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实用5篇】
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实用5篇】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有哪些?病毒感染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关,因此,抗击疫情不只是政府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事,更是每一个个体的事。一起来看看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欢迎查阅!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第一篇】2022年12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爆发。这场疫情的状况可比当时的SARS来的还要迅猛,还要严重。在岁末年初时节,它打破了大多数人一如既往的春节习惯。那些难得的同学聚会、家人团聚的机会不得不取消,没有了走街窜访的探亲,也没有了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每个人都整天待在各自的家里做抗疫,看着手机电视里那些疯狂上涨的,心里又是一阵阵的惊叹和担心。庚子鼠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前的红火气氛,而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同时,在这争分夺秒的疫情背后也涌现出了一批最美的逆行者。来自各地的医护人员组成10多万人的医疗队前去支援武汉。而那其中大多数的白衣天使们,只不过是一群90后的孩子,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在别人的前面,按上了手印……他们担起了这份重任。在工作期间他们换上笨重防护服,十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这是对身体极大的考验。累了随便坐在地上休息会儿,然后又站起来继续工作……防护服的有效时间只有4个小时,但在这4个小时里,他们一般不会离开病房,因为那样会使所有的医护用具没有了效果,所以他们任凭汗水的浸透……一群年轻的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奋战在前线,和死神抢人,守护着中国。这些足以让全世界看见中国青春的力量和青春的光彩!在2月6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也相继验收,并开始逐步移交。十个昼夜,两座医院的奇迹背后没有基建狂魔,只有生死时速,那些吃睡在工地的建设者们又为患者争取到了两千多张床位,为成功争取了一丝契机。他们日夜颠覆在工地上,一分一秒也不敢浪费,真可谓是中国的力量,值得被记录的中国的力量!在这危机时节,一则新闻又让人敬畏。一名环卫老人省吃俭用攒下1万元的积蓄留给民政部门,放下钱不留姓名,转身就走,只是想着平凡的自己也能为武汉贡献自己一分力量。它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又承载着老人多少的热心啊!一次又一次新闻发布会,让中国关注着武汉的变化……钟南山院士以及那些专家们在努力的研究解决疫情的方案……所有人的'付出只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再次让全世界的人感到中国人的团结、中国伟大的力量!共克时艰,武汉加油!我们不会放手,相信明天会更好!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第二篇】“静压差4帕,再调一下通气阀门”“换气次数11次,还不够”……2月4日晚7点,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湖北省疾控中心卫监所环境卫生部主任谢曙光带着4名同事,快速检测每一间负压病房的环境指标。这时,当日准备收治的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在来医院的路上。“再搞快点!”谢曙光说。25分钟后,第一批病房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合格,“可以收治患者了!”谢曙光和同事刚走出病房,医护人员立刻就把患者送了进来。由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比较紧急,谢曙光的检测团队从1月28日开始24小时待命,“过去是场所设施完全准备好了等我们检测,这次是检测团队在现场随时等着场所基本完工,立马进入,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谢曙光说,重症患者等着病房收治,检测工作也要跑赢病毒,患者才能尽早得到救治。“要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最大限度确保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安全,诊疗场所的环境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谢曙光说,环境卫生监测者相当于哨兵,是确定诊疗场所正常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环节,必不可少。作为湖北省医院改扩建平面流程设计审核专家,谢曙光还要参与临时性收治医院改建技术文件的编写和审查。他参与的《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关于方舱医院设计和改造的有关技术要求》《旅馆建筑改造为呼吸道传染病患集中收治临时医院技术要求》在5天内相继发布。“这些改造规范都是深夜完成修改审核,次日就发布。”谢曙光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发挥作用,觉得很值。目前,谢曙光已带领检测团队先后对湖北省500余台生物安全柜、200余个PCR实验室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检测,为病毒检测储备了设施设备条件。他总对同事说:“决战决胜,我们要当好公共卫生安全哨兵”。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第三篇】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全力救治患者,让患者早日康复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早上八点半,武汉市第六医院的重症病房一位45岁的危重症患者,由于新冠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心率下降,情况十分危急。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立即投入抢救,三个多小时后病人终于转危为安。武汉市第六医院是第三批定点医院,已经先后收治了近600位重症患者,其中12位收治在ICU的危重症病人不仅年龄大,本身还有各种疾病,查房、抢救、日常治疗,科室人员每天24小时轮转。工作压力大,病人的病情又随时有变化,年轻的医生护士难免情绪焦虑。重症医学科主任朱国超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当一些危重症病人吃不下饭时,他就自己去为他们上鼻胃管,做肠内营养支持。上鼻胃管要跟病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很大。有了朱国超的带头,年轻的医生护士们也调整好了心态。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一个多月以来,已有5名患者转出ICU、3名出院。