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董大奎受教育部的信任和委托,先后参加:2003年4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试评估(专家组成员)2003年9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成员)2003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组长)2003年10月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评估(专家组组长)2003年11月辽宁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评估(专家组组长)汇报内容Ⅰ评估背景与结果Ⅱ参加评估印象与体会Ⅲ抓好评估的三个环节Ⅳ若干问题思考和讨论Ⅴ评估工作展望Ⅰ评估背景与结果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6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高专教育迅速发展,至2003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达908所,在校生达到480万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特别对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等问题更是给予了高度关注。评估目的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形成一种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使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评估结果参评的26所院校均是由各省市推荐并经教育部批准的,其中有7所高等专科学校,19所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中有不少在当地省市乃至全国是有影响、创造经验的;也有一些是近年新建崛起的;还有一些是从成人高校转制或中专升格的。尽管类型不同、办学年限不同、办学水平也有差异,但从不同层面代表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实状况,具有典型的意义。评估结果结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院校数量81530所占比例(%)30.857.711.50评估结果被评为优秀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重视学校的基本建设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特别是他们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注重办学特色的培育,建立学校长效发展机制等方面值得借鉴。Ⅱ参加评估印象与体会1、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评估工作得到普遍认同;2、被评院校高度重视评估工作,认真按照评估要求,对迎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3、通过评估确实取得了实际成效,推进了学校的基本建设,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三个作用导向作用,即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认证作用,即对办学单位按照《评估方案》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科学、客观地评价其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促进作用,即通过评估,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参加评估的三点体会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高强度的工作;2、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评估队伍,是客观、公正、高质量地完成评估工作的首要条件;3、科学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必要保证。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高强度的工作综合性—非单项性、专业性或纯教学性评估,牵涉所有与办学有关的方方面面,体现全方位、综合性系统性—6个一级指标及特色项目、15个二级指标、36个观测点,体现整体性、系统性高强度—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期望高2、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评估队伍,是客观、公正、高质量地完成评估工作的首要条件大公无私,具有很强的原则性,维护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又能从实际出发,坚持讲证据,不凭感觉、感情、印象用事,有一定的灵活性;热爱高职高专教育,熟悉教育、教学和管理,深刻理解、掌握各项评估指标的内涵;专家组形成了一个高效率的工作集体,能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和能力。3、科学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必要保证专家的工作精神、状态和作风是关系能否保证完成各项评估目标的前提,是决定评估成效的关键科学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的现实;负责的态度就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务实的作风就是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努力工作、一丝不苟。3、科学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必要保证与被评学校建立高度相互信任的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密切配合;同时有效地把握评估工作进程正确处理评与被评的关系,持虚心态度、尊重学校,切忌居高临下;排除影响评估工作正常进行以及可能影响评估公正性的因素,注重实际,不停留在材料上;真诚、热情地帮助学校,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并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Ⅲ抓好评估的三个环节(三个阶段)1、评估开始前专家组预备会2、评估期间的信息交流3、专家组评估工作小结1、评估开始前专家组预备会这是评估开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目标: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具体分工、形成默契配合要求:科学合理的分工、细致周密的安排、紧张有序的工作1、评估开始前专家组预备会专家组成员相互间熟悉、了解,介绍情况讨论各项评估内容、步骤,理清思路,提出问题,作好各项预案将评估的各项指标和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分解、归纳明确各专家间的具体分工、合作以及时间节点,尽量避免无效的重复评估开始前专家组预备会内容一、明确评估工作目标——递交完整材料二、评估工作日程安排三、专家组分工四、共同要完成的项目五、需要商定的几个问题一、明确评估工作目标——递交完整材料递交“考察工作报告”,其主要内容为:(1)考察评估工作概况(2)对学校评估工作的总体印象(3)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