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顺应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在总结“学习准备期”“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将综合活动课程化,实践探索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小幼科学衔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针对小学生入学适应难、学习负担重等问题,xx市教委教研室在xx市教委的领导下,于xx年xx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实践探索,引导小学主动对接幼儿园,科学延续与优化综合活动课程,支持儿童“玩中学”“做中学”,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衔接与平稳过渡,并以此深化“零起点”“等第制”在小学的实施。一、课程探索背景:关注小幼衔接,旨在素养培育顺应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尊重儿童学习规律、生活经验和个体差异,在总结“学习准备期”“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将综合活动课程化,实践探索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小幼科学衔接。随着该课程的推进实施,其价值和魅力逐渐显现,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途径。1.规律指引,科学推进小幼衔接在幼儿园,游戏是基本活动、主要活动,学习是生活化的、游戏化的、主题式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直觉思维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小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小学生适合于在游戏、观察、测量、画画、唱歌、实验、表达等“做做玩玩”的过程中扩展经验,培养能力。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不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面向知识世界的课程,而是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面向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的课程。教师要在考虑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儿童特有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满足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帮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与旧有经验相关联的新经验,并逐步实现经验的扩充与扩展,最终让儿童在各种有价值的经验中获得生长。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强调以实践、体验、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是对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应用。儿童可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升华情感。2.趋势指引,助力培育核心素养在信息化时代,很多重复性常规工作可被计算机轻松取代,人类必须从事计算机不能代劳和胜任的、要求具备复杂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复杂工作。核心素养概念应运而生,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变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等均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和标准有过多次阐述。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xx-2025年)》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学校教育全过程。作为共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高度重视,这些核心素养也成为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往往具有整合性、情境性和养成性等特征,集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二、课程顶层架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从儿童生活出发选取主题,围绕主题设计活动和任务,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儿童直接感受、体验与探索真实世界,支持儿童“做中学”“玩中学”,为儿童提供丰富综合的学习经历,帮助儿童形成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与分科课程相对而言,该课程是一类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而言,该课程是一类活动课程。立足综合活动课程定位,根据上位文件精神,结合xx课程改革实践经验,项目组期待的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如此构建。1.突出儿童立场,凸显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站在儿童立场观察世界与理解世界,强调建立课程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打造开放的学习时空,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经历,帮助儿童整体感知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养成良好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提高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在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中,渗透和落实“遵循儿童立场,关注终身发展”“面向生活世界,强化整体感知”“突出实践经历,关注个体差异”等课程理念。2.构建素养导向、凸显经历的课程目标该课程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从“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确立课程目标,强调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育爱国爱党、勤于动脑、勇于尝试、敢于表达、任务意识等适应未来发展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另外,该课程淡化知识性的学习,但又不排斥知识的自然融入,学习知识不是直接目标,而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手段。如体悟和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生活与学习变化,发展自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能用图画、实物、语言、文字、肢体动作或艺术等形式自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祖国、民族、地域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逐步养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喜欢提出问题,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的现象和浅显的规律,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观察、测量、调查、实验和记录等。3.