努力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是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早上六点半,火神山医院感染六科一病区的护士长王晓靖前往医院接替夜班同事的工作,她要带领护士们做好在“红区”的护理工作。每次进入病区前,她都会对护士们的防护措施进行严格检查。在“红区”,由于需要戴上厚厚的三层防护手套,给患者扎针有时很难一次成功,这给护士们带来不小的考验。为了减少患者的疼痛,只要王晓靖有时间,护士们就会请她来帮助扎针。在王晓靖和队员们的精心呵护下,越来越多的病人逐渐好转。截止到昨晚(2月18日),火神山医院已经有31名患者治愈出院。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第四篇】冬日的严寒,将世界冰封,樱花也将绽放,可人们早已没了观赏之心。这一刻,人们的生活好像按下了暂停键,商场关闭、小区封锁,这一切都像是开始了冬眠。2022年末的春节将至,妈妈朋友的女儿珊珊姐姐从武汉大学回来了。她们一起吃了饭,相谈甚欢。可是几天后,武汉疫情大爆发,珊珊姐姐被隔离起来了,妈妈得知消息后心头一紧,下意识地佩戴起了口罩,并将自己锁在了房间里,开始了居家隔离。14天过去了,并没有发生异样,她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来了。可没过几天,噩耗再次传来――隔壁楼的一户人家全部确诊新冠。不一会儿,小区里传的沸沸扬扬,一时间楼下的绿化道里空无一人,平时在玉兰花下拍照采花的小姑娘也找不见了踪影,只见那栋楼被死死地封锁了起来。楼下突然冒出了一个由集装箱搭成的简陋的屋子,屋子里仅仅摆着一张床、一把椅子和一方不大的折叠桌――那里住的是值夜的保安!每天下午,我都可以在楼下看到几位身穿深蓝色制服,手里拿着一个黄色大喇叭,在小区里来回走着的中年男人。喇叭里放着的都是关于疫情的贴心提示,有时走到楼层高的地方,他们还会自己上阵,对着楼上的人大喊。在乍暖还寒的季节,他们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短袖衬衫,却仍能清楚地看见背上如雨般的汗水。84岁的钟南山深夜挂帅出征,悄悄地坐上了通往武汉的列车。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治疗,他买的是无座票,夜深人静之时,他就这样坐在餐车上睡着了。73岁的李兰娟院士披上战袍,毫不犹豫地走向战场,为了有效打击新冠病毒,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脸上满是憔悴。还有更多的逆行者,白衣天使、外卖员、农民工人……等春天回来,等樱花绽开,希望大家平安归来。如今我家楼下的两棵樱花树已经开了,清风拂过,飘来阵阵花香,不知是这儿的,还是武汉传来的。但我们坚信,这一切都会好的。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第五篇】在一张拍摄于2003年的老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穿着一身宽大的白色防护服,戴着医用口罩、帽子,把护目镜压到额头上,露出了一双天真的眼睛。转眼间,17年过去,照片里的小男孩长大了,也像他父亲一样成了一名医生。“那时我还小,很好奇,就穿上我爸抗击‘非典’时穿过的防护服,拍了这张照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光杰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医务人员,父亲当年是抗击“非典”模范,他驰援武汉,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尽管母亲对他有些不舍,但也和父亲一样全力支持他。1月26日大年初二,王光杰从北京赶赴武汉,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支援。当时,院区还在改造,人手、医疗设备等非常缺乏,王光杰所在的20人医疗团队的到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院区医务人员的压力,让治疗工作快速进入了正轨。王光杰介绍,他们主要是通过一些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支持治疗,比如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方面的症状时,会对其进行氧疗,或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一些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等临床现象,这段时期对于患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能挺过去,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给患者相应的支持,就是帮他们挺过这个时期。经过艰苦努力,湖北武汉的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也在取得积极成效。王光杰告诉记者,随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大量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很多病区承受的压力都比以前小了很多。“现在医疗条件更好了,收治时间也大大缩短,我们能够更早地对病人进行治疗,而且病人对疫情的恐惧也在减少,很多病人都很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他说。几天前,病区里的一位患者康复出院,对值班的王光杰和其他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躺在旁边床位上的一位患者老奶奶听到后感同身受,突然忍不住哭了起来。“之前我口渴了,就把送给我的一碗梨汤喝了,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好心人送给我的啊,我问的时候你们都不承认……”老奶奶哭着对他们说。这位老奶奶住院前身体状况不太好,已经几天没吃好饭了。住进病区后,她很快被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奶奶,这些吃的都是给您的,您放心就行了,好好休息,早日康复。”王光杰俯下身子对她说。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很多患者都会把医务人员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忍不住流下泪来;而这些白衣天使们也会把患者当成至亲,用高超医术和仁心大爱救治他们、照顾他们。王光杰表示,希望今后能有一些新药出来,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呼吁康复出院的病人能够自愿捐献血浆,帮助更多病人渡过难关。2月19日,王光杰值完班回到住处时已是凌晨3点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光杰显得有些疲惫。这段时间,他每天值班8小时,因为住的地方离医院比较远,一般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出发,经常黑白颠倒,但他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等疫情结束,我再回家,多陪陪爸妈。”他说。
本文标题:2023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4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