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1章 劳动关系概述
第1章劳动关系概述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劳动关系的定义、内涵,了解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类型,熟悉劳动关系的主体及表现形式。1.1劳动关系的内涵1.1.1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必须具备如下内涵:(1)形成劳动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劳动。(2)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力的提供者(3)劳动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具有相应的劳动能力(4)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就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1.1.2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劳动关系的不同称谓强调的重点劳资关系相对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而言,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突出两者之间的对立地位。劳工关系更加强调劳工的地位,突出劳动者和雇佣方之间的关系是以劳动为重点和核心展开的。劳雇关系强调受雇者与雇用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个体的劳动关系,一般不包括集体的劳动关系。劳使关系强调技术性意义,减少价值判断,显得中性、温和。雇员关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的概念。强调以企业为中心,劳动者是企业的雇员,注重个体层次上雇主与雇员的交流,蕴含了和谐与合作的精神。产业关系泛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强调劳资双方及其相关组织在工作场所和在整个社会的相互作用。1.1.3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它可以形成于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也可能是自然人与法人之间,并且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区别劳动关系劳务关系(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而劳务关系的主体不确定(2)主体的地位不同存在经济关系,还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3)劳动者的待遇以及雇主的义务不同除了支付劳动报酬,一般还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及保险、福利等待遇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4)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同由用人单位提供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完成劳动。(5)表现的法定形式不同必须用书面的劳动合同来确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的(6)建立关系的要求不同由个人合同与集体合同确定根据法律和双方签订的合同确定(7)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有民事上的责任,还有行政上的责任只有民事责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2劳动关系的主体、客体及表现形式1.2.1劳动关系的主体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以及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组织和代表用人单位利益的雇主组织广义的劳动关系主体还包括政府,因为政府通过立法等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干预。1)劳动者即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受雇于自然人或组织,以出卖劳动力而获得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工会的功能:第一,工会能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这也是工会最基本的功能第三,工会平衡各层级的力量,具有民主代表性。第二,工会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第四,工会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2)工会第五,对企业而言,工会的存在还可以提高管理绩效3)用人单位(1)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2)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工商户;(3)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执政党机关、政治协商机关、参政党机关、参政团体机关;(4)事业组织,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各种非营利单位;(5)社会团体,包括各行各业的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联谊会、商会等民间组织。(6)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4)雇主协会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用人单位)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规范雇主与雇员之间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关系的组织。5)政府1.政府首先是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2.其次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通过规制、监督和干预等手段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3.是公共关系的裁判者,努力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4.最后是雇主,以雇主身份直接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各主体间的关系干预使用劳动力,支付报酬提供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用人单位工会雇主协会政府谈判协商1.2.2劳动关系的客体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指向的对象——劳动力作为劳动关系的客体,劳动力具有如下特征:1243特征劳动力存在的人身性劳动力形成的长期性劳动力存续的时间性劳动力使用的条件性1.2.3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1)合作2)冲突3)力量1、异化的合法化:生产资料、过程、结果、收益都不归劳动者所有,工人缺乏努力的客观理由(劳动力价格、生产要素分配理论)2、客观的利益差异:利润与闲暇的对立程度取决于利润追求程度和策略(德、日)3、更深层次原因:(1)个人自由、民主与从属地位的对立(2)管理权利分布的利润所在(不信任感)利润分享制效果?(一)冲突的根本根源(二)冲突的背景根源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贫富分化2、劳动力市场状况:供求3、工作场所不平等:歧视问题4、工作本身属性:流水线、枯燥,团队工作的改善1.3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类型1.3.1劳动关系的性质1)劳动关系具有经济利益关系或财产关系的性质。2)劳动关系有人身让渡关系的性质。3)劳动关系兼有平等性与从属性。4)劳动关系兼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5)劳动关系兼有稳定性与非稳定性。1.3.2劳动关系的类型划分劳动关系的主要标准及类型划分标准划分的类型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均势型劳动关系倾斜型劳动关系政府援助型劳动关系政府主导型劳动关系不同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关系所涉及的范围和主体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社会劳动关系1.4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要素市场、经济周期、消费者偏好(民工荒的再认识)2)政治法律环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教育和培训政策等3)社会文化环境4)人口环境1.4.2全球化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首先,它表现为外商对华投资企业中所结成的新型劳资关系其次,国际劳工标准开始对中国的劳动立法和企业劳动标准的设置发挥直接影响再次,中国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也在更多地借鉴通行的国际惯例,这体现为劳工权益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的全球化趋势最后,全球化改变了我国劳动关系的许多方面
本文标题:第1章 劳动关系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