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电影业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人才问题是事关电影事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百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国电影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和艺术品格,为促进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和技术人才。目前全国电影行业在编人员27万人,其中电影制片单位近2万人,发行放映单位25万余人。由于电影项目运作的独特性,实际从业人员远高于这个数字,电影行业的在岗人数应在30万人之上。在电影制片业中,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受过大学以上教育。中国电影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和中国电影拥有一支门类齐全、分工明确的电影人才队伍分不开。但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电影人才队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诸如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高层人才紧缺、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成长与激励机制亟待建立与完善等。当前电影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适应电影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了解电影特点,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人才紧缺,如职业经理人、职业会计师、职业审计师以及懂得资本运营、财务管理、媒介推广、项目策划与市场开发管理、广告经营等方面的人才。二是缺乏推动电影行业科技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紧缺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四是缺乏对外传播经营人才。在中国加入WTO,国际传媒集团快速进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的情况下,缺乏既精通外语和国际知识,又精通电影传播业务的对外经营传播人才。中国电影业发展趋势判断近年来,中国电影加快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步伐,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管理的电影产业运行模式;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多主体投资、多样化生产、多元化经营、多渠道发行、多层次开发的电影生产经营体系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已见成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预期中国电影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电影产品日趋丰富,城乡放映条件普遍改善,投入和产出良性循环,电影票房和电影总产值稳步提高,电影文化普遍繁荣,中国电影在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国电影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全社会投资电影的积极性日趋高涨。从2002年起,国产故事影片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见图)。除了国有电影生产单位,2006年投资电影制作的民营公司和其他性质的社会机构多达277家。和国有电影单位一起,国产电影的投资主体已经超过300家。可以预期,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国产电影的生产数量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速,长期困扰中国电影的投资不足和数量不高的局面,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同时,电影行业内外,国有、民营企业以及境外资金、社会资金踊跃投入城市影院建设和改造,城市现代化多厅影院的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状态。2006年全国新增影院82座,新增银幕366块,其中3厅以上的多厅影院占85%。国产电影的产业活力极大提升,投资框架迅速壮大,产业基础不断稳固,发展空间日趋广阔。二是中国电影市场将进一步扩大。电影的传统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电影票房。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新领域的不断开发,电影产业链正在向海外市场、电视、音像和新媒体等各个领域纵横延伸,充分发挥电影作为内容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2007年,电影院线制运作进入第6个年头。电影院线制的实施,新的发行主体不断涌现,打破了以往电影的行政区域垄断,树立了以影院为核心,大力发展影院的竞争趋势,电影票房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随着更多地方专业电影频道的陆续开播以及广电行政主管部门对地方影视频道的规范管理,还有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中国电影通过电视播映渠道创造的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海外运作机制的进一步成熟,海外市场也将成为国产影片回收成本和扩大赢利的重要渠道。中国电影已经形成多层次开发、多渠道回收的产业链条,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有专家预测,10年后,中国电影市场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比2006年增长近10倍。三是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将明显加快。2006年数字电影正式进入了提速发展阶段,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将在未来5~10年内完成中国电影从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在拍摄制作方面,目前很多影片的拍摄制作已经全部运用数字技术完成。占地3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的中影集团公司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在北京市怀柔区已初具规模。基地建成后,将大幅度提升中影集团电影制作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生产能力,同时为满足国内外影视制作、加工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在发行放映方面,目前全国投入使用的专业数字影院放映设备超过200套。继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研发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于2005年6月在浙江台州进行技术试验和运营模式的探索之后,2006年又有2000余套流动放映设备通过政府采购分批投入试点省、市运行。与此同时,已有8套适应于社区、农村的流动放映应用系统先后通过国家广电总局质检机构测试,都在积极探索市场运营模式。专业影院与流动放映以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放映技术体系,共同构成了技术标准统一、应用层次不同的多元化电影市场应用新格局。电影业人才发展规模及需求结构分析为适应我国电影产业化、现代化、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审美娱乐需求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快建设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在以电影为主要娱乐节目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影从业人员50多万人。此后,中国电影进入了10年左右的低谷阶段,从业人员也降至目前的30万人左右。随着中国电影的再次振兴,电影从业人员总数将以较大幅度增加。综合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电影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各方面因素,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电影从业人员增长幅度将不低于5%。按照这一增长幅度,预计到2010年我国电影从业人员队伍总量可以达到36万人左右,比2006年增长6万人;而到2015年,电影行业将达到46万人的规模,在2006年基础上增加16万人左右。从中国电影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艺术素质向艺术与市场并重的人才队伍转变。中国电影长期的观念是重艺术、轻市场。“观众看电影为休闲、创作者拍电影为艺术”,它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创作者和观众面对电影时的不同诉求,正是这种诉求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国电影的弱势局面。曾经有一个时期,我国电影工作者对好莱坞电影极为不屑,从文化、艺术品格出发鄙视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性,长期发展,走向极端,就是艺术与商业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重商业、重市场确实是好莱坞电影的力量所在,但并不说明好莱坞电影不重视文化和艺术。艺术电影的努力值得尊重,但是艺术电影同样要有市场方面的考虑。目前也有一些中国电影太注重商业,单纯追求票房价值,受到社会舆论的诟病。从长远来看,中国电影创作者必须放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应该从艺术与市场并重的角度来制作电影,则电影的产业前景和艺术前途应该是光明的。中国电影的持续繁荣需要一大批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人才,现有的创作人员尤其需要转变观念,转变为能够兼容社会共性和个人风格的新型人才,争取艺术与商业的双赢。二是以注重单一专业型队伍向适应高科技环境的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当前我国电影正经历着一场数字革命,数字技术不仅给电影的质量带来了飞跃,而且对于变革电影语言、制作手段、流通方式、经营和消费观念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高科技是提升电影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电影的出路。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够走出20世纪60年代的困境,科技对于提高美国电影的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数码技术赋予了好莱坞电影前所未有的魅力。当前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数字电影拍摄、制作设备,但这些设备并没有有效地转变为电影生产力。高科技进入电影产业,硬件采购比较容易,而培育能够有效使用硬件并形成生产力的人才比较难。难点在于我国电影的人才结构,懂技术的不懂艺术,懂艺术的不懂技术。产生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我们国家长期的文理分科教育造成复合型人才匮乏。中国电影急需一大批具有高精尖水准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适应高科技环境的学科综合型人才。三是以注重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中国电影一直重视加强电影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开放竞争中,国际地位不断攀升。1984年,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国际获奖之路,此后,《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等一大批国产电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获奖,也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不俗的海外市场。《英雄》、《十面埋伏》、《首席执行官》、《可可西里》、《霍元甲》等影片在亚洲国家和北美主流市场成功上映,创造了票房奇迹,受到了各国观众的普遍赞誉,充分显示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和实力。中国电影在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的过程中,迈上了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中国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生产基地。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电影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懂国际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以及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成为电影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才,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也在人才”。加快电影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电影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青年人富有创造激情和创新精神,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当前电影界必须高度重视电影领域人才匮乏、人才素质不高的问题,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推动中国电影持续繁荣发展
本文标题:电影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