张质摄)■生平简介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获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成就和荣誉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双百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回国后,钱学森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带领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年事已高的钱学森,一直思考着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曾和一位华裔教授聊天,他们都谈及:在中国,父母总关注孩子“考得如何”;在美国,父母却总是问“你在班里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注重智能培养。“今天的大学,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钱学森说,“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综合)
本文标题: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0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