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
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课程主讲:常玉华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一)劳动者派遣的含义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派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劳动者派遣现象的术语表达雇员租赁、雇员派遣、劳动派遣、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人才租赁、劳动力派遣等对以上术语的评价(P351)(二)劳动者派遣的性质劳动者派遣现象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存在着三种主体和三重关系。劳动者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两种不完整的劳动关系通过民事关系组合起来三劳动者派遣的特点(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劳动者派遣机构与受派遣劳动者的关系属于形式劳动关系劳动者派遣机构的职责(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接受单位与受派遣劳动者的关系是实际劳动关系接受单位的职责(三)劳动争议处理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的争议属于民事纠纷共同被诉人第三人异地派遣中的劳动争议管辖问题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市场主体在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方面的分工协作关系。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降低劳动管理成本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求能力要求中国第一劳动力派遣用工案中的法律问题.doc徐延格对肯德基2万余元的索赔要求.doc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1资格条件2设立程序(应实行许可制度)3合同体系(劳动合同和派遣协议)二派遣劳动者的管理为了协调控制派遣雇员与单位正式雇员的关系,防范和防止对派遣雇员的歧视,在管理中应当注意下述要点:1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2在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3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的实施应与正式雇员平等;4派遣雇员的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告知,并应协同派遣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和工作交接。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意义(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工资集体协议书样本.doc工资集体协议书(参考文本).doc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目的是调整、规范工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工资水平,保证所有的劳动者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公平。(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1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2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3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2密切结合当地的宏观经济状况,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来制定;3实行协商原则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1经济形势分析2工资指导线意见上线(预警线);基准线——年度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目标下线——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三)历年工资指导线.doc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内容年工资收入、月工资收入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1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2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4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P365工资协议的审查明确工资协议期限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1信息采集主要方法:抽样调查2价位制订应科学考虑价位差别的因素低位数不同于最低工资标准价位制订应注意坚持市场取向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3公开发布每年6月~7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2006年新疆吐鲁番地区部分行业、部分工种(岗位)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doc天津市最新发布的部分行业平均工资指导价位.doc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工种),国家、省(自治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使之成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责任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企业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技术措施的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法制观念培训考核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对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制度的实施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分类报告预防与整改措施检查验收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有关人员资格认证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报告伤亡事故调查伤亡事故处理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内部相关规定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员工招聘健康检查企业员工的定期检查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二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转变为职业伤害,必须具备一定的诱发或激发条件P373三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企业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奖惩分明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劳动组织优化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特征:1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2劳动争议的内容是特定的;3劳动争议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二)劳动争议的分类按照争议的主体划分——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团体争议按照争议的性质划分——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按照争议的标的划分——劳动合同争议、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而发生的争议;关于劳动报酬、培训、奖惩等因适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直接原因市场经济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三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一)调解的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二)调解委员会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时的调解的区别1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2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3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4调节的效力不同(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组成------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及工会代表职责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1.组成: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2.职责:处理劳动争议、开展法规教育工作。调解委员会调解程序1.申请和受理: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2.调查和调解: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依法公正地进行调解;3.制作调解协议书和调解意见书:接到申请的30日内无论调解成功与否,应该提供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1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调解过程、履行协议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作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施行强制性原则劳动争议仲裁组织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的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代表)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三)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一次裁决原则合议原则强制原则回避原则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权利义务(P382)(五)团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争议主体的特定性争议内容的特定性影响的广泛性能力要求一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二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四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五团体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方法-----1当事人协商2由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3当事人的和平义务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方法-------1当事人协商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3法院审理六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进行分析-----1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2分析确定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3分析确定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按照承担法律责任要件进行分析分析确定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分析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伤害分析确定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分析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思维结构的归纳:第一,确定引起劳动争议的事实和结果第二,确定行为模式标准与当事人所实施行为的差异;第三,根据差异当事人作出判断和选择选择题(多选题)1.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有().A申请和受理B案件仲裁准备(庭审前进行调解)C开庭审理和裁决D仲裁书送达2.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循()原则。(A)自愿(B)强制(C)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D)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F)平等
本文标题: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