从生活世界出发形成主题,以主题统整活动与任务杜威认为“儿童有固其于内的本能和不待外求的冲动”,如果课程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必然会唤起自身的探究兴趣和主动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中熔铸了儿童的精神与智慧。该课程主张面向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从儿童的家庭、社区、校园和自然环境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主题与内容,组织与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实践活动,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活动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和热爱生活。该课程以主题统整各类活动。因循课程目标要求,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共同的生活世界出发,设计了“运动真快乐”“我行我可以”“保护我自己”“欢乐社区”“我爱我家”“传统节日”“伟大的祖国”“有趣的发现”“我们的地球”等15个参考主题,构建了主题、活动、任务三个层级构成的内容体系,强调聚焦主题设计丰富、多元、有趣的综合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和操作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如“我行我可以”主题主要指向“我与自己”维度,包括我的课程表、我的本领大、灵巧的双手、课间好时光等活动。又如“我爱我家”主题主要指向“我与社会”维度,以学生社会关系为载体,从父母、祖辈等最为熟悉的人员入手,过渡到对所在班集体、学校、国家等的熟悉与了解,促进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国家的自豪感,包括欢迎到我家、班级我的家、学校代言人、我爱我的祖国等活动。再如,“绿色的生活”主题主要指向“我与自然”维度,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纸、变废为宝、环保标志等活动。4.在做做玩玩中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儿童的学习不能仅靠教师的“教”,而是要从体验世界开始,逐步地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最终形成关于世界的基本图式。在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充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经历观察、猜想、探索、实验等过程,让他们在体验、探究、表达等各种活动中自主学习与建构。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往往始于体察,首先获得直观感受和经验,然后参与实践、体验和探究,经历猜想、调查、实验、分析、推理、劳动等过程,最后用写话、演讲、绘画、表演等富有个性创意的表达表现手段呈现实践活动成果。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该课程常用实地参观、现场体验、情境模拟、小实验、小制作、小游戏、展示交流等活动形式,并努力凸显三个重点:一是要创设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二是问题要借助于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验来解决,三是要引导和支持学生亲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5.融入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表现的质性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是无法复制的孤本,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课程强调创设丰富多元的活动内容与任务情境,鼓励和尊重儿童自主选择游戏、对话、写作、表演、演讲、绘画、制作、实验等符合个性、彰显特长的表达表现方式。教师应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点滴变化和进步,引导儿童用各种方式记录活动过程,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成果分享,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适当的反思。教师应综合应用活动记录、研讨式评价、展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引导儿童关注自己与他人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他人的合作状况、综合能力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的表达等,重视对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学习、交往习惯的评价。如xx市xx区第一中心小学二年级根据主题“社区小主人”,让学生们走进学校附近的小区,观察小区设施,绘制小区地图,通过采访了解小区内的感人故事,感受美丽社区建设成果。教师鼓励学生用绘画、表演、动手制作、文字表达、交流互动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倡议书、一个个节目,每一个活动足迹都留在了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活动手册”上。教师在主题式综合活动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与适时的评价,及时搜集学生参与活动和思考的轨迹,记录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保留学生的活动成果。三、课程实践推进:在试点探索中搭建课程支架,为区校实践提供立体指导根据实践需求,项目组研究形成了由上位引领指导性的课程指导纲要、中位实施参考性的活动设计、下位实践性的校本化课程方案与案例构成的三级指导文本体系,兼顾指导性、普适性与独特性,为学校建设与实施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提供立体、系统的指引和参照。1.研制上位引领指导性的课程指导纲要《xx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课程指导纲要”)的研制,规范了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课程指导纲要”主要包括课程定位与依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管理与保障等要素,尽力凸显综合活动课程的特性,注重各要素之间的一致性。“课程指导纲要”以附录的形式提供了15个主题的综合活动举隅,呈现了各主题的目标指向、实施要点以及具体活动和任务。2.建立试点区校,编制下位实践性的校本化实施方案与案例为检验课程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遴选组建黄浦、闵行2个试点区和2批共36所市级试点校,以“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组织编制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与案例,聚焦关键问题,市、区、校三级联动开展专题研究。同时,研制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评价标准,以此引导学校自评、反思与改进。比如,课程内容有四个观察点,要求主题呼应课程目标,主题源自学生生活,活动综合有关联,活动任务有童趣、有递进。3.研制中位实施参考性的活动设计该课程吸引众多区校自发探索,但不少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为向其他学校建设实施课程提供参考,进一步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我们形成了课程实践指南,并根据1月1主题、1主题4活动(1周1活动)、1活动2~4课时的容量进行设计,初步研制形成了各主题的活动设计。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指导纲要”、校本化实施方案与活动设计,深入推进和扩大课程试点实践;将研制集“任务单”“说明书”“记录纸”“评价表”于一体的活动手册,强化实践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化任务驱动的探究、表现与交流,支持活动展开、记录与反思。
本文标题: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8074 .html