4)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工作的建议(5)评估结论建议撰写考察评估工作报告,应注意内容的真实性、一致性、简明性提交评估委员会材料目录(一)**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报告(二)附件:(1)专家组成员名单(2)评估工作计划安排(3)专家评估汇总表(4)各位专家评估表(5)评估结论建议表(6)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作反馈交流用)(7)教师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学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提交评估委员会材料目录(8)个别访谈或座谈会名单(9)听课安排及结果汇总表(10)学生专题讨论会分析汇总表(含题目及要求)(11)专业技能测试分析(含测试题目)(12)计算机基础测试分析(含测试题目)(13)专业剖析汇总表(统一的套表及问卷)(14)特色项目表决汇总表(无记名)(15)**学院相关自评材料(由被评院校提供)还需提交评估委员会秘书处的原始材料1学生专业技能测试实验报告1计算机文化基础测试试卷(可用光盘)1学生专题论文1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情况二、评估工作日程安排(四天半)第一天(1)上午专家组预备会,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2)下午开幕式及考察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第二天(1)听课、查资料(2)下午安排2个小时个别访谈第三天(1)听课、查资料(2)下午安排2个小时完成技能测试、专题研讨会第四天(1)专家组讨论、对查资料、赋分定等级;(2)总结并形成考察意见第五天向学校反馈三、专家组分工1、分组(一)综合组——横向即面上重点考察(二)专业剖析组——纵向即专业剖析两个组有分有合,紧密结合、相互应证2、要求15个二级指标中每个指标必须有两位专家共同审阅,分重点与兼顾;“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特色与创新项目”由全体共同负责三、专家组分工(一)综合组综合组的工作目标是:按照《评估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15个二级指标、36个观测点为依据,全面查阅学校上报的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对照核实学校提供的各项主要信息,并结合其它考察项目,对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状况与办学水平有客观真实的了解,从而为对学校在整个面上的办学水平作出准确的判断提供依据。(一)综合组(1)参观校园以及考察办学基本条件(2)查阅资料(3)个别访谈:结合评价指标要求选择对象(4)组织学生专题研讨会(5)听课:从整个面上了解教师任课情况(6)调阅相关试卷(英语、高等数学等)(7)给各级指标赋分、评等级(8)起草对学校的考察评估意见(9)保持与被评学校信息交流的畅通三、专家组分工(二)专业剖析组专业剖析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对两个专业的纵深剖析,对与专业相关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实际状况与现实水平有更深入和客观的了解,以点带面,从而为在整个面上的办学水平作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判断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二)专业剖析组(1)对2个专业进行全程剖析(2)组织职业技能测试(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3)听课:对象是与被剖析专业相关的课程,必须包括实践课程(4)个别访谈:对象是与被剖析专业相关的系领导、专业教师等(5)查阅资料(6)调阅相关试卷:与被剖析专业相关的试卷(7)参观校园以及考察办学基本条件(8)各级指标赋分、评等级专业剖析基本内容与要求①听取剖析专业汇报,20分钟②由专业带头人填写“专业情况表”③组织教师和学生专业问卷调查,各10人左右(包括专业、实践、基础、两课等教师,学生一般选三年级为主)④查阅资料、实地考察⑤对专业带头人、教师、学生进行个别访谈⑥组织专业技能测试⑦由组织专业剖析专家填写“专业剖析情况分析表”基本技能测试内容与要求①出题:测试计算机应用基本操作,题型可从题例中选或从学校试题中选②对象:非计算机类专业二年级学生40人,由专家组和学校各指定20人,打印名单③测试时间:2小时④由组织测试专家填写“基本技能测试分析表”专业技能测试与要求①与学校商定试题的内容和题型。从学校建立的题库中抽取或由专家根据所测专业自行出题;②对象:被剖析专业三年级学生15人,有专家和学校各指定一半,打印名单;③测试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商定,一般不少于2小时;④由组织测试专家填写“专业技能测试分析表”。学生专题研讨活动内容与要求①出题:由专家组讨论确定,题在预备会后交学校,由学生做准备②参加对象:一般从三年级的学生中选24人,分8组,由专家组与学校各指定一半,打印名单③研讨时间:控制在120分钟,每组发言10分钟,共80分钟。专家提问和与学生讨论40分钟④由组织研讨的专家填写“专题研讨分析表”四、共同要完成的项目(一)听课(一般在2~4节,至少听2节)(二)个别访谈(每人访谈4人,约30分)(三)查阅资料(四)考察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五)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六)给各级指标赋分、评等级(七)讨论、起草以及形成考察评估意见四、共同要完成的项目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下列内容相关信息,并做出价值判断:(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2)8个重要指标(3)特色或创新项目五、需要共同商定的几个问题(1)拟定专家组工作计划及成员分工(2)拟定访谈对象以及各自拟定访谈提纲(3)拟定听课名单(4)拟定专业剖析对象(5)拟定基本技能测试测试对象及试题(6)拟定专业技能测试对象及试题(7)拟定参加学生专题研讨对象及主题五、需要共同商定的几个问题上述(4)、(5)、(6)、(7)项目确定的基本原则:选择与学校发展相关或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主干专业或重点专业考虑学校专业的分布状况考虑学生的参与面结合学校其它实际情况2、评估期间的信息交流方式:集体开会讨论“双双”交流针对性地集中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根据需要直接找相关人员谈话或开座谈会不拘形式以取得的实际效果为目标2、评估期间的信息交流评估正式开始后,工作极为紧张,必须及时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专家组内部:对学校的总体印象如何,有何与实际申报材料不符的情况特色或创新项目的实际状况存在的薄弱环节尚需进一步深入考察的问题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2、评估期间的信息交流专家组与学校:在评估期间保持与被评学校的信息交流十分重要,做到与学校交流不断线主要由组长个别听取学校领导的意见通报评估工作进展以及安排有利、有理、有节地反馈评估中的情况沟通、统一后期评估工作的思想认识3、专家组评估工作小结专家组评估小结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决定学校“命运”的时刻,必须非常认
本文标